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体育 今日足球 今日篮球 今日乒乓球 今日羽毛球 今日排球
地方网 > 体育 > 今日体育 > 正文

谁来拯救“负债者联盟”?

来源:济南日报 2020-12-29 11:38   https://www.yybnet.net/

市民参事

近日,“豆瓣”一个名为“负债者联盟”的小组火出了圈,这个创建仅一年的小组已有3万多名组员。他们负债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投资创业失败,有人挥霍消费,有人家人重病、深陷杀猪盘、被朋友坑骗……而他们进组的愿望十分一致——终结负债,早日退组。

但一位网友根据组内11月的帖子进行抽样统计,发现超前消费和沉迷游戏是他们最主要的欠债原因,而由于背负着与收入不成正比的债务,还款压力越来越大,被困在“以贷养贷”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负债者联盟”是如何诞生的,又该怎样拯救?

有些精致全靠巨额账单维持

“每个女孩都应该有一个XXX,你值得最好的。“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攒出来的,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最重要。”

“吃土也要先买买买,我们都要做精致的猪猪女孩。”

“负债者联盟”小组中29岁的周甜对这些言论深以为然。她自称从事时尚行业,对奢侈品牌如数家珍,与光鲜外表截然相反的,是她背负着的巨额债务。“我是个毫无自控力的人,挣得多花得更多,是那种一个月挣2万但一天可以花20万的类型。从来不存款,习惯提前消费,去年网贷还有2万未还的情况下一天花了10万。”她坦言,负债大多数是用来买奢侈品、出国旅游、吃喝玩乐,“现在这个环境,很难不被消费主义洗脑。”

即便没有“名媛”的高大上消费,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也足够让一些年轻人背上债务。“花呗一时爽,还钱火葬场”这句话,市民于晓薇算是“顿悟”了。

“今年‘双11’我\‘征战’到凌晨4点,总想着这时候不买就是亏了‘一个亿’!”于晓薇说,感觉自己也没买啥值钱的东西,结果到12月花呗账单居然有2万多元,“真的吓坏了,不是自己的钱花着不心疼,还起来还是自己遭罪。”月收入6000元左右的于晓薇无奈之下选择了分12期还款,分期手续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利息。而在她身边,习惯超前消费再“补窟窿”的朋友大有人在,每个月10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甚至美团钱包都来“讨债”,“几乎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钱包’,现在我连叫外卖都是超前消费,再贵的饭也敢点,一个月下来光外卖账单就有上千元。”

12月25日,我们发起关于“年轻人负债”的调查问卷,受访对象年龄集中在25岁至45岁,其中50.48%受访者称自己有很多负债,30.48%表示有一点负债,仅19.04%没有负债。“负债”的概念中也有房贷和车贷,除此之外53.33%受访者欠了信用卡,37.14%受访者欠了花呗、白条,还有31.43%涉及了网贷。

有些消费不是过度挥霍的借口

2019年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总体信贷产品的渗透率已达到86.6%,除去把信贷产品当作支付工具使用的部分后,中国年轻人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其中12.4%是房贷,而更多的信贷资金主要使用在生活和休闲方面。

对于年轻人负债,市民葛壮认为也不该一味指责,毕竟现在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我每个月光租房就要2000元,就算天天吃食堂也得花近千元在饮食上。刚刚大学毕业,收入也就五六千,总不能放弃社交和娱乐吧,偶尔还要给家人朋友买点东西、送点人情,如果不负债让我怎么维持生活呢?”葛壮说其实年轻人负债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只要不是陷入网贷等深渊,其实没有必要过多指责,毕竟“欠了总要还的”。

在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中,63.81%受访者认为,年轻人普遍负债的原因也与原生家庭负担重有关,其次是租房、买房成本高,而社交娱乐开 销大、沉迷网游等爱好、购置衣物鞋帽也是年轻人躲不开的消费。而65.71%受访者表示自己和身边人都会使用信贷产品,仅有11.43%受访者表示没有人用。

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很多年轻人陷入网贷,在“负债者联盟”小组这类悔过比比皆是。

“我来自一个小镇,父母都在外打工,大学毕业后没有固定收入,钱不够花的时候就想尽各种理由跟父母要,就因为买一部最新款的手机未得到父母支持,我在网上借了人生第一笔2万元,光是利息就有5000元……”

“每次钱花完了我就换一个平台继续借贷,以前我买东西时还会为了价格犹豫,后来只要看到喜欢的我就买,那一瞬间我能获得一种快感,好像着魔一样,感觉钱就是个数字,但我低估了拆东补西的巨额利滚利……”

“钱还不上,催债的恐吓电话不断打来,我感觉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根本不敢回家见父母,一个人在出租屋像坐牢一样躲着,利滚利欠了50多万元,父母没有过多指责让我更加羞愧……”

有些诱惑正等待监管出手

年轻人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非正常负债的?

对于造成年轻人普遍负债的外部原因,调查结果显示80%受访者认为舆论对消费主义宣扬有些过度,61.9%受访者认为大环境造就了年轻人的攀比心理,另外网贷广告无处不在、超前消费的习惯也是让年轻人陷入负债深渊的原因之一。

“在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都有受到时尚平台影响去购买高价商品的经历。”市民乔乔说,“现在的商品宣传已经潜移默化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不论是淘宝爆款还是高端大牌商品宣传,总能精准地击中年轻人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感觉现在我们要买什么已经不是由自己决定了,而是商家在告诉我们,‘你要买’。”乔乔说,商家通过包装这种消费主义,将年轻人的欲望无限放大,甚至把这种欲望塑造成精致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年轻人还认为自己是在为“人生梦想”买单,活在商家精心编织的“伪精致”里。

市民王敏说,现在生活中信贷广告也是无处不在,刷个剧开头、结尾甚至中间都能植入各种网贷平台的广告。“视频平台面向的也大多数是年轻人,而年轻人抵抗这种诱惑的能力是偏弱的,一旦有了第一次也许就会无法自拔。”王敏说,她认为这类广告也应该经过严格审核再进行投放。

怎样拯救“负债者联盟”?受访者中,43.81%受访者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30.48%受访者认为应该严格审核网贷广告,还有25.71%受访者认为应该从各个角度宣传正确的消费观念。街采

市民石女士

我是“80后”,我会使用信贷产品,但绝对不会出现负债,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花钱要有数、节制。而对于年轻群体来讲,没有生活压力,可能就更敢花钱一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不过现在消费主义盛行,如果不加节制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我还是希望年轻人能理智消费。市民李先生

我和身边的朋友都会用信贷产品,有时候也会出现负债。的确,现在各种网贷平台广告、引导消费的短视频到处都是,但我认为这不是让年轻人形成负债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意志不坚定。为了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减少负债,我手动把额度从6000元调整到了3000元。市民郑先生

我是一名大学讲师,我能感觉到年轻人现在攀比心比较强,而且网络中的导向也导致他们喜欢超前消费,这不是件好事。我觉得还是要引导年轻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一味跟风、赶潮流。我希望媒体能多做宣传,帮助他们从跑偏的价值观中走出来,不当“负债者”。市民刘女士

我基本上不用信贷产品,我觉得花了都是要还的,还不如挣多少就花多少。信用卡也是应急用,不能作为日常支出方式。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果放任他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今后再加上来自家庭、老人的开销,要怎么应对呢?

微观点

用好超前消费这把双刃剑

网友@老丁评热搜

超前消费是一把双刃剑。从个人角度而言,适度的超前消费有利于生活质量的先期改善、提高生活水平。而适度负债也会使人感受到生活压力,保持一定的危机感,从而努力工作、增加收入。但当无所不在的诱导消费无孔不入,“冲动消费”更难以杜绝。“花钱一时爽,还钱火葬场”,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群体,特别是不知道普通人赚钱有多困难的学生们,在“透支消费”的循环里,向家长要钱还钱、从生活费里扣钱、打工来还钱等“后遗症”,必然会形成更大、更多的社会性问题。

从国家视角来说,超前消费可以带动新的社会消费热点,扩大市场需求,以消费刺激拓宽市场,反过来又以市场促进生产的增长,使生产与消费保持良性的循环,从而实现拉动社会经济的目的。但是长远来看,这可能会造成虚假繁荣景象,形成经济泡沫,如果处置不及时,那么就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犹如瘾君子使用兴奋剂,当其刺激作用消失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空虚。

从这个角度说,政府应该在引导消费上加以规范,社会应该给青年群体创造更多高质量消费升级的条件,使得消费的针对性更强,避免不加衡量就“买买买”的低效消费甚至是无效消费。

同时,相关部门要通过加强监管、教育引导等方式,让年轻人认识到超前消费可能产生的后果,促使他们理性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特别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正向引导也要补足缺位的短板,让年轻人的收入与支出保持一定的平衡。消费“鸡汤”应该被净化

网友@二次元女帝酱

现在,各大手机APP平台以及视频平台上充斥着各种炫富的视频和心灵鸡汤,无数的视频制作者在宣扬着“今天的痛苦不过是为明天做准备,所以不如享受当下”的消费主义。而且无数的直播、短视频平台上的博主,一直在向新一代的年轻人宣扬现在钱到底有多么好赚,“我已经赚了这么多了,你还在等什么?”到处都能看到诸如此类的视频与借贷网站、信用卡的广告宣传。

而这些,正在扭曲着年轻人的价值观,让很多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孩子们误以为社会是非常好“混”的,钱是想赚就能轻松赚来的。也许这些才是真正需要被净化的内容,因为那些网贷、裸贷擦边球只要你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翻起多大的浪潮,但是那些超前消费主义的心灵鸡汤,正在从思想上腐蚀新一代!

当一个人的思想与价值观被毁灭殆尽,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性对待一切,合理消费、合理享受,别陷入“精致穷”!

记者手记

年轻人需要消费但请别“消费”年轻人

年轻人真的很让人搞不懂,一会儿保温杯里泡枸杞“保命”,一会儿彻夜喝酒蹦迪“讲武德”;一会儿是“打工人”斗志满满,一会儿是“负债者”垂头丧气……可能生活本就如此矛盾,就连“负债”也充满纠结。

其实我很能理解年轻人为什么会负债。世界这么大,总得去看看;美味那么多,总要去尝尝;恋爱那么甜,总归躲不过。一项项累计下来,不论是父母承担生活费的学生还是初入职场的白领,都得仰天长啸:这谁顶得住啊!

可拆了东墙补西墙的负债生活,一定会让他们懂得那句话——“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非理性的借贷消费,何尝不是向命运索取礼物呢?看似过着自己喜欢的、光鲜亮丽的生活,靠透支未来、借贷消费、分期付款的方式,维系着表面上的精致。可是当你每一天早上头脑中带着一串串的数字焦虑地醒来,你真的会感觉到开心吗?

“负债者联盟”成员进组有一句鼓励人心的话:“让我们一起努力,早日退组!”他们像一群落水的人,相互支撑,努力挣扎,可还有很多没有加入群组的负债年轻人,甚至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落水。

年轻人身上总有喷薄欲出的冲劲,会玩敢花,他们也被认为是完美的消费者,是扩大内需的主力。可当消费主义的枪眼对准他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白纸一般的他们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糖衣炮弹?

年轻人需要消费,但请别再“消费”年轻人。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曹雅欣实习生郭哲启

新闻推荐

外媒:费德勒膝伤未愈退出明年澳网 20年来首次缺席

2021年的澳网赛场,我们依旧见不到费德勒的身影。28日上午,费德勒的经纪人向美联社证实,由于膝盖伤势仍处于恢复之中,费德勒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谁来拯救“负债者联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