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3版)
3
一碗情感鸡汤,观众各取所需
不得不说,《还珠格格》赶上了电视黄金时代的“末班车”。在那之后,世界开始向互联网时代让渡,电脑和手机分散了视线,很难再有一部电视剧可以实现万人空巷般的狂热追捧。
以播出时间来看,《还珠格格》的主流观众是70后到80后,这一代人大多数在电视机前度过童年,有太多的成长记忆都与荧屏故事交织:他们看着《黑猫警长》和《圣斗士星矢》长大,在1983版《西游记》和《新白娘子传奇》中完成对魔幻主义的启蒙,跟在长辈身后懵懵懂懂地看折射人间百态的《北京人在纽约》和《编辑部的故事》,恰逢其时的《还珠格格》有最好的生长土壤,就像一碗老少皆宜的心灵鸡汤,拥有人人可感的温度——那里面皇帝慈祥,可以放下身段与民同乐,洞悉人性知错能改,这样的明君形象正是历来大众渴求的;一个民女误入皇宫卷入风波的故事,暗合了民间喜闻乐见的江湖冒险;“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展示了爱情最坚贞的姿态;剧中少男少女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信念,则为友情作出了最好诠释。
一个抽离现实逻辑的情感乌托邦就此搭建成型,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各取所需。它感动的是中国最长情、也是当下掌握话语权最多的一批观众,这也解释了这部老片何以一再重播,依然还有那么多人追随点赞。
4
各色人物沉浮,经典不可再造
《还珠格格》见证了娱乐圈风云际会的编年史,回顾20年来的历程,各位主角的人生已经天翻地覆:赵薇从大学生一跃成为“全民偶像”,最后扎根在资本市场;范冰冰从丫鬟变成呼风唤雨的“范爷”,在云端沉浮;当时的“票房毒药”林心如彻底洗刷衰名,从此跃居一线明星;黄晓明客串一个小配角时,没有什么人能够看出他有“教主”的潜质,而周杰、陈志朋等人跌跌撞撞红了又黑……他们的故事映射着每一位观众的人生。
其实主角们都不愿意再回到过去,苏有朋在2018年春节档的《还珠格格》重播期间还无奈地调侃:“听说我又被打回原形了。”他们早已经飞入宽阔又纵深的生活,不想再被套入青涩的角色里。实际上观众们也已经慢慢走远,为重播捧场,只因在电视机前度过的岁月无法赎回,所以回眸才显得那么美好。
同样的,在知乎有一个热门提问,“为什么年纪大了之后再看还珠格格,觉得小燕子特别讨厌?”网友们众说纷纭,品味出剧中各种“黑料”,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内心,当被感动的一代人成长以后,自然开始执行成人的秩序,像当初的“老佛爷”一样,会反感不按常理出牌的异类,会下意识地排斥超出理解范围的事物。当我们用眼下的视角去解读往昔的经典,那些感动也就慢慢变味。
有些经典不可再造,时间会促成新的奇遇,这就是为什么翻拍的《流星花园》注定“扑街”,即将重启的《还珠格格》也很难有漂亮结局。
新闻推荐
张杰在杭州的演唱会算是给了粉丝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很少有嘉宾献唱的张杰这一次竟然带了吴谨言来,这对张杰的粉丝以及吴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