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男足于东亚杯揭幕战2:2战平韩国。首发阵容年轻3岁、1比2落后扳平比分,继世界杯预选赛后再次保持不败,还有于大宝的复刻回忆,一场面对韩国队的平局,帮助中国男足赚足了印象分。就连韩国CBS电视台旗下的新闻网站NOCUTNEWS,也列出了这样一边倒的标题:《恐韩症已是历史》。
目睹国足2:2战平韩国后,里皮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被问到了同时派出6名U-23球员的大胆布阵,不过,意大利人对此却显得不以为然:“只有在中国才会认为U-23是年轻球员,在我眼中,他们已经是成熟的职业球员,我希望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不断积累经验,然后到了正式大赛时,他们才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如果说“里皮”是2017年中国男足的关键词,那么“U-23政策”,就是本赛季中超联赛的重要标签。
过去的2017赛季,随着中超联赛全面推行U-23政策和新外援规则,中超球迷也不得不适应上半场开局阶段就出现换人的怪异现象。上海上港的19岁后卫张华晨,在本赛季经历了多达12次上半场被换下场,他的最多单场出场时间是第一轮的29分钟。12次出场,总计185分钟,张华晨的遭遇凸显了这项规定仓促上马之后的副作用。整个2017赛季下来,河南建业以7415分钟成为最多起用U-23球员的中超球会,超出5822分钟的天津权健,独占鳌头。至于其余三支获得下赛季亚冠资格的球队——广州恒大淘宝、上海上港和上海绿地申花,则分别只有1431分钟(倒数第六)、1509分钟(倒数第七)和1394分钟(倒数第五),均位列中下游。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代表中国队出战东亚杯首战的刘奕鸣、高准翼、邓涵文、何超、杨立瑜、韦世豪,都是U-23政策的受益者,2017赛季中超联赛的锤炼,帮助他们得到了更多比赛经验——荣膺本赛季最佳U-23球员殊荣的广州富力后卫黄政宇,同样如此。然而,相较于中超U-23球员在政策扶持下积攒的38456分钟(进32球),韩国经典联赛和J1联赛的52851分钟(进46球)以及74413分钟(进76球),依然保持着明显的优势。或许,中国球员从少年时代累积到23岁的全方面差距,终究不是一项联赛强制政策就能弥补的。
纵观2017赛季的俱乐部层面,临时推出的外援政策并没有阻挡广州恒大淘宝七连冠的步伐,中超冠军在过去数年积累的内援优势,以及各司其职的强力外援,保证了他们在中超联赛的强势。从中超各队的总身价看,曾经一家独大的广州恒大已经落到第4名,上海上港、天津权健和江苏苏宁霸占了前三位。别忘了,中超冠军还白养了一个全赛季零出场、身价近4000万元的伤号杰克逊-马丁内斯。
在过去三年连绵不断的质疑声中,斯科拉里终究没有让连冠的金身告破,但不可否认,从未在欧洲五大联赛球队取得过成功的巴西人已经过时了,球星战术终究无法满足天河体育中心的胃口。更善于带动国内球员并且熟悉恒大的卡纳瓦罗,就这样开启了“二进宫”。
众所周知,在中国足协推出了转会费限额的大背景下,中超各家球会的转会政策受到了不少影响——费尽心思的先租后买,抑或签下自由球员,重新成为主流。但至少在这个赛季,金元风暴,依然是中超联赛的主题,想要取得好成绩?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不久前,世界体育研究机构sportingintelligence,公布了2017年全球体坛职业联赛的薪水调查报告,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为38.7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42.7万元),在世界体坛位列第11位。与此同时,中超一线队球员场均收益为2.6万镑(约合人民币23万元),超过了法甲、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美国足球职业大联盟和日本J1联赛,排名第9。
在中超联赛的球会排行榜上,上海上港以人均185万镑年薪(约合人民币1640万元),高居榜首,位列其后的分别是天津权健(161万镑)、河北华夏幸福(155万镑)、上海绿地申花(137万镑)和广州恒大淘宝(114万镑)。巧合的是,这5家球会就是本赛季的中超前4名,以及足协杯冠军,而年薪位列倒数后两名的辽宁宏运和延边富德,联赛排名也与之完全吻合,不幸降级。
作为中超金元时代的末代代表,本赛季前分别签下奥斯卡和特维斯的上港和申花,以会师决赛的方式开创了足协杯的德比先河。从两队的赛季成绩看,虽然申花联赛排名不佳、上港获封“三亚王”,但具体到球队的情况,历经换帅的申花能拿到足协杯冠军实属不易,而上港在三条战线齐头并进,并且在与恒大的两次直接对抗中晋级,成为在亚冠走得最远的中超球队,表现值得称道。在博阿斯离开球队后,上港势必要找到一个更善于捏合的主帅,从而彻底摆脱“球星之队”的标签,迸发出更强大的化学反应。
只要上海上港在明年年初正常发挥,从亚冠附加赛突围,他们也将历史上第一次与上海申花共同出现在亚冠小组赛赛场。回顾近年两队的重金投入,职业球会的成绩终究要建立在足够夯实的金元基础上。当然,随着中超联赛不断细化发展,各家俱乐部的财政情况也开始得到更多关注。
近日,在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风险防范国际研讨会上,普华永道公布了中超2016年的营收数据,数据显示:2016赛季中超俱乐部总收入70.82亿元,平均收入4.43亿元;16家俱乐部的总成本为110.14亿元,平均成本达到6.88亿元,而每家俱乐部的平均亏损则接近2500万元。除此之外,2016赛季中超各队收入比例为商业赞助64%、赛事收入14%、球员交易11%、政府补贴6%、比赛日门票收入3%,其他收入2%——总体结构并不合理,除了对商业赞助过度依赖,各支球队在比赛日的收入也不甚理想。
对于依然处于“金主时代”的中国足球而言,所谓创收和营收依然是个大问题,在真正实现俱乐部收入和支出的良性循环前,一切气势恢宏的金元大棒都伴有镜花水月的风险。这里的市场虽大,但土壤并不肥沃。或许也正因如此,当过去几年体育产业愈发红火时,多家希望进军足球领域的品牌或公司,都放弃了中国足球,转而将目光投向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葡萄牙。
今年8月,英超南安普顿俱乐部老板卡塔琳娜-利勃海尔在官网发出公告,宣布中国商人高继胜正式加入领导层。高继胜以个人名义出资2.1亿英镑买下南安普敦80%的股权,正式成为最大股东。要知道,这已经是目前第七家由中国资本掌控的英格兰球会:此前的西布罗姆维奇、伯明翰、阿斯顿维拉、狼队、雷丁和北安普敦(英甲),都已向中资敞开怀抱,而能在英超和英冠比中国资本拥有更多俱乐部的势力,就只有拿下阿森纳、水晶宫、利物浦、曼联、桑德兰、斯旺西和富勒姆的美国商人。
相较于入主时的风光,在欧洲经营俱乐部终究是一场平淡的修行,受限于各个方面的因素,所谓开拓中国市场可不是一蹴而就的“点球”。更多的时间,这些中资势必要保持球队的战绩,维持与球迷的关系,竭尽所能扮演好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至于那些动机不纯的投机者,时间会给他们做出最公正的评价。
新闻推荐
在10年来第7任主教练西格·埃约尔松的带领下,处于换帅适应期的中国女足连续输给亚洲前三的球队,遭遇四连败,从实力对比看,结果并不意外。不过,越是在全队急需一场胜利去提振士气时,正如队员们在赛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