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成省内唯一每届奥运会都有奖牌入账的城市;烟台要向世界亮出“滨海运动名城,多彩运动之都”名片……
昨天,烟台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做客“烟台民意通”就体育工作的有关问题与网友互动交流。对于竞技体育成绩、群众体育发展等问题,他们带来了满满干货。
烟台成省内唯一每届奥运会都有奖牌入账的城市
在第32届夏季奥运会上,共有11名烟台籍运动员参赛,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并打破1项世界纪录,取得烟台市奥运健儿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佳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烟台由此成为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邢傲伟实现烟台、山东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以来,省内唯一每届奥运会都有奖牌入账的城市。全运赛场,烟台共有122名运动员参加了29个大项、109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21枚金牌、19枚银牌、13枚铜牌,金牌数、奖牌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名。
截至目前,烟台累计获得奥运金牌8枚,世界冠军138人次,亚洲冠军180人次,全国冠军521人次。烟台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全运会,表现出参赛人数多,参赛项目多,获得奖牌多,获奖牌的项目多,金牌“含金量”高等五大特点。“奥运全运赛场上,烟台籍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极大鼓舞了家乡人民的斗志,增强了烟台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市体育局局长郑俊杰说。
为何会取得出色成绩?郑俊杰表示:“一枚枚金牌花落烟台,不是偶然的,是烟台这座城市气势、力量、底蕴的迸发,是几代体育人不懈奋斗的结果,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刻苦训练科学训练的结果,是全民体育蓬勃开展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人才培养与输送机制水平不断提升的结果,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持续加大投入的结果。”
郑俊杰坦言,烟台体育摘金夺银,是各部门单位、各区市通力合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社会有识之士踊跃参与投身体育事业。我们只是踩在前辈的肩膀上,才收获了满园锦绣。”
烟台要向世界亮出“滨海运动名城,多彩运动之都”名片
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出台推动烟台体育强市发展的“1+3”组合政策文件。明确提出,烟台全力打造竞技体育冠军之城、全民健身模范之城、体育消费时尚之城、海上运动活力之城、冰雪运动魅力之城、户外运动休闲之城、体育文化律动之城,向世界亮出靓丽的烟台“滨海运动名城,多彩运动之都”名片。谈及下一步打算,郑俊杰表示,烟台市体育局将围绕建设体育强市,打造“健康烟台”。
“烟台体育要继续保持夺金实力和势头。一方面完善体制和机制,查摆问题和短板,研究方法和路径;另一方面,发现更多更好的体育苗子,鼓励更多家长重视孩子体育,促进教育与体育相融,推动体育进校园、进课堂、进中考、进高考。”她说,“烟台常年参与体育锻炼人口、人均健身场地面积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爱运动、爱健康深入人心,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蔚然成风。”
目前,市体育局正在建设“运动烟台”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在电脑或手机端就可以查询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运动场所在哪、免费或低收费时间段、场地实时情况、线上预约线下扫码进场等信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到哪儿练、跟谁练、人多不多、遇到问题怎么办”等问题。结合烟台市实际情况和优势资源,努力探索体育产业与城市建设、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等紧密集合。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专业训练场馆;积极争取训练基地和赛事落户;扶持体育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结合烟台“山海湖河泉岛”等自然和人文优势,发展蓝色海上运动、金色沙滩运动、白色冰雪运动、绿色户外运动、红色研学文体活动等,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烟台市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烟台市今年新建150个健身路径、10个足球场、35个篮球场
近年来烟台新建了不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但仍有市民通过烟台民意通反映,烟台市存在着市民身边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对此市体育局副局长孙俊成表示,烟台市健身设施分布不均匀,设施水平中心区高于郊区、城区高于农村等问题比较突出。“不过,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实施,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缓解。烟台市今年新建150个健身路径、10个足球场、35个篮球场,无论是建设水平还是设施水平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此外,市体育局近期召集相关专家组成调研组,分别对市直九区进行实地调研,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等职能部分就“十四五”《烟台市区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和烟台市目前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实际底数、存在短板、发展规划、合力推进等方面进行座谈,着力解决烟台市目前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的相关问题。“另外,我们还正在积极制定《烟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烟台市主城区新建住宅小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烟台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案》《关于利用空地、绿地等建设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议》《关于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会对烟台市的体育设施建设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孙俊成说。
体校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现在社会普遍流传的“上体校就不学文化课”的问题,市体育局业余训练科科长李庆泉表示:“体校学生也是要学习文化课的,对于体校的孩子们来说,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烟台各区、市体校的运动员大部分来自各县市区普通中小学。“都要跟普通中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参加期中、期末等各种考试。”李庆泉说,初中(高中)阶段成绩较好的运动员会被输送到市级训练单位,“省体校会组织全省运动员进行统考,所有文化课考试成绩都会登记在册。如果文化课考试成绩不达标,那么就没有资格参加年度锦标赛、冠军赛、省运会等一系列重要赛事,所以文化课必须要学习,而且还要达到合格分数线。”
专业运动队是否可以在某个时间段面向市民开放?李庆泉表示:“我们也在有计划地推进训练队开放日的活动。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将定期安排时间,在规定允许的人数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开展运动队开放日活动,让中小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近距离地了解我们的运动员,了解他们的训练、学习、生活,了解成绩背后的点点滴滴。”
此外,市体育局党建办主任杨汶谚对“烟台市有哪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进行了回答。他说:“目前烟台市共有13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在开放时间段,市民按要求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或出示老年证、残疾人证、医师执业证、护士执业证等电子证照)就可进入场馆健身锻炼,享受免费或低收费优惠。”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整体防范有准备 全面排查消隐患 区消防救援大队全面检查辖区社会单位,筑牢防火墙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李淼通讯员牟雅雯)连日来,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宾馆饭店行业、金融从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进一步提...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