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 足球新闻 篮球新闻 乒乓球新闻 羽毛球新闻 排球新闻
地方网 > 体育 > 体育新闻 > 正文

让孩子服“聪明药”却致瘾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2-22 10:36   https://www.yybnet.net/

高中女生田静成绩下滑,妈妈为她找了一种“聪明药”,据说能提升她的学习状态。在服药两个多月、增加服药量后,田静在月考中考进了班级前十,但是之后,她出现了“掉发、彻夜失眠”等症状,此后尽管妈妈阻止田静服药,但田静还是服药上瘾。据医生介绍,“聪明药”已越来越多地被普通人用于非临床治疗。

其实“聪明药”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常见商品名包括利他林、专注达等。这的确可以用于改善多动症等症状,毕竟,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药效内,服用者的注意力提升、疲劳感下降。但从专注达等的药理来分析,如果说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对症下药,那普通人没有病症而擅自用药、妄图达到变聪明的目的,无异于饮鸩止渴。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由于做事不能专心,学习能力低下,服用专注达确实可以提高专注力,改善控制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似乎是“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但哪怕是真正有注意力缺陷的患者,超过12岁也无法开出利他林。这主要是因为哌醋甲酯大剂量服用容易致瘾。

健康的人服用专注达,就相当于单纯的中枢神经兴奋剂。短期内,确实给人精力充沛的感觉,给人工作效率随之提高的错觉。但时间一久,过度兴奋之后往往是神经的过度抑制,这时候,服用者也无法再保持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各种副作用也开始出现,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都大受影响。而药物一旦中断,身体就会感到剧烈不适,烦躁和不安,直至出现人格幻象,最终心理和神经衰竭崩溃。

如毒品一样,服用“聪明药”一旦形成药物上瘾,戒断之路就是千难万难。鉴于此,国家层面对“聪明药”的管理也很严格,卫生行政部门将其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成绩,靠的终归是勤奋努力和科学有效的方法,试图靠“聪明药”取得质的突破,到头来很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吃错了的“聪明药”

高三女生田静(化名)接过妈妈递来的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白色药片。妈妈说这是“聪明药”,能提升她的学习状态。她想想不断下滑的...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孩子服“聪明药”却致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