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烟台破解城乡急救桎梏 一站“联通”生命之路 滨医烟台附院120观水急救站建站 构建城乡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来源:烟台晚报 2021-11-04 09:19   https://www.yybnet.net/

YMG全媒体记者 徐峰

通讯员 黄瑾 摄影报道

几个月前,牟平区观水镇成立了一座急救站。作为医疗急诊枢纽,一站“联通”百姓的生命之路,将专业医疗、快速急救送到了乡镇百姓的家门口,这就是滨医烟台附院120观水急救站。在打通城乡急救桎梏的同时,观水急救站作为成功案例被推广开来,成为烟台推进城乡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一步。

依托滨医烟台附院建立,无偿支援的技术物资涌进乡镇

6月26日上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120观水急救站启用仪式在观水镇中心卫生院举行。烟台市卫健局、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牟平区卫健局、牟平区观水镇领导以及滨医烟台附院院长王强共同为观水急救站揭牌,由此,一座承接城乡医疗资源互通的急救“枢纽”在牟平区观水镇落地。

一座乡镇急救站为何引发全市瞩目?这不得不提到观水急救站的设立“属性”——120观水急救站依托滨医烟台附院建立,合理布局院前急救站点,是一项构建农村地区10-20公里急救网络的民生工程,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对于促进城乡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平衡,全面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观水急救站选址牟平区南部基础条件完备的观水镇中心卫生院,以其为中心点位,辐射观水镇、桃村、王格庄镇、院格庄镇等乡镇区域,一站设立,解决了牟平区南部地区急救半径大、农村区域的急救反应时间普遍较长等问题,实现对牟平区南部区域急救网络的无缝隙全覆盖,在打通城乡急救桎梏的同时,提升了城乡急救效率,为更多急重症患者争取到了“活”的希望。

建站所需的支援全部来自一家医院——滨医烟台附院。医院提前半年即通过业务培训、接收进修等多种形式对观水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所辖乡医进行急救能力培训。组织专家对观水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流程设计及改造。无偿支援救护车、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吸痰器、院前急救调度系统及车载终端等抢救设备,配置药品及耗材125件,总计价值200余万元。经过半年多的建设,120观水急救站于6月23日通过现场审核并得到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7月1日正式并入烟台市120急救网络上线运营。

从“生命”角度出发,打通城乡急救互联

“我们医院正在推进助力牟平区基层医疗发展的计划,观水急救站就是其中一环,这也是落实‘为民办实事’政策的关键一步。”滨医烟台附院医务处处长贾树山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设站的初衷——“从生命的角度出发”,这一理念推进了观水急救站快速落成并投入使用。

观水急救站设立后,附近百姓就医变得更为便利,急重症患者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急救,这些变化通过一张地图可以解释一二。从观水镇到牟平区、莱山区等市区内,需要经过多条崎岖山路,贾树山指着地图告诉记者,从前到观水镇及附近村庄接急诊,来回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将患者送到医院。而现在,专科医护及救护车在观水急救站待命,降低了救护车从市内开往乡镇的耗时,接乡镇急诊患者的时间缩短了一半,1个小时就能直达城区三甲医院,甚至,症状轻的患者还能就地接受救治。“我们派了3名急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3名护士及3名司机在观水急救站驻站,许多心梗、脑卒中、急性的复杂外伤患者能被快速地送到指定医院,缩短了就医半径,对百姓来说是个确确实实的利好。”贾树山说,许多急重症患者无法等到两个小时的接送时间,急救站成立后,患者能快速直达三甲医院,为抢救赢得了时间。这一举动更是进一步健全了牟平区院前急救医疗网络,填补了莱山区、高新区南部急救网络的空白。

记者从滨医烟台附院了解到,通过基层医疗机构与急救站相结合,共同开展院前急救业务,能够针对性解决城乡基层院前医疗急诊急救能力不足的短板,双方融合快速提升,对于农村地区建立区域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基层卫生室三级金字塔式急救体系,探索形成院前急救与社区家庭医疗、乡村医生协同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医共体,“大手拉小手”模式或将在全市推广

统计数据显示,观水急救站建成后,接送患者的数量在逐月攀升。“以前当地卫生院没有条件为一些急重症患者做手术,有了急救站,患者能被顺利转运,我们的专业大夫也能在日常工作中带教培训,帮助当地卫生院逐渐提高救治能力。”正如贾树山所说,这种在医疗技术薄弱的乡镇建立急救站的做法得到了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认同,“通过大手拉小手,由三甲医院托举乡镇医院这种模式也得到了上级卫生部门的认可,有意在全市推广开来。”

观水急救站负责人李晓鲲在接受采访时说,建站前,滨医烟台附院提前半年多次对观水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及所辖乡医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及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烟台120急救指挥中心现场评审时给予高分通过。目前,观水急救站同时负责观水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工作,由滨医烟台附院急诊科主任姜善红指导观水镇中心卫生院急诊抢救室改建,并提供了呼吸机、心电图、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痰器等抢救设备。120接诊危重病人可在急诊室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由救护车送往上级医院,极大地提高了观水镇中心卫生院危重患者抢救能力。

“为了提高急救人员的业务水平,急救站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急救人员进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通过业务培训、专项培训、演练比武,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李晓鲲说,观水急救站运行以来,已经出诊多例手指离断伤、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病人。每月平均接急诊70例,多时会达到100例,每月平均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10-15例。

“观水镇中心卫生院年轻医生较多,临床经验不足,我们派驻医师承担了观水镇中心卫生院疑难病人查房的工作,查房中边问边讲,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基层医生业务水平。”李晓鲲说,同时也建立了双向转诊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 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在观水急救站设立后,许多急重症患者因此获得“生机”。李晓鲲回忆说,数月来,许多惊险的急诊出诊镜头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记。

“有一名手指离断伤的患者,早上用电锯锯木头不小心锯掉了自己3根手指,家属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拨打了120。因为我们设站了,所以离得特别近,几分钟就到达现场,先低温保存了手指,接着联系医院手足外科徐林主任提前对接,患者一到院直接开通绿色通道检查后送进手术室。”李晓鲲说,由于患者就医及时,手指全部被接活,并恢复得非常好。“断指这种情况越早接上成活率越高,恢复得越好,要是以前来回要两小时,时间延误过久,手指很有可能接不活。”也正是这样及时专业的救治,让患者一家多次发出感激之词,对急救站的设立深表认同。

另外一名重症感染的患者也因急救站的迅速出动,抢回了一条命。“这个患者是发热伴右上腹痛,考虑为胆系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邻居帮他打的120,我们几分钟后到现场时,患者已经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据邻居说,他发病后给家人也打了电话,说自己不行了赶紧回来,可子女都在市区内得1个小时才能到观水镇,这个患者就说自己可能等不到家属了。”李晓鲲说,当时他和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患者的血压已经测不出来,呼吸浅慢,心电图显示直线,邻居也在一旁焦急地直呼“完了完了”。医护人员立刻给予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升压,按压了大约5分钟,患者心跳恢复。继续用药观察10分钟后,患者心跳、呼吸比较平稳,血压也升到了100/65mmHg,医护人员立刻开车送往上级医院。“如果我们晚到5分钟,这名患者就抢救不过来了,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李晓鲲说,当家属哭着赶到医院时,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可以和家属正常沟通交流。家属不停地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多亏了急救站,要不人就没了。”

李晓鲲说,观水急救站设立后一直坚持“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120为生命赢得每一秒”的急救服务理念,并充分发挥滨医烟台附院医疗技术优势,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等方面给予支持,起到学、传、帮、扶的作用。通过积极组织义诊,深入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培训,下乡开展健康知识宣教,传授健康教育新理念,推广一级预防,为的就是努力提高群众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的知识和能力,让每一位百姓都因此获得更多“生”的希望。

新闻推荐

烟台市印发《通知》,要求各区市 即日起开展企业走访活动 时间持续一周,重点走访六类企业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洁)11月3日,烟台市印发《关于迅速开展“听企业诉求、帮企业解忧、促企业发展”走访本土企业活动的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烟台破解城乡急救桎梏 一站“联通”生命之路 滨医烟台附院120观水急救站建站 构建城乡院前医疗急救体系)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