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8天连夺三冠新华社发
2019年国际田联世界室内田径巡回赛杜塞尔多夫站比赛昨天凌晨结束,中国选手苏炳添以6秒49夺得男子60米决赛冠军,取得8天内的第三个冠军,为新赛季迎来完美开局。同样在杜塞尔多夫,王宇以2米34的成绩获得男子跳高亚军并打破全国纪录。此外,在竞走、跳远、撑竿跳高等项目上,中国选手近期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进入2019年后,中国田径喜讯不断,今年是否有望迎来一个爆发期值得期待。
杜塞尔多夫站是本次室内巡回赛的最终站,选手实力也超出之前的阿斯隆和伯明翰站。本站男子60米项目没有资格赛,采用一枪定胜负赛制,对选手临场水平有更高的检验。苏炳添排在第4道出发,他的启动速度达到0.124秒,在全部选手中排名第一,领先后他没给对手任何机会,全程领跑并率先冲线。6秒49的成绩是继伯明翰的6秒47后再次跑进6秒4区间,而他这两站的成绩也创造了本赛季该项目的世界第一和第二好成绩。跳高比赛中,王宇与日本选手户边直人再次展开角逐,两人都跳过了2米34的高度,日本选手凭借一次过杆获得冠军,王宇屈居亚军。尽管如此,他仍然刷新了张国伟创造的2米33全国纪录。
春节过后,中国田径选手在各个赛场接连传来佳绩。17日在日本举行的第102届日本20公里竞走锦标赛中,32岁的刘虹以1小时27分56秒夺冠并创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绩;19日的波兰室内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名将李玲跳出了4米63的个人赛季最好成绩,这也是本赛季的亚洲最好成绩。同日开赛的全国室内锦标赛上,三级跳远名将朱亚明以17米35的成绩夺冠,黄常洲以8米21夺得男子跳远冠军,两人的成绩都达到了多哈世锦赛参赛标准。新年伊始,中国田径就呈现出井喷之势,冬训成果相当喜人。在接下来的世锦赛资格争夺战中,随着投掷项目等强项登场,或许还会有更多惊喜诞生。
爆发探因
外教功不可没 选手奋发自强
中国田径的新年爆发来得稍微有些早,却也因此更加让人感到振奋。一向被视为弱项的短跨跳都有如此大的突破,投掷等传统强项也更值得关注,中国田径在进入2019年后似乎真的有机会“雄起”了。
中国田径的崛起并非朝夕之功,也与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直接相关。2013年世锦赛后,中国田径队开始大规模聘请世界高水平外教,而且聘请的均为在各个项目上有极大名气的教练,包括美国跳跃项目传奇教练兰迪·亨廷顿,意大利竞走名帅达米拉诺、德国投掷项目名帅卡尔海因茨、马拉松大师级教练卡瓦洛达等。这些高水平教练的到来直接改变了中国田径队的训练方式,特别是技术细节上的提升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效果。
“请进来”的同时,中国田径队加大了“走出去”的力度,国家队运动员开始频繁出国训练和参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运动员能够更多接触到国外顶尖选手,无论在技术交流还是心理状态上的提升都是在国内训练达不到的。以往中国田径选手在国际大赛中常常不能很好地发挥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赛场和对手不适应,心理调节达不到最佳,而长期出国参赛、训练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苏炳添如今越来越有“国际范”,也与他常年在美国训练有很大关系。
另一方面,运动员自身的不懈努力也是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外部条件再好,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也是无法达到世界一流的,中国选手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值得称赞。以苏炳添为例,今年春节是他5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为了训练他甚至错过了儿子出生。即将32岁的刘虹以“妈妈选手”的身份重返赛场,在身体恢复上的付出外人难以想象,此外谢震业、黄常洲等年轻选手在训练中的投入程度都得到了外教的交口称赞。有最好的训练条件,有良性竞争氛围,有强烈的争胜欲望,中国田径的爆发自然在情理之中。
赛场聚焦
起跑提速 苏炳添已是世界级
随着杜塞尔多夫站比赛落幕,苏炳添的新赛季欧洲三站室内赛全部结束。8天3站比赛连夺3个冠军,苏炳添在即将进入30岁时却迎来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在起跑技术上苏炳添进步明显,这一环节上他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顶级,世锦赛冲击奖牌希望大增。
苏炳添赛后接受采访时认为,此次欧洲之行的良好成绩得益于冬训的系统训练,他也着重谈到成绩提升主要就在于起跑环节,特别是杜塞尔多夫站的起跑反应是“近两年来最好的”。本站比赛中,他的起跑反应达到0.124秒,在全部选手中排名第一,这也使得他在美国老将罗杰斯和英国名将普雷斯科的夹击下仍然能一马当先夺得冠军。男子60米和100米都是极短距离项目,胜负在瞬间就能见分晓,而拥有出色的起跑反应速度意义不言而喻,哪怕是0.01秒的领先都可能左右最后的冠军归属,苏炳添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可谓极为不易,也极为令人惊喜。或许正因如此,苏炳添赛后明确表示今年非常有可能冲击9秒90大关,即使不能突破也不会比去年成绩差多少。
新闻观察
中国田径还需增加自身厚度
新年以来,中国田径频传佳绩令人欣慰,世锦赛前景乐观。不过,成绩背后的差距仍然需要重视,目前看来中国田径的整体实力仍然有待加强,特别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特别重视。
苏炳添在即将跨入30岁大关之际又一次状态爆发,他的上限究竟在哪里很令人期待,但同样也令人感叹这样的状态毕竟不能持续太久。近几天传来捷报的女子竞走选手刘虹即将32岁,撑竿跳高选手李玲也已30岁。此外,印象中一直是一名大学生的王宇不知不觉也已经27岁了,中国田径这批黄金一代都已经不再年轻。
亚洲田径的总体格局一直是中日之争,短期内这个局面不会改变,而我们在进步的同时对手也没有停下脚步。杜塞尔多夫站比赛中,王宇一月内三次败于日本选手户边直人,虽然这次输得似乎比较可惜,但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位日本选手在一个月前还籍籍无名。他比王宇还年轻4岁,甚至在学历上也领先一步,拥有筑波大学博士学位。从户边直人身上可以看出,日本田径的潜力非常大,人才储备相当丰富,而其选才范围也比我们更加广泛。此外,短跑项目上近两年苏炳添一枝独秀,但拥有桐生祥秀、剑桥飞鸟和山县亮太等多名好手的日本队整体实力却更胜一筹,雅加达奥运会男子百米接力大战的结果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问题。
必须看到,中国田径在紧跟高水平顶尖选手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加后备力量建设,虽然我们一直没有放松这项工作,但事实证明做得还是不够好,集团优势至今尚未形成。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田协并没有陶醉在成绩单上,近年来进行了多项力度不小的改革,例如面向全球华人招募田径后备人才,这显然也是借鉴了日本田径组建“混血战队”的成功经验。培养后备人才库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中国田径用了十年走出了“后刘翔时代”,再用十年、二十年打造一支强大的集团军也是值得的,只要我们一直在进步,就始终会有希望。本组稿件由记者 肖竹 采写
新闻推荐
苏炳添(左)在比赛中冲刺德国柏林时间2月20日,2019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总决赛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进行。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