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笑脸就是最美好的教育风景。
编者按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辛苦指数”换“幸福指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进一步营造氛围,凝聚合力,本报从今天起,推出“那些暖心的事儿”系列报道,多角度反映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变化。敬请关注。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杰
崭新的操场,干净、温馨的餐厅,没有污渍的厕所……新学期,很多学校的学生们发现熟悉的校园不一样了。
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坚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潍坊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聚焦优质资源供给、教育质量提升、便民惠民提质增效等,带给人民更为真切的信心和获得感,奋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资源供给满足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城区学位资源紧张、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成为突出问题。”坊子区教体局局长李汉军告诉记者。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
潍坊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改扩建优质中小学50所、标准化普惠性幼儿园71所,新增中小学学位4.5万个,幼儿园学位1.5万个,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这是潍坊教育10件民生实事的部分内容。
马不停蹄。目前潍坊市已开工建设61所学校、78处幼儿园,市级财政购买市区3所民办普通高中公办学位800个,千万家庭的教育需求在补短板中得到了满足。同时,自2021-2022学年,一张更加“优质均衡”的教育蓝图铺展开来。
——用3年时间,建设公办幼儿园360所、义务教育学校134所、高中学校10所;
——用2年时间,对乡村幼儿园和教学点进行全面提升;
——投入5.7亿元重点做好乡村学校运动场地、食堂餐厅、厕所等场所改造、专业教室建设、教学设备更新等。
……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潍坊教育从“幼有所育”走向“幼有优育”。到目前,幼儿园建设数量、省级示范园认定总数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一。
提升质量成就卓越
教师是兴教之源。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围绕“如何选好、用好校长”,潍坊市通过“一校长多校区”、集团化办学等模式带出更多好学校。目前,市级评选第三批特级校长23名,遴选校长领军人才50名;全市齐鲁名校长数量居全省首位。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条件放开县市区教师编制,全市新引进教师4234名;实施3年一周期的新时代教育领军人才培育工程,遴选学科教育领军人才810名……
叛酆⒆拥闹丈沓沙ぃ?叨裙刈⑷褐谝庠负脱?沙ば枨螅?岢值轮翘迕览汀拔逵?辈⒕伲还娣吨行⊙О煅?形?涌焱平?壹缎畔⒒?萄?笛榍?ㄉ瑁皇凳┑钠胀ǜ咧锌纬探ㄉ琛⒔萄Ц慕?⒆吭窖?嘌?⒍游槎驮臁⑻跫?U系任宕笮卸?晒θ胙∪?』?〗逃?母锏湫桶咐?窠逃?客平椤?br />——高标准办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全省率先推出“职教高考班”试点,3所职业院校获评全国人才培养优质校(全省7所)。潍坊市高考成绩连续18年全省第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数连续12年全省第一。
惠民措施温暖人心
“老师,下次我还能报名参加托管吗?”暑假托管即将结束时,高新区凤凰学校四年级学生孙周扬拽着老师的衣角依依不舍。
民困我解,民需我帮。
——开展小学生免费暑假托管服务,298所学校、562个班级首先受益,历时29天,累计参与学生达到18.5万人次,家长满意度97%以上。
——打造课后延时服务2.0版,推行学生在校午餐午休工程,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
——为解决接送孩子的家长特别是老年家长风吹日晒雨淋问题,市教育局依托教育惠民服务站点推出家长接送区便民举措,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建立家长接送区1345处,中心城区已建成99处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接送区遮阳棚。
——拿出真心实意和真金白银,把教育这一民生实事办好,潍坊市不断加码,全国首设家庭教育社区服务岗,深化义务教育招生“网上办”,实施“2+1”结对关爱……
翻阅今年的“民生账单”,每一项政策,都浸润着沉甸甸的民生情怀;每一项措施,都见证着民生温度;每一个数据,都考量着群众的幸福尺度。
新闻推荐
◇朱国强电影《长津湖》上映,176分钟的电影场面恢弘,一气呵成,实为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大片,看过的人直呼过瘾,太震撼...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