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愁滋味》 关晓彤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2月版
■小编说书事
近日,“国民闺女”关晓彤在历经15年演戏生活之后,出版了她多年来的 “青春随笔”——《不知愁滋味》。
关晓彤在2016年高考时取得了北京电影学院艺考和文化课考试双料第一,多部热门电视剧上映,因此她被称为“有演技高颜值的学霸”。这本书呈现了一个荧幕背后最真实的关晓彤。
在这部随笔集中,关晓彤以她独特的身份:演员+学生,讲述了自己在中学时边拍戏边学习的经历,她是如何拍戏考试两不误的、她的恋爱观、和闺蜜一起干过最疯狂的事儿,甚至她家中的“关小胖”都被写入了书中。
她不拍戏的时候,过着和其他学生一样的生活:面临高考,也总想着忙里偷闲看自己喜欢的小说。在外地拍戏的时候要带着作业,同组的演员拍完戏可以休息,她要回房间做作业。对于放假都在拍戏的她来说,上学却更像是放假。
拍戏有时候连轴转,睡2小时却要连续拍摄24小时,赶飞机,跑宣传,来回切换着演员和学生两种身份。疲倦不堪却要让自己看上去精力充沛。她说:“我花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在两种不同的身份中转换,能获得什么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把正在做的事做好……”
作为一个刚满19岁的小姑娘,关晓彤也有着非常可爱的一面,比如会做饭,会在上学的时候“偷吃”等,这样说起来很“家常”的事,也出现在一个小明星关晓彤身上,书中关晓彤写到了她对零食的记忆,辣条、麦乐鸡块……她与同龄的女孩儿一样也是一个“吃货”。《不知愁滋味》展现了一个“北京小妞”在拍戏之余的日常。
《不知愁滋味》首次披露了她15年来的拍戏感悟,从一个传统的配角形象,比如《大丈夫》《一仆二主》的“国民闺女”渐渐变成《搭错车》《好先生》《九州天空城》《凤求凰》的女一号的心路历程。
在多年的演戏生活中,关晓彤也曾遇到许多挫折。新书中也详细记录了她对舆论当道的网络环境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应对办法。
“不知愁滋味”是对关晓彤最好的解读,她有着自己减压的方式,自己对外界看法的理解,她把这些理解都写在了书里。
3月16日,关晓彤通过微信,就“不知愁滋味”接受了媒体群访,见“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我 就是更深入地了解我
——对话“北京小妞”关晓彤
晨书房:晓彤此次出书的初衷是什么?你忙于拍戏和求学之际,是怎么写完这本书的?
关晓彤:有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一个就是这本书其实是我的一本随笔,谈不上有特别高的文学、艺术水准。只是单纯想跟喜欢我的人或者想了解我的人,分享我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情,还有我的一些心情。这本书也算是把我之前平时愿意写的一些东西归纳、整理到了一起。
晨书房:生活中,就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习惯的?
关晓彤:对,因为小时候特别喜欢写小说,但是经常写完人物介绍就半途而废了。然后,其实是从小学开始,老师让写周记,从那时开始慢慢培养了写周记的习惯。现在我还有记手账的习惯,谈不上爱好,就是觉得有空了能写写字,挺好的。
我平时喜欢看的书其实种类还挺多的,看推理小说多些,有时候也看一些名著,现在喜欢看应用性高的、学习性比较高的。有时候时间比较紧,又有手机“耽误”,现在看的书相对没有以前多了,这个毛病得改。
晨书房:看到书中说到你其实是个文艺女青年,特别喜欢林徽因的文字。那么你还喜欢哪些文学作品?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了什么?
关晓彤:我可能算是一个一直想当文艺青年,但却在努力尝试中的一个人吧。我其实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人,甚至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看书比较杂,喜欢就看,现在更偏向应用类书籍,因为是学生,所以相关学习的书,会读得多一点。
晨书房:艺考时你的成绩让很多人为你点赞,而今年艺考生中,同为童星的林妙可却受挫,引发了又一轮关于童星的大讨论,从你自己的成长来说,你想对后辈们提点什么意见建议呢?
关晓彤:因为我和林妙可是好朋友,所以我尊重她的选择,我也相信她文化课一定不会差的。有一句话叫越挫越勇,我相信她以后一定会更棒的。每个人都有一些让人成长的经历,叫挫折也行。我相信,长大过后,再回想,或许就是让自己成长得更好的一件事情。
编后语:在关晓彤接受媒体微访谈之前,关晓彤的母亲接受了记者采访,在谈到关晓彤时,她说:“(关晓彤)学习、拍戏、生活起居,从小都是我带着。我是严母又是朋友。现在大了,我尝试慢慢放手,这一两年都没有那么亲密地跟着……”
与书友分享关晓彤的《不知愁滋味》,是希望更多家长和孩子了解“童星”的一路走来,懂得不论做什么,学习、读书都是重要的事情;不论做什么,都需要认真对待,需要努力去做。
晨报记者 李春
新闻推荐
电视剧《白鹿原》海报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枕书而逝,成为陕西乃至全国读者永远的伤痛。作家去世前,电视剧《白鹿原》已拍摄完成,但还在进行后期制作,陈忠实没能亲眼一睹电视剧《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