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车展几乎全是燃油车,现在新能源车占了“半边天”。全新的新能源车品牌,名字你能说出几个?文/半岛全媒体记者贺鑫一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陆金星
还没反应过来,2021年就要结束了。和去年车市受疫情严重影响,销量划出一个大“V字形”不同,今年车市似乎是有些“憋屈劲”儿,怎么讲呢?不少消费者有购车的打算,可是芯片短缺却从今年4月就开始“发威”,汽车产量持续下滑……总之,今年是卖方市场占主导的一年。
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各种造车新势力也纷纷进入汽车市场,除了蔚来、小鹏、理想等“大佬”之外,高合、合创、极狐、岚图、天际、赛力斯、极氪……很多没听过名字的品牌,也都吸引了大伙的眼球,说2021年是“造车新势力崛起之年”,应该不为过。
去年销量“画V”
今年芯片“画V”
2020年疫情对车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6月份之前,车市销量几乎是断崖式的下滑,终端人气更是惨不忍睹,怎么将车卖出去,怎么才能完成任务,几乎是汽车人们朝思暮想的问题,好在下半年销量回暖迅速,才算给去年车市一个说得过去的交代,这种过山车式的“V字形”销量,没有人想经历第二次。
本以为2021年销量会稳定些,毕竟从今年3月份举行的青岛春季国际车展来看,消费者的刚需依然旺盛,汽车消费市场一片大好。但仅过了1月有余,芯片短缺的问题接踵而至,从最初的轻微短缺,到金九银十的极度短缺,经销商苦于无车可卖,消费者苦于无车可提,谁也没想到,小小的几枚芯片,都会让汽车这个大物件没法正常生产及使用。
对于芯片这件事,厂家也非常无奈,甚至派出了工作人员去芯片厂门口等候,不惜高价将新生产出来的芯片拿到手,这也导致芯片价格翻倍,甚至被相关部门进行了处罚。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今年5月以后买车可就没那么幸运了,终端优惠大幅回收,尤其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华品牌,从优惠6万元到零优惠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些暗地里加价,连豪华品牌的二手车价格都坐上了“火箭”,不夸张地说,真有二手车商给车主打电话:“哥!你的奔驰卖不卖?”
好在芯片的影响是暂时的,从11月开始,芯片供应难题开始逐步缓解,至少我们不再那么容易听到消费者感叹:“优惠真少,车真难提”这样的话,而且在刚举行完的山东国际车展上,很多经销商也表示:“现在芯片供应好多了,优惠开始增加,部分还有现车!”芯片供应画出了一个“大V字形”。一切都在向好,明年销量可期。
小米造车,雷军“下海”
你切莫以为小米造车,只是字面上的“小米造车”,它代表的是一众互联网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进军的决心。
为了实现造车梦,小米集团造车首期资金投入了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集团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此前,雷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七八年的时间里面,小米集团已经投资了近十家智能电动车领域各种各样的公司,而这一次,他将造车当做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小米足足否认了五年的造车“谣言”终于尘埃落定。
路漫漫,充满挑战,小米的投入让人敬佩。实际上,360与哪吒的合作,华为与赛力斯等车企的合作,正在悄然改变着汽车制造的格局,撬动汽车未来的走向。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上,这种新品牌带来的势头,甚至让记者一时间无法适应,当你看到华为在车展上搭建展台,宣传与汽车相关的软硬件,当你看到极狐、高合、极氪、岚图等一批压根就没听过的品牌,将车造的和传统燃油车完全不一样时,内心的惶恐与新奇,恐怕也会不一样,不亚于第一次见到苹果手机时的感觉。
这就是时代,汽车行业正在踏着浪潮,找寻属于它未来的栖息地,或许一两年,或许时间再久一些,我们可能就要踏入真正的新能源、高科技、新互联的用车场景,你做好准备了吗?
刹不住的特斯拉
给我们上了一课
这个热门话题依然与新能源有关,确切地说,是与新能源相伴相生的自动驾驶有关。其实关于自动驾驶的话题,我们在很多年前曾和行业专家探讨过,最难闯过的那一关,并非自动驾驶技术,而是与其相关的法规、程序,甚至与人类情感息息相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的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当车前左右各出现一个行人,而车辆又完全刹不住时,方向盘是该向左打还是向右打?到底率先该保护谁?机器是冰冷的,人是有温度的。
矛盾很快就爆发了,出现在了“汽车界的苹果”特斯拉身上,在今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位女车主跳到车顶上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被工作人员抬了下来,而特斯拉公关部负责人陶琳说:“车主应该加强培训”,反正听上去都很新奇,很多人只是看个热闹,最后怎么解决的,也没多少人再去关注,但由此引发的问题与思考,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不断分析总结的。
在刹车失灵时,如何才能判断是车主所为还是车辆所为?与高科技产品相生的,一定还有权威的管辖部门。新能源车增长很快,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科技同样日新月异,但我们不能只看数据,在这背后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特斯拉不只是给车主上课,其实是给这个新生市场上了一课。
边缘车企退出或减产
有新汽车品牌加入,自然就有其他品牌的退出,全新势力和资本的注入,势必会动传统车企的“奶酪”,这就是市场的残酷之处。2021年,有不少汽车品牌在忙于退出,不再征战中国市场,或是发力整合,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8月30日,一汽马自达官方发布的最后一篇推文感动了很多人,正式官宣退出中国汽车的历史舞台。不过,更合理的阐述应该是,未来一汽马自达将与长安马自达合并成为(新)长安马自达,前者将成为长安马自达旗下全资子公司。
而不久之后的9月8日,Stellantis集团也发布声明,确认关停广汽菲克位于广州的工厂,专注于长沙工厂的生产。而北京现代第一工厂目前也已经被造车新势力品牌理想汽车接手,第二工厂也已经挂牌出售。在新四化浪潮之下,中国汽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要留在中国市场,就必须读懂消费者,主动求变,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站住脚跟。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开个餐馆绞尽脑汁想了个有创意的名字,会不会已经有人想到先用了?办个公司好不容易取的吉利名字,...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