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邢成博
俄罗斯的标签,除了战斗民族的秉性,满大街的金发碧眼美女,还有不得不说的文学造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俄罗斯大文豪们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列夫托尔斯泰,有家喻户晓的高尔基,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托洛夫斯基,有《静静的顿河》作者肖霍洛夫……不过在莫斯科,最为著名、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不是上述这些人,而是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半岛记者也专程探访了普希金博物馆,这里记录了文豪短暂而又精彩绝伦的一生。
“俄国出了太多的文豪,我们无法比较哪个作家的文学造诣最高,但是如果你要说谁更出名更受爱戴,那一定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这是记者向当地居民询问的结果,他们都知道高尔基和托尔斯泰的名字,但是在他们心里,普希金的名字无疑更加响亮。这一点也能从莫斯科的城市建设上看出端倪,这座城市不乏英雄雕像,在各路将军和革命先驱雕像中,有一座文质彬彬的雕像特别显眼,它就是普希金雕像。在莫斯科十来天,记者至少见到过三四座普希金雕像,而且莫斯科还专门有一个地铁站命名为普希金站,该站就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广场上有一个巨大的普希金雕像。此外,全莫斯科最著名的餐厅也是为纪念普希金而命名为“普希金咖啡馆”,据说普希金就是在那里喝完了生命中最后一杯咖啡,走上决斗场蒙难的。在所有的俄罗斯文学家当中,普希金是唯一一个有着这么高待遇的人,当地人民对于普希金的爱戴可见一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去探访普希金博物馆之前找博物馆地址,却被绕晕了。由于普希金在俄罗斯地位太高,导致光是关于他的博物馆在莫斯科就有三座!分别是普希金故居博物馆、普希金文学博物馆和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在圣彼得堡和其他很多城市,也都有关于他的博物馆。“这边大部分文豪都有纪念馆,但是就属普希金的纪念馆最多,比如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木乃伊、美索不达米亚雕塑及莫奈的画和诗人普希金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建这个博物馆的馆主为了纪念伟大的普希金,也把博物馆命名为普希金博物馆,以示尊敬,可以说普希金在俄罗斯的地位相当高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张明明告诉记者。
博物馆复原诗人的一生
在留学生的推荐之下,记者来到了位于莫斯科克鲁泡特金附近的普希金文学博物馆,从外观上看,这就是一座略微有些陈旧的二层小楼,黄色和白色的配色很有历史感。推开大门进去则是一派富贵人家的大家风范,世界杯期间这里原价200卢布的门票对外国游客打五折,交100卢布(约合10元人民币)就能在这里逛上一下午。
讲解员告诉记者,普希金出生于1799年,1837年就英年早逝了,这座博物馆就记录了他38年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其中分为多个复原的房间图,将人们带回19世纪初。有一间房间复原了普希金童年家里的装饰和摆设,在这里摆放着普希金两岁时的画像,这是博物馆的重要遗迹之一,还有他母亲的钢琴和他的小小书桌。从房间的装修能看出,普希金的童年家庭十分富裕。讲解员也说,普希金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音乐等贵族家庭教师熏陶,才造就了诗人出色的文学素养。还有一个房间复原了普希金和当年第一美人——娜塔丽娅婚后的居住地,这时普希金的家里就多了很多艺术气息,淡绿色的墙壁配上金色的窗帘,还有精致的茶具、有品位的油画、照片,整个屋子给人生机勃勃而又雍容华贵的印象。普希金和夫人携手的雕像也成为了其中的经典,这里面还有一个特别的摆件——一个非洲人的雕塑,据讲解员介绍,这是普希金的藏品,因为他的一个祖先来自埃塞俄比亚,为了纪念这支血统他收藏了这个摆件。在这里还有普希金在圣彼得堡住处的复原房间,这里收藏了大量诗人的手稿、写字用过的鹅毛笔以及《青铜骑士》、《黑桃皇后》等著作的研究,在主卧套间的书房里,陈列着普希金最后几年的纪念品——著名油画《达尔亚尔峡谷的景色》挂在诗人最后一套公寓里,他的棺木、死后的面具和最常用的羽毛笔也在这里展出。
不仅是诗人更是全才
在来到这座博物馆之前,记者对于普希金的印象停留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以及《叶甫尼盖·奥涅金》等写作阶段。但是在这里记者才了解到,普希金对于世界都是影响深远的,讲解员得知记者是中国人,特地表示中国翻译的第一部俄罗斯著作就是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她还表示俄罗斯其他文豪全部对普希金评价很高,屠格涅夫认为普希金创造了俄罗斯的文学语言,果戈里认为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诗人,重新定义了俄罗斯的语言。不过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高尔基对于普希金的评价——“他是一切的开端”,这句话在博物馆里找到了印证。
在普希金博物馆他的遗物中,你能清楚看出他不仅是诗人,更是个全才!在普希金的手稿上除了洋洋洒洒的文字,还有不少插画,他画的美女侧颜,坚毅的战士,锋利的刀刃,狂奔的野马尽管都是羽毛笔作画,但是画面简洁利落潇洒,很符合诗人的气质。除了写诗之外,他还会在写的小说手稿边上给自己的小说主角画像。如果放在现代,这绝对是一个被诗歌耽误的画家。此外,这座博物馆所在地本身就是普希金朋友家的庄园,当年普希金和他的十二月党人朋友经常在这里聚会,十二月党策划发动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武装起义,普希金还是当时的禁卫军军官,他也因为写下《自由颂》被当时的沙皇流放到南部。普希金对于俄罗斯戏剧、童话等领域也有不小的贡献。“可惜1837年,他的妻子不断被法国人骚扰,忍无可忍的普希金去和那个法国人决斗,结果被对方掏枪打死了,俄罗斯现代文学创始人就此伤逝,留下每年几万人来瞻仰。”讲解员说。
新闻推荐
本报特派记者李志刚6月20日发自俄罗斯巨星就是巨星,天王不愧天王。在对阵摩洛哥的比赛中,葡萄牙在场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