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国选手杨滨瑜在女子30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新华社发
“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于10月8日—10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昨日,比赛落下帷幕。本次公开赛共设置12个项目,来自中国、韩国与荷兰的运动员进行了激烈的比拼。选手们在这片冰场展示绝对速度,也在国家速滑馆得到了非常愉快的比赛体验。这是今年的首场北京冬奥测试赛,也是国家速滑馆迎来的首个国际赛事。
首日进行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和男子、女子500米四项比赛。女子3000米比赛中,2020年青冬奥冠军杨滨瑜一马当先,但在最后时刻被反超,以4分25秒61获得银牌。荷兰选手克莱伊维尔德以4分25秒32夺金,韩国选手朴彩源位列第三。
韩国选手郑杨勋以6分48秒09拿到男子5000米金牌,中国选手马兴光与荷兰选手维尔达分获银牌和铜牌,另外一名中国选手兰天宏名列第四。
昨日是最后一个比赛日,进行男子、女子1500米和集体出发比赛。女子1500米,荷兰选手格雷维特以2分0秒72的成绩获得个人第三金,男子1500米荷兰选手维尔达第一。女子集体出发,荷兰队获得冠军,中国选手惜败。
3天的比赛中,参赛的中外运动员都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防疫组织工作赞不绝口。本次公开赛,防疫是重中之重。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介绍说,运行团队在专业防疫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落实“四方责任”,结合场馆实际,将场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群的空间及流线,分设“闭环内”“闭环外”两个圈层,制定了完善的防疫方案及防疫手册,做到疫情防控“一馆一策”,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须严管、人员不跨区。
■链接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简称速滑,是集耐力、爆发力、技术、战术为一体的体能类竞速运动。运动员穿着刀刃宽3毫米的冰刀鞋在冰面上滑行,比赛中最快时速超过60公里。运动员的蹲屈姿势根据项目不同而不同:短距离项目偏低,长距离项目偏高。他们在弯道加速,直道维持速度,利用侧向蹬冰产生向前的动力,出弯道时速度最快。
在速滑界,荷兰国家队被称为速滑“王中王”,他们在这项比赛上拥有绝对优势。截至2018年平昌冬奥会,荷兰总计赢得了130枚冬奥会奖牌,其中115枚来自速滑比赛。平昌冬奥会上,荷兰夺得了速滑全部14枚金牌中的5枚。
速度滑冰是中国最早跻身世界前列的冬季项目之一。1959年在第53届男子速滑世锦赛中,杨菊成夺得男子500米比赛的银牌。1963年在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上,罗致焕打破了男子1500米赛会纪录,成为中国速度滑冰也是中国冬季运动史上的第一位世界冠军。1992年的冬奥会上,叶乔波在女子速滑500米比赛中夺得银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冬季奥运会上取得奖牌,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2014年冬奥会上,张虹夺得女子1000米金牌,这是中国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速滑金牌。
综合网易体育、《北京日报》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雪萌核心阅读在日益张扬个性的审美风潮下,设计师们越来越“百无禁忌”:只有用别人不敢用的元素,才能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