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电视剧 今日港台电视剧 今日欧美电视剧 电视评论 电视剧台词
地方网 > 娱乐 > 电视剧 > 今日国内电视剧 > 正文

女权or反女权?女王新剧 豆瓣9.2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5-03 11:56   https://www.yybnet.net/

婚姻是什么?

想起日剧《Legal High》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新垣结衣饰演的女主酒后红着脸问“结婚到底算什么啊”,旁边女伴经典回答「长期卖/春合约」。

有意思,有意思。

这话原话来自于恩格斯,人家说了:「婚姻不过是一次性批发的卖/淫。」

20世纪6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风起云涌。其中,激进女权主义有一个高举的著名大旗就是,「婚姻是舒适的集中营」。

在美剧《美国夫人》里,女权主义者吐槽家庭主妇们,有一句话说:

「婚姻就是卖/淫,赡养费是战争赔款。家庭主妇们怎么还不明白?」

有意思的是,关于婚姻与家庭看法的分歧,也成了导致剧中《平等权利修正案》未能最终通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得不说,此事算是第二波女权运动的一个重要落败和遗憾。

“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饰演本剧女主,同时也是几乎以一手之力挫败《平等权利修正案》通过的最大反派。

她是当时著名的保守派活动家,菲利丝·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

《美国夫人》豆瓣评分9.2

在今天看来,菲利丝就是那种典型的反女权人物,她不承认男女不平等,反堕胎、反同性婚姻、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的通过。

她也成功做到了。即使政/见不同,也不得不承认,她是那种异常敏锐而极有魄力的女人。

但《美国夫人》并不是给反派人物作传。它更像是以这个争议人物为中心,展现了当时女权运动的一个群像和截面。

从菲利丝的成功,恰也能反思当时女权运动失败的原因。

《美国夫人》开篇即说了,本片改编自因《平等权利修正案》引发的政治斗争和辩论的相关真实事件。

《平等权利修正案》是个什么呢?

其实就是一个保障男女平等的宪法修正案,它最早在1923年就被提出了,之后多年屡次被提交屡次失败。

一直到60年代第二波女权运动兴起,多方斗争之下它在70年代初被重新提出,得以在国会和参众两院通过。

但根据美国法律,如果要法案生效,还得四分之三州议会(也就是38个州)通过才可以。

于是,菲利丝领导的反女权运动和以格洛丽亚、谢丽等人为代表的女权运动之争,便指向了推动或反对《平等权利修正案》在各州的通过。

在菲利丝伸手之前,法案之事本来已进展的相当顺利:到1973年底,已有30个州通过,距离目标还剩下8个。

女权主义者几乎已在庆功之时,菲利丝却带着她的拥护者们——家庭主妇们,冲出来了。

是的。《平等权利修正案》的反对派力量,正是菲利丝代表的主妇们。

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女权运动者在争取平权之际,正是主妇力量,挫败了男女平权法案的通过。

怎么会这样呢?一部分得归功于菲利丝厉害的诡辩之术。

菲利丝这个人,其实挺矛盾的。她的主攻方向,本来在国防战略、国土安全等议题。

但在这个几乎全男性的领域,菲利丝因为性别,很难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几次竞选议员都落败,在节目上谈论国防话题被男主持硬生生打断,参加全男性会议被要求做会议纪要.......

作为一个机敏的政客,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迅速转向,决定绕点弯路,曲线救助自己的从政之路——

领导主妇们阻击《平等权利修正案》的通过。

因为法案第二条有一句「国会有权采取适当的立法以实施本条的规定」,菲利丝便借此大为发挥。

提出因为男女平等,日后定会有诸如女性被强制服兵役、男女同厕、离婚不再给赡养费等等法案通过。

这一下,可把过惯了稳定日子的家庭主妇们吓坏了。

菲利丝明明是个很有野心的政客,却自诩家庭主妇的代言人。在演讲中激昂卖力:

「我从未觉得我受到了歧视。我觉得有些女人喜欢把自己不够努力导致的失败,归咎于性别歧视。」

「女性解放运动基本上就是一种很消极的生活态度。它告诉女性,姐妹命运对你不利,你早上醒来时别想找到工作,即便你找到了,这工作也不好。如果你结婚了,你丈夫会拿你当仆人。」

「这些近40岁还未婚无子的可悲女权分子,想把她们的不满,传播到我们这些幸福的已婚女人中来。」

「让《平等权利修正案》通过才不是解放,在家才是解放。」

她故意混淆《平等权利修正案》保障的男女权利平等,说成要追求男女完全一样。往女权领袖身上泼脏水,说成她们是无人可要的嫁不出去剩女。

再顺着主妇心意,以保护传统婚姻和家庭的名义,赞同女性回归家庭,认为出门工作是双重压迫。

全部都是胡说八道,但又听起来足够聪明,也足够具有煽动性。

法案的失败,第二波女权运动的失败,可能正是因为她们抛弃了家庭主妇。

《美国夫人》里有一段对白,正显示了女权团体内部的分歧。

「—我们在言辞方面应该更慎重一点,不能让家庭主妇觉得我们在反对她们。

—我们就是在反对她们。革命很混乱,总有人被抛下。」

不同于第一波女权运动争取女性选举权,60年代的第二波女权运动,正是伴随着对现代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反思与批判而来的。

贝蒂·弗里丹写作《女性的奥秘》,揭示了发生在中产阶级主妇身上的一种“无名之痛”:社会正在把女性囿于“幸福家庭主妇”的神话。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很多女性觉醒了。

这是经过20世纪两次战争之后的必然。

女子铆钉工罗西,在一首同名的《Rosie the Riveter》歌里首先被歌唱:

「她坐在机身旁/认真检修/做得比男人还要好/终日,她风雨无阻/成为生产线的一部分/她在创造历史/为了胜利而工作。」

诞生在二战时候的女子铆钉工罗西形象,代表了一代走出厨房、加入工作的职业女性。

但是,战后,一旦男人们从战场回来了,职场也就没女人们什么事了。

整个社会开始鼓吹女性回归家庭,《每日邮报》日常宣扬“当一名幸福的家庭主妇”。

到50年代末,家庭主妇这个位置重新占据了已婚女性的75%。彼时电视上最流行的肥皂剧,是讲述主妇生活的《我爱露西》。

这个背景下,觉醒的女权主义者奉行「个人的即是政治的」,批判父权制在各个方面对女性的压迫。

尤其批判婚姻和家庭制度,作为社会权力结构的中心,对女性在家务、性等方面的剥削。

《美国夫人》中的菲利丝,同样受着家庭制度的剥削。

她的丈夫表面上支持她参政,却从未相信过她会成功。白天当她痛斥女权主义,晚上回到家,却要接受不情愿的床上运动。

可是她从未觉得自己的两面生活可悲。

反而聚集了无数的追随者,为传统的家庭制度唱着赞歌,给平权运动带来痛击。

几乎是必然的。

60年代的这场女权运动和以往一样,仍然是「白人的、中产阶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的运动。

她们对数量更众的劳工阶层主妇和少数族裔女性,缺乏基本的了解。

反而在对家庭制度的批判中,和主妇越走越远。

《女性的奥秘》号召主妇们走出家门,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但她完全忽略了更多的下层主妇是没有选择的可能性的。

她们甚至在一开始,对主妇群体可能的反击是视而不见的。

当第一次听闻反对派菲利丝(和她背后的主妇力量),她们第一反应是「这谁?管她是谁,反正以后再不会听到这蠢女人的名字了」。

这份傲慢和轻视让她们付出了代价。

这也是《美国夫人》这部剧的意义所在。几十年过去,从当下回溯当时历史,正可以看到女权运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

而我们如今的世界,又是如何被当时的斗争和历史改变的。原标题:《女权or反女权?女王新剧,豆瓣9.2》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阅文生死恋

原创AI财经社作者AI财经社撰文/董雨晴骆华生编辑/王晓玲4月27日是阅文集团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一场高管会议在阅文集团内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女权or反女权?女王新剧 豆瓣9.2)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