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说,他将参加定于2018年3月举行的新一届俄罗斯总统选举。
据俄媒报道,普京在俄西部城市下诺夫哥罗德与高尔基汽车厂的工人们见面时说,自己将参与竞选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在这里宣布这个决定是最合适的,“感谢你们的支持”。
普京说:“俄罗斯将一直向前进,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阻止这一前进的脚步。”
近几个月来,普京在诸多场合多次被问及是否会参加2018年总统选举,但他表示自己还未做决定。
普京现年64岁,2000年出任俄罗斯总统,2004年连任。因俄罗斯宪法规定同一人不能担任总统超过两个连续任期,普京2008年没有参加总统选举,而是出任政府总理。同年底,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由4年延长至6年,从2012年新当选总统开始适用。2012年3月,普京第三次当选总统。(新华)
普京胜选不是问题 问题在胜选之后
新闻链接
这是普京第四次参加俄罗斯总统选举。目前看来,普京缺乏有力竞选对手,连任难度不大。但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当前在外交、经济等方面有一系列棘手难题,将考验选举胜利者。
民调反映普京将大胜
俄罗斯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日前公布的民调显示,如在即将到来的周末举行大选,53%被调查者将投票给普京,排名二、三位的竞争者得票率分别为4%和3%。
俄罗斯民调机构“社会舆论”基金会11月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81%的俄民众认为普京在总统职位上“干得好”,80%的民众表达了对普京的信任。
俄罗斯国家战略研究所所长列米佐夫说,无论是普京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很清楚选举结果。
反对派难以构成威胁
分析人士认为,自普京第一次当选总统以来,俄罗斯大国地位得到巩固。近年来,俄空天军在叙利亚大显身手,俄罗斯通过强硬的对外政策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普京威望空前提高,被俄民众视为稳定和实现强国的象征。同时,普京逐渐打造出一支更年轻、有活力、专业化程度更高的执政团队,政权根基更加稳固,这为他着眼将来提供了组织保障。
反观反对派阵营,成员复杂、缺少“领袖”、缺乏切实可行主张和纲领,难以对普京构成实际挑战。
舆论普遍认为,普京面临的挑战并不在于赢得大选,而是如何在选举后应对执政的种种难题:如何扭转俄美关系、降低因对抗和西方制裁给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缓解贫富分化、遏制腐败?如何调整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以适应金融、商业、信息技术、医疗等领域的突破性技术革命?
“铁腕”塑造今天的俄罗斯
普京参选,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甚至再次当选也被认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从名不见经传的前特工,成长为临危受命、执掌一个庞大国家的“铁腕总统”,普京的从政生涯几乎等同于俄罗斯国家当代史。从一定意义上讲,普京塑造了今天的俄罗斯。
过去数年,俄罗斯经历了乌克兰危机之痛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滑坡,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痛定思痛后,抛弃了以往对西方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出兵叙利亚确立了转向东方、以中东地区为据点、另辟“朋友圈”的全球方针。
尽管经济结构、生活水平、腐败问题等多受诟病,西方唱衰俄罗斯之声不绝,但普京保持高位的支持率、俄罗斯稳定的社会现状说明,普京带领俄罗斯所走的道路代表了俄罗斯人民的意愿。作为一位追求稳定的领导人,如果赢得大选,普京无疑也将继续当前的内政外交方针。(综合)
普京宣布参选的时机有讲究
新播报
俄罗斯将于2018年3月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此前普京曾多次被问到是否准备参选,但他始终未明确表态。6日,普京在俄西部城市下诺夫哥罗德与高尔基汽车厂的工人们见面时宣布了参选的决定。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佐林认为,俄舆论对普京参选的决定期待已久,普京选择在俄最著名、最传统的汽车工厂宣布这一决定,表明他面向的首先是普通的俄罗斯人、工薪阶层,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国际奥委会12月5日宣布,因俄罗斯“系统性操纵反兴奋剂工作”,禁止该国代表团参加将于明年2月在韩国平昌举行的冬奥会,但符合条件的俄运动员仍可以“奥林匹克运动员”的名义参赛。这一消息在俄罗斯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有舆论认为此举目的在于分化和瓦解俄罗斯社会,给俄罗斯社会注入消极情绪。
分析人士认为,普京选择在国际奥委会“封杀”俄罗斯的次日宣布参选,再度展示其带领俄罗斯人应对挑战的强人姿态,给俄罗斯民众吃下定心丸。除了普京,目前还有十多人已经宣布参加明年的俄总统选举,其中包括曾多次参选的自由民主党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久加诺夫以及亚博卢党创始人亚夫林斯基。各参选人的竞选活动将在本月内展开。接下来,普京将组建竞选总部,提出竞选纲领,为俄未来6年的发展制订规划。
(综合)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海口12月7日电(记者周慧敏)世界帆联官方年度赛事——2017(第47届)世界青年帆船锦标赛将于12月9日-16日在三亚举办,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选手将在三亚一展风采。本届世界青年帆船锦标赛有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