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足校的小球员正在训练新华社发
中国足协昨天发布《关于2019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准入工作的通知》,这是足协第一次在上一年度联赛还未结束时就开启此项工作,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梯队建设。准入制度明确要求中超和中甲俱乐部要下设至少五支不同年龄段层次的青少年梯队,对中乙俱乐部也要求下设至少四支梯队,否则足协将对其采取降低其申请准入联赛的级别,也就是做降级处理。很显然,这是足协推行U23新政之后,又一项督促俱乐部完善青训工作的举措。但究竟其是否符合中国足球的“国情”且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促青训足协动真格
关于增加俱乐部梯队,其实中国足协早已经给各俱乐部吹过风。去年12月下旬在武汉举行的俱乐部峰会上,中超执行局就对此进行了专题解读。可以看出,中国足协已明确了治理联赛的决心,坚决抑制联赛泡沫化,促使各俱乐部将更多资金投向青训,推进联赛健康发展。按照中国足协的要求,2019赛季开始前,每家中超俱乐部必须拥有一支一线队、一支预备队。同时下设至少5支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梯队(U19、U17、U15、U14、U13)。每支球队至少注册球员18名,并且代表俱乐部参加各级不同的官方赛事,球员注册单位应为本俱乐部,不得挂靠在其他单位。每支球队都应有具体的训练和发展计划,相关的计划应由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和运行。此次不仅仅针对中超、中甲俱乐部,中乙俱乐部也第一次被要求完善四级梯队建设(U17、U15、U14、U13)。之所以对中乙球队没有预备队和U19的要求,也是考虑到不少中乙的一线队球员基本上都是这个年龄段的球员。
初衷虽好就怕凑数
尽管足协将新准入制提前了一个赛季公布,但同时要求,各俱乐部的准入材料必须在今年6月30日前提交至中国足协准入审查部,足协将在9月15日前确定是否授予有关俱乐部相应联赛的准入资格,实际上留给各俱乐部组建梯队的时间也就3个月左右。已经有不少圈内人士评价,梯队建设确实有利于增加俱乐部造血功能,也能解决“球员稀缺价格虚高”的问题,但留给俱乐部的调整时间还是太少,“很多小俱乐部连预备队都凑不够人,那么短时间哪里去凑够5支梯队?足协规定梯队不能挂靠,球员不能借用,那么老板们肯定也会想对策,比如花钱租学生球员过来凑数,虽然最终可以达标参赛,但这样搞肯定违背了足协政策的初衷,这对青训又有什么意义?”也有一些俱乐部代表认为,对于一些青训体系“缺课”比较严重的中甲俱乐部而言,拿“凑人头”的方式去完成足协指标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但要筛选出具备一定质量的梯队球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三路川军两路无忧
大多数中超球队基本都能达到足协的要求,像恒大、鲁能、国安、上港、申花这些球队的梯队建制也比较完善,恒大、鲁能、富力等俱乐部更是有自己的足校。但像类似天津权健这样的中超新生势力,据说为了完成5级梯队建设,甚至准备从外地收购低年龄段梯队。大部分中甲、中乙球队由于财力等原因,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完善的梯队链也不容易。四川拥有两支中乙球队和一支中冠球队,目前除了今年“破格”升入中乙的四川九牛完成四级梯队建制有一定难度外,四川安纳普尔那以及明年有望升入中乙的成都兴城都能组建各年龄段梯队。四川明宇足球学校已经纳入四川安纳普尔那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俱乐部去年与省足协合作,已经组建了U17和U15两个梯队。而一旦成都兴城冲乙成功,也能就地取材迅速组建起四级梯队,成都德瑞足球培训中心本身就是俱乐部股东,按照市足协官员的说法,“培训中心从U18年龄段到U10年龄段建制都是完整的。”
相关链接
梯队成绩
助力中超排名
按照近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规程》,U19精英梯队的成绩将成为决定新赛季中超球队排名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各支球队搞好青训的决心,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在此前几个赛季,如果两支或两支以上中超球队出现积分相同的情况,需要依照比较彼此间比赛的积分、彼此间比赛的净胜球数、彼此间比赛的进球数、预备队联赛积分、整个赛季的净胜球数、整个赛季的进球数、公平竞赛积分以及抽签的顺序确定最终排名。但是在新赛季的联赛规程中,U19精英梯队的成绩首次成为决定球队排名的参考依据之一,如果两支球队或两支以上球队同分,除了已有参考指标,U19精英梯队在本赛季相同组别青超联赛的积分就将成为决定球队排名的依据。这也在一个侧面,显示了足协鼓励各家俱乐部大力发展青训的决心。
新闻观察
狠抓青训当心走偏变质
这两年,中国足协最上心的事情就是狠抓青训、挤掉联赛泡沫。中超、中甲球队的运营成本在飞速飙升,其中球员大幅溢价已让联赛的泡沫越吹越大。足协通过一系列的“限外令”狠踩刹车,也意识到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多培养人才。心急火燎之下,足协打出一套组合拳——U23新政、梯队捆绑准入制等制度纷纷出台,既然大家都不认真搞青训,那么就只有强推新政来逼尔等就范。
今年,中超U23政策又推出升级版——在确保一名U23球员首发的情况下,U23球员使用人数还不得低于外援使用人数,足协以此强制性地确保U23球员的出场时间。实际上,资质平庸的球员即使靠U23政策获得出场机会,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也并不会带来什么帮助,反而会打乱教练的排兵布阵,拉低中超的观赏性。相反,天赋优秀的年轻球员也根本不需要靠U23政策才能出场。东亚杯赛上,多名U23球员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似乎足协的这服“猛药”收到了某些效果。但这样的整体表现也只是昙花一现,何况中国目前的这批年轻球员资质,其实与20年前的那批中国球员相比,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技术能力,都占不到任何优势。近日前山东鲁能主帅马加特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就指出,中超俱乐部青年球员培养是落后的,他所看到的中国U23球员普遍都很平庸,这是发展大环境的问题,不是硬性要求上场时间或金钱可以改变的。
足协的理想是丰满的——每家中超和中甲俱乐部,加上主队和预备队,就是7支球队,每队18人最低配置,也有126名球员,加上中乙和其他球队,中国足协一下子就拥有了至少7级梯队联赛,人才金字塔结构已然成型。但也要考虑现状,有的俱乐部确实可以说毫无压力,但还是有临时抱佛脚的,保不齐钻规则的漏洞,既发现不了真正的人才,还会耽误一大堆孩子读书。有的中乙球队,维持现状都困难,再来4个梯队?尤其是经济本来就运转不是很良好的球队,将何去何从?
足协新政如何避免被搞成形式主义?在大多数青年联赛还是赛会制,一整年踢不了多少比赛的局面下,足协既然扩招青训梯队,那么接下来是否会设置配套的各级别梯队联赛?这些都是足协需要进一步考量的。如果不遵循足球的规律,不是循序渐进而是不问青红皂白来个一刀切,这其实与当初豪赌国家队出线一样,也难逃急功近利的骂名。本组稿件由记者 黄一可 采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靳鹏)中超江苏苏宁俱乐部28日官方宣布,罗马尼亚籍主帅科斯·奥拉罗尤担任球队主教练,他将率领苏宁队征战2018赛季中超联赛。这也意味着苏宁队与意大利名帅卡佩罗的缘分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