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赛季中超联赛大幕虽已落下,但外界对中超的讨论还在延续。虽然“限援新政”以及“U23新政”曾遭到普遍质疑,但纵观2017赛季中超联赛,一系列新政并未让联赛的吸引力受到太大影响,中超联赛仍是中国职业体育的“金字招牌”。基于此,足协有意在明年的新赛季里继续完善并加强“新政”。
新政未让联赛“降温”
随着近年来中超俱乐部掀起的“金元风暴”,纷纷砸重金聘请大牌外援和外教,联赛的受关注度也水涨船高。据统计,2016赛季中超现场观众总数为创纪录的580万人次,雄踞亚洲第一;而场均观众也达到了2.4万人,在全球排名第六。
而2017赛季,由于“限援新政”和“U23新政”出台,“金元风暴”大有减退的趋势,随着上场外援数量的减少,以及对引援支出的限制,很多人曾担心中超的关注度和上座率将大不如前。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据统计,上赛季联赛30轮联赛的现场观众总数约为570万人次,场均达到2.38万人,同比下降0.02万人/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另一块“阵地”,中超却赚的盆满钵满打了“翻身仗”,那就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收看中超的观众人数较2016赛季有了大幅度增加:比起2016赛季的2.84亿人次,2017赛季中超的电视收视人群增至3.68亿人次。此外,中超在海外的转播平台超过20个,覆盖范围达96个国家和地区。上述数据都表明,尽管实行“新政”,但中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未“降温”,在亚洲顶级联赛中仍名列前茅。
升级版新政已经在路上
尽管新政未让火爆的中超降温,但还是在有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牺牲”。比如“限援新政”规定每队上场外援数量由最多4人次减至3人次,由于新政出台时间晚于各队引援时间,客观上导致外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使得俱乐部经济负担有所加重。鉴于此,中国足协早在今年8月就出台了《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外籍球员注册报名人数规定》。根据足协规定,2018赛季中超执行“6-4-3”的外援政策,即各俱乐部全年总注册外援人数减至6人次、同时注册4人次、最多上场3人次;一线队注册球员中,U23球员不得少于6人,其中至少包括两名U21球员;每队除必须至少有一名U23球员首发外,还被要求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一名U23球员在场上,不难预见,此举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球队过早换下适龄球员的情况。
跟2017赛季相比,2018赛季的“新政”更像升级版,但调整力度不算太大。在着力培养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同时,足协也充分考虑到俱乐部的实际利益。
(本报记者 史光明)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吴俊宽)英菲尼迪2017沸雪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25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落幕。来自加拿大和奥地利的选手分别获得男女冠军,而参加本次比赛的5名中国选手全部未能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