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张苹 摄影报道)清晨5点,烟台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基因扩增实验室负责人周璐再次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口罩及两层手套,进入标本制备区,新一批核酸检测样本刚刚送达,她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检测工作。而此时,距离前一天下午5点30分开始值班已然近12个小时,“十一”期间为了保证实验室24小时运转,检验科医务人员通过值班的方式轮休,一个班次至少2人,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夜班从下午5点半起至次日早8点结束。
每天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消毒,然后换上工作服,接到核酸样本到达通知,便立即穿上防护服、护目镜、口罩和手套,“全副武装”地进入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首先是开盖加样,再基因扩增,然后是结果判读。整个过程下来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周璐告诉记者,加样是整个过程相对危险的环节,要将样本提取加入反应体系,距离病毒可以说很“近”了。而病毒检测的整个实验过程对操作、仪器、试剂精准度要求都很高,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一旦出现差错就意味着要重新进行一遍,因此她每时每刻都紧绷着一根弦,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丁点的失误,新冠核酸检测工作始终要求保证质量优先、技术过硬、报告及时。
“除了要很严谨外,检测结果时效性要求也很强。所以,一旦在岗位上,就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紧检测环节和结果。”周璐告诉记者,“十一”假期比平常更为忙碌,居民假期出行要做核酸检测,发热门诊患者需要做核酸检测,患者住院也需做核酸检测,每天样本量比平常日更多,而且要尽快出结果,因此很多时候连口水也顾不上喝,每隔2-3小时就要进行一批样本的检测,甚至防护服一穿就是10小时,“对于检测而言,不仅要确保在最短的时间检测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无论是多大的样本量,多大的工作压力,我们都不能有一点差错。”
“8月份疫情突发,我和孩子爸爸都在一线抗疫,他进行核酸取样工作,我则负责检测核酸样本,都是很长时间没能回家,目前孩子正在上初中,那段时间留孩子一个人在家里,都学会自己做饭了。”周璐笑着说,平常日核酸检测工作要一丝不苟,假期疫情防控更加不能松懈,“十一”期间,外出游玩的人流增多,也为疫情输入增加了风险,作为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自己有责任坚守好这份重要的岗位,在最短的时间里检测出结果,为烟台市人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城墙。此外,她还提醒市民,外出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卫生,一起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守好疫情防线。
新闻推荐
■A02版清理流黄。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通讯员华健摄蛟龙公益应急救援队救援被困汽车。刘海玲摄昨日,在莱山区滨海中路,工作...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