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作为国内目前身价最高,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前锋,武磊留洋的消息这几年每到冬窗期总要传出几段,且“绯闻”对象一直在变,从德甲的霍芬海姆、到土超的贝西克塔斯、再到英超新军狼队,买家是诚意满满,卖家的态度则扑朔迷离。
随着2018年中超大幕落定,武磊再次勇夺金靴,老东家上海上港也心想事成,成功问鼎中超,于球员、于俱乐部,该在联赛拿到的荣誉都拿到了,往年横亘在武球王出洋之路上的大大小小的石头,看来都搬得差不多了。
那么武磊该不该留洋呢?
其实留不留洋,得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小的方面说是球员个人私事,球员作为市场主体,有权利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追求个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中超目前的火爆投入和低水平运行来看,还是很适合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国脚级人物生存的。我们的联赛发展得太快,资本的注入又太盲目,以至于刚成立两三年的毫无职业化积淀的小俱乐部都敢于高呼“三年冲超、五年夺冠”这种雷人口号,所以家家俱乐部都缺人才,都在抢人。有人说徐根宝的崇明青训搞得不是挺好吗——好是好,可青训模式见效太慢,没有个十几年好苗子冒不了尖,哪有市场交易来得快,所以国内球员身价屡创新高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当买方大于卖方的时候,市场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资源所有者手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的球员屡屡被指责“眼神防守”、“散步式协守”和“踢养生足球”,可不妨碍人家在国家队、俱乐部队铁打主力的位置——矮子里头选将军,缺少竞争。
这就是现实,低水平的竞争、高水平的薪资待遇,且不管足协“几大帽”政策出台后效果如何,在中超、至少在目前几年来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市场决定一切。武磊作为国内一流的攻击手,27岁,正是当打之年,搁哪家都是求之不得的香饽饽,扣除政策因素,他的身价和薪资只会水涨船高,在这个节骨眼上留洋,那意味着要放弃很多到手的东西,于异乡从头开始。无论德甲、土超还是英超,想要蹚出一片新天地都不是容易的事,于留洋这事上,失败的案例太多,真正像孙继海那样成功的又有几个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中国足球的大事。从施拉普纳执教时期我们就喊出过向世界足球先进地区学习的口号,一学就是二十多年,从德国学到巴西、从西班牙学到克罗地亚,但给人的感觉进步总是不大。我觉得最好的学习莫过于融入欧美足球发达地区,外援和外教带来的东西,终归是人家的,合同到期人家拍屁股走人。只有当我们的球员真正置身于欧洲五大联赛的赛场上、真刀真枪地参与高水平的比赛和训练、实打实地融入到欧美高水准的足球文化中,我们才会有所得。结合年初邵佳一、杨晨、孙继海等几人先后入职中国足协,可以看见邵佳一们当初的留洋是给我们带回来很多东西的,很多外教教不了你的、外援也不会教你的东西的。再结合今年足协主席人选一直猜来猜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初我们国家走出的球员还是太少了,可选择的面太窄了。人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想走篮协的路,找一个姚明式的合适人物找不到,我们的足协、俱乐部包括球员个人在留洋这事上前后观望得太多了,真正有勇气走出去的还是太少了。
球员的留洋与否,不能搞道德绑架,武磊走与不走,我们都要尊重他的选择,他是市场主体,有自身的逐利天性,这个和爱国无关;球员留洋与否,足协和俱乐部要从长计议,毕竟有些东西不能拿金钱来衡量——姚明将他在NBA学到的东西付诸于如今的中国篮球,这个作用值多少钱,有钱能买到嘛!把符合留洋条件的球员送出去,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给武磊们吃颗定心丸,先别谈套现图利、先别谈风险,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是一步,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就不信走不出当下的困境。
无论留洋与否,都祝福武磊,以及如武磊一样不甘于现状,尚有雄心壮志的中国足球人,一路走好。
新闻推荐
12月12日,在海南海口封闭集训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视觉中国图随着中国足协17日公布国足最新25人亚洲杯集训名单,国足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