20年来,赵宏的电子邮箱里已不知有多少和欧慕然的来往邮件了。他们彼此牵挂,向对方分享自己的生活已成为习惯。虽然见面机会越来越少,但对双方的情况及家庭都了如指掌。有这样深厚情谊的异国家人,赵宏感到很幸运。
20年来邮件不断,记录真情实感
“亲爱的海伦,我希望这些照片是你青岛游玩时记录下的美好回忆。美好的祝愿给你的丈夫和两个家庭,亲吻小汤姆。”
“亲爱的海伦,为了安全,我给你寄去的照片分在两个信封里,你将看到有些照片是相同的,这样你可以送给你的家人和丈夫的家人。我把他们洗印出来并压膜了,我希望你们都喜欢。”
在赵宏的电子邮箱里,多数是和欧慕然的往来邮件,这是她和欧慕然20年来如家人般感情的连接纽带。这20年间,虽然只有短暂的相聚,但是他们互相牵挂,通过书信和邮件长期保持联系。从生活的琐事到人生大事,从日常的问候到生活工作,每隔几个星期,他们就会互相分享。
通过邮件,也能感觉到欧慕然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寄来的照片特意压膜,还分别包装。
赵宏说,欧慕然对中国有深厚的情愫,他为中国的发展进步而欢欣鼓舞,为了告诉他的以色列同胞一个真实的中国,他用希伯来文写作出版了《我的中国》。2012年,为了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挚爱之情,他又写了一本中文版的《从耶路撒冷到北京》。书中除了记叙其家族的传奇故事及其本人在华20多年的经历与感悟外,还涵盖了其出访世界各国的经历与见闻,因其特殊的身份,接触了各国的许多高层人士,因此也见证了世界各国的政治风云变幻。
记者发现,书中有一章节以《我认了个中国干闺女》为题,专门讲述了他和赵宏的故事,书的封面上还刊发了他们的合影,这足以见证赵宏在欧慕然心里的分量。
近些年,欧慕然夫人由于患病,身体每况愈下,欧慕然一直在以色列陪伴照顾。看到夫人遭受病痛,他心情也非常不好,给赵宏的邮件也越来越少。
在赵宏的印象里,无论是公开活动还是私人行程,欧慕然夫妇总是形影不离。“老头总是对老太太照顾得无微不至,把老太太宠得像公主一般。两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透着恩爱。每次吃饭的时候,欧慕然都会给夫人夹菜;吃肯德基,欧慕然会把鸡腿上的肉剔下来给老太太。一起爬山的时候,遇到不好走的路,老头一定会停下扶着老太太。”赵宏说,她非常理解欧慕然的心情。
互相祝福成彼此骄傲
虽然联系减少,赵宏和欧慕然如亲人一般的情谊依然在。
“这些年来我在中国的经历与感受,可以概括为一个词:爱。要说我今日对中国的感情,我承认我爱上了中国。”欧慕然曾说,“我有一个梦想,假设有一天收到中国政府颁发的证书,表彰我对发展中国农业技术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我会以此让我的中国同伴为他们的以色列友人感到骄傲,让我的中国干闺女赵宏和中国小外孙汤姆为他们的以色列‘父亲’和‘爷爷’感到自豪。我不知道这个梦想能否实现,但这不妨碍我将它留在心中,并将它作为最好的鲜花和石块奉献在我祖父的墓前。”
赵宏从欧慕然身上学到了许多,其中有坚持不懈、坚韧和责任、热情。她工作非常忙碌,上课、家访、辅导作业,还要兼顾家庭,忙得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她曾对欧慕然说:“我现在不是把教学当做一份工作去做,而是把它看作一份事业,一份责任,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责任。”欧慕然对此非常赞赏,并祝福她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多作贡献。
忙碌的工作生活让赵宏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她偶尔也会怀念接待外宾、奔走在各种场合的时刻,与“洋爸”“洋妈”相处的温馨时光。
“这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弥足珍贵的回忆。二十年在人生道路上算不上漫长,能有这样真挚的异国家人,有这样深厚的跨国情谊,我感到很幸运。”赵宏看着和欧慕然夫妇的合照,脸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本期图片由隋炜凤提供
新闻推荐
青岛三十九中初三11班王芃皓毕淑敏老师曾写过: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要坚持。回顾我的学习生涯,我认为: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我们...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