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潍坊 今日青州 今日诸城 今日寿光 今日安丘 今日高密 今日昌邑 今日临朐 今日昌乐
地方网 > 山东 > 潍坊市 > 今日临朐 > 正文

他跑遍嵩山31个村 只为追寻先辈足迹

来源:潍坊晚报 2022-02-23 09:02   https://www.yybnet.net/

村庄历史文化的挖掘离不开热心人的奔波。67岁的刘魁跑遍嵩山31个村,爬过大小五十余个山头,挖掘革命故事,讲述红色历史,传承乡村文化。2月21日,记者采访到刘魁,听他讲述寻访路上的点点滴滴。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齐英华

定下目标搜集家乡革命故事

刘魁生于1955年,老家在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桥头村,曾当过七年高中民办老师,后在淄博工作二十余年,2012年回到家乡。

嵩山属于沂蒙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桥头村有烈士12人,其中包括刘魁的亲大伯;村民刘瑞卿带着村里三十余人一起参加八路,担任临朐县抗日独立团副团长……“好多老革命、老八路、老英雄都已离世,他们的事迹知情者越来越少,挖掘出来可以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记住家乡的红色历史,做好革命精神的传承。”自小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刘魁给自己定了新的任务和目标。

跟村民交朋友获得很多线索

平日里,一辆电动三轮车是他最好的伙伴,再远点的地方,他会坐汽车前往。十年间,他跑遍了嵩山31个村,大大小小五十余个山头,他全部上去过。“只有到了实地,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那里发生的故事,触摸到历史更加真实的一面,写出的东西才会更加翔实。”刘魁说,这些年,嵩山的路越来越好走,他的三轮车跑得也越来越远。

让刘魁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的一次寻访。他听北黄谷村里有老人讲起,村民孙维成1938年参加八路时有妻子有孩子,1947年回村时家里已空无一人,他一人过了一辈子,晚年生活艰难,在老战友的建议下到南京军区,找老上级钱钧副司令员的事。刘魁一听,这事必须得写出来,让后人记住。于是,他一次次往返于桥头村和北黄谷村之间,跟老人们聊天,在家里不停地查资料,在钱钧回忆录中找到孙维成媳妇送的一双棉鞋成为士兵“站岗鞋”的感人故事。他将这些故事一一整理,写成了《老兵见司令》一文。

寻访路上,每到一个村,刘魁都会跟村里的老人们摆上茶聊天,有时也会召开座谈会,“喝茶聊天是最好的交流方式,跟大家成了朋友,他们有线索都会提供给我。”刘魁告诉记者,寻访老革命的后代时,因为需要了解的事很多,往往一次聊不完,需要多次沟通。他曾四次到瓮节村寻访郭中福老人,写其在毛主席警卫连的故事;为了写好刘瑞卿的故事,他一次次到距离桥头村13公里的璞丘村,寻访曾给刘家当过代办的老人。

今后想挖掘更多的人文历史

十年寻访,刘魁成了“嵩山通”。他是临朐县关工委、老干局的“五老”志愿者,从2016年起,他开始给各中小学生做报告,讲述红色故事,传承地方文化,面对临朐四中千余名学生,他侃侃而谈,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前几天,他还给嵩山的部分党员讲了一堂党史课。

2019年,刘魁将挖掘到的红色故事和民俗故事编成《齐鲁嵩山——民间故事第一辑》;2021年,他将十年间挖掘的嵩山四十余位英雄儿女的故事,和十几位老同志一起编写成《嵩山儿女》一书,印量3000册,受到嵩山父老的一致点赞。“书已经没有了,我想着再印点,这是一部很好的红色教材。”刘魁表示。

刘魁告诉记者,今年他要完成《嵩山天路》和《进士刘清源》。今后,他要为桥头村、嵩山挖掘更多的人文历史,留住乡愁记忆。

新闻推荐

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500kV变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告

拟建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500kV变电站工程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嵩山境内,是在建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重要组成...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他跑遍嵩山31个村 只为追寻先辈足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