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可
你很难准确概括东欧足球的风格,快速?简练?稳固?精湛?坚毅?这是世界杯首次来到政治、经济重心都位于东欧部分的俄罗斯,东欧足球也没有让人失望,俄罗斯人和克罗地亚人都直追前辈们的辉煌历史,最终却以残酷的点球决胜制造了惨胜和惜败的悲情结局。波兰人的表现实在是愧对种子队的身份,世界杯决赛圈常客塞尔维亚队多少也在拖东欧足球的后腿,但这些都不影响东欧足球在本届世界杯上复苏。
东道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跑动距离,本届世界杯上90分钟内平均跑动距离最长的前三名都是俄罗斯球员。俄罗斯球员的技术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能感受到,在并非自己最好的足球年代里,俄罗斯这个国家尽了最大努力让这支俄罗斯队努力前行。克罗地亚队则继承了前南斯拉夫足球“欧洲桑巴”的风格,莫德里奇、拉基蒂奇、科瓦契奇这些身价不菲的中场球员,带着一帮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的兄弟,向世人证明他们实际上并不是一匹黑马。何况苏克、博班、普罗辛内茨基等“黄金一代”当年就曾让克罗地亚足球扬名立万。随之而来的,是对东欧艺术足球的赞誉,比如苏克的左脚“可以拉小提琴”,“魔笛”莫德里奇踢出的皮球能“贴着草皮飞行歌唱”……最能代表东欧足球风格的克罗地亚足球就如同《克罗地亚狂想曲》一样,在行云流水中糅杂着激情和优雅,永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质。
东欧足球拥有辉煌的过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人普斯卡什、柯奇士的表现令世人吃惊;雅辛、伊万诺夫领衔的前苏联队也不可阻挡。随后,内霍达、帕年卡、昂德鲁什,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将捷克足球推向巅峰,他们甚至打破了西欧强队对德劳内杯的垄断。翻开东欧的地图,大大小小的国家不少,而象征东欧足球荣耀的桂冠,则如同击鼓传花般在东欧强队之间传递。上世纪80年代东欧足球的代表,是率领波兰队两夺世界杯季军的博涅克以及前苏联战术大师洛巴诺夫斯基。在风云激荡的上世纪90年代,原本的足球落后地区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出人意料地崛起,哈吉和斯托伊奇科夫等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东欧悠久的足球传统和辈出的足球人才,使得他们的国家队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吃老本”,比如1994年的保加利亚队和1998年的克罗地亚队。但随着东欧经济的下滑、足球人才的断档,东欧球队终于集体走下坡路。此前4届世界杯,共有14支东欧球队出战,但只有1支从小组出线……这样的局面直到本届比赛才彻底改观。东欧足球就像这个区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让人眼花缭乱的地缘政治一样,既显得生机勃勃而又十分脆弱。但这里永远不缺乏具有才华和艺术细胞的足球天才,更不缺乏纪律与激情,只是过往的失败和遗憾,已经令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承载了太多太多。东欧足球一直没有远离足球运动的中心,只要布拉格、贝尔格莱德、萨格勒布的街头还有许多像内德维德当年那样为了生活、为了复制偶像的传奇而苦练技艺的孩子,东欧足球的又一个春天就不会太远。
新闻推荐
进攻线上瞎跑、瞎传、瞎带、瞎射为角球“闪出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