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12月9日,中国队球员于大宝在比赛中庆祝进球。
□本报记者王磊
12月9日下午,2017年东亚四强赛男足比赛拉开战幕,尽遣年轻球员登场的中国男足在首场比赛中2:2战平韩国队。值得一提的是,里皮时代的中国男足两次对阵韩国队,取得1胜1平的不败战绩,“恐韩症”已成过去式。
为了尽快实现中国队的“更新换代”,里皮在东亚四强赛的人员选择上非常有针对性,韦世豪、何超、刘奕鸣、高准翼等6名23岁以下球员入选,郜林、武磊、蒿俊闵、张稀哲、张琳芃、曾诚等大部分征战了世预赛的主力球员缺席。尽管日、韩主帅对于里皮非常尊敬,但是没人相信“中国二队”能够有所作为。
更令人意外的是,首战韩国队,里皮将邓涵文、高准翼、刘奕鸣、何超、杨立瑜、韦世豪6名23岁以下球员全部排入了首发阵容,其他首发球员中,郑铮也是未征战过世预赛的球员,颜骏凌、于大宝、吴曦、赵旭日虽然随队出征,但也算不上中国队的主力。
这样的青年军阵容,能踢成什么样?有悲观的球迷认为,至少输三个球。
不过,里皮最大的功力就是给中国队注入了自信心。在世预赛亚洲区十二强赛陷入绝境时,中途接手球队的里皮就鼓舞球员们,“中国队不比任何球队差”,结果中国队差点上演了逆袭,距离世界杯只差一步之遥。如今踢东亚四强赛,里皮依旧给年轻人注入了自信,“你们已经是成熟的职业球员”。
果不其然,开场之后,中国队的闪电进攻就凸显了威力,97后球员杨立瑜送出助攻,95后球员韦世豪一击致命。1:0的开局,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而由年轻球员打开局面,更是意外中的意外。毕竟过去一段时间,中国队曾经陷入很长时间的“锋无力”。
不过,经验不足很快成为这支青年军的致命弱点。韩国队虽然没有征召海外球员,但是首发球员基本都是国家队的核心成员。比分落后的“太极虎”很快发威,短时间内先由金信煜扳平,接着由李在成反超比分。上半场后30分钟,韩国队围攻中国队的禁区,好在门将颜骏凌表现神勇,中国队只以1:2落后。
此时,里皮再次展现出自己的洞察力和临场指挥的能力。半场结束时,里皮针对球队被动落后的局面,立即进行调整,李学鹏替下了韦世豪。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有些“意外”的换人,却成为下半场的转折点。变阵三中卫之后,中国队的防守得到了加强,没有再给韩国队轻松射门的机会。随后,里皮又换上肖智和尹鸿博,中国队的进攻也开始发挥威力,在赵旭日错失进球机会后,“抗韩英雄”于大宝头槌破门弥补遗憾。
2:2的比分,对于年轻的中国队来说,价值堪比一场胜利。其中,这场比赛带给中国队球员最多的就是自信,尤其是6名23岁以下的球员。能够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拿到一场平局,他们的经验、自信都会有大幅度提升,就像当年高洪波带队3:0完胜韩国队,张琳芃等年轻球员日后成长为中国队的中坚力量。
其实,里皮麾下的球队一打韩国球队就来劲。跟随意大利经历了郁闷的2002年世界杯之后,里皮对于韩国球队尤为重视。执教广州恒大之后,球队每逢打韩国队都是拼劲十足,最终也是踩着韩国球队FC首尔夺得2013年的亚冠冠军。执教中国队之后,里皮持续“抗韩”神勇,在“十二强赛”生死战中,带领中国队1:0击败韩国队,历史上首次在大赛中击败韩国队。
如今里皮又带领一支“小鬼当家”的中国队2:2战平了拥有多名主力的韩国队。虽然这场平局不能说中国队已经与韩国队实力相当,但至少可以说明,里皮麾下的中国队已经不再“恐韩”。
新闻推荐
界外球□黄钟清东亚杯已经开打,对于大部分中国球迷来说,这仍然是一项较为关注的赛事——尽管它是一根鸡肋。自东亚杯成立以来,它就因为日韩澳的不重视而沦为鸡肋赛事。三强几乎从没征召过旅欧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