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侃球④
“中国杯”揭幕战惨败之后,国足就处在风头浪尖,成为千夫所指。不过,除了谩骂的,也有人热心为国足诊病开药。这不,笔者的一位友人就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国足犯了软骨症,得用降薪来治。
这位友人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只有先深深地热爱,才有默默的付出,才能谈精进!我建议规定中国足球运动员工资不超过3000元人民币!这样可能会选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同意的请举手!”在上面点赞认同的还不少。他们认为,中国球员收入太高,什么都不缺了,也就没什么进取心了。
中国球员收入奇高是不争的事实,揭幕战上阵的国脚中,年收入几百万上千万的比比皆是。国足患了软骨症似乎也有点依据,主帅里皮赛后就批评球员们“踢球态度有问题”。然而,对这一论断,笔者却不敢苟同。
“有钱就不思进取”其实是个伪命题。君不见,王健林、李嘉诚这些富翁比你我平民百姓还要拼?足球界,球技最好的梅西、C罗们哪一个不是拿着高薪?揭幕战,拼得最凶连入3球的贝尔,难道月薪不到三千块?最近三届世界杯,夺冠的分别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哪一支球队不是高薪球员组成的?南美三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队中富得流油的球员难道比中国队少?
再说说国足的“软骨症”。揭幕战国足受辱,表面上看是兵无斗志,实际上是原形毕露。体能、速度、技术、意识,无论是哪方面都差得太远,就像英国媒体评论的一样,“恍惚少年队跟成年队比赛”,咣咣咣,接二连三地挨了几大棒之后,国脚们信心顿失,紧张过度,动作变形,哪里还能踢出什么精气神?
说到底,国足惨败的根源,并不是什么“软骨症”,而是中国足球基础太差,底子太薄,国足选材面太窄,只能“矮子里挑高个,实力自然有限”。中国有十多亿人口,足球人口却比不上冰岛。国内足球人才少,稍微踢得像样一点的,都会成为俱乐部争抢的目标,能够入选国足的,身价更是动辄上亿,年薪千万不是梦。试想,踢球有钱赚、有前途,踢球的人还少得可怜,如果踢球只能拿三千元月薪,还有几个人踢球?果真如此,国足别说冲出亚洲,能不能组个队恐怕都成问题。
当然,“降薪说”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中国足球职业化20多年,烧钱越烧越厉害,中超联赛已成为世界上烧钱最厉害的联赛之一,可中国足球的实力不进反退。原因何在?烧钱烧的不是地方。钱都花在给现役球员开高薪了,忽视了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中国足球要振兴,就得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需要从娃娃抓起,把更多的钱花在娃娃身上,为国足输送更多可用之才。
新闻推荐
英国《世界足球》杂志最新一期选出了全世界500名最重要的球员,武磊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球员,来自中超的球员有6人。上榜的中超球员除武磊外,还有北京国安的奥古斯托(巴西)、上海上港的胡尔克(巴西)、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