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聪 白志磊 赵真真 摄影报道)疫情给政务服务带来严峻考验,在应对疫情的工作中“互联网+政务服务”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自贸区烟台片区顺应数字化改革新趋势,率先推行政务服务“云”服务,以“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成为战“疫”新常态,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帮办代办”上网
“不见面”审批成常态
网上办事系统操作复杂、不会用、遇到问题没人指导……在自贸区烟台片区,老百姓在办事时常遇到的这些问题已成“过去式”。“远程帮办代办太好了,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烟台赞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曲女士说。在远程帮办代办员的协助下,曲女士仅用3.5个小时便为国际贸易中心的9家企业完成了注册登记,还收获了免费的印章和大礼包。
“远程帮办代办”是烟台片区打造“高、精、准”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自主研发远程音视频联动系统,嵌入山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起与办事群众“实时、双向、高清、安全”互动渠道,旨在打通企业在“网端”业务办理中的堵点、难点,以关键一招破冰网上“操作难”问题,同时也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多样化地开展“政银合作”提供了捷径。
此外,烟台片区还推出了企业登记全流程电子化登记、无纸化审批、企业登记“远程认证”、简易注销“全程网办”、“随手帮办”等一系列举措,企业开办快捷性和便利度不断提升,网上一次性申报成功率由50%提高至95%以上。
“现场勘验”上掌
办事“零跑腿”
破解行业许可证现场要求条条框框太多、读不懂、现场整改N次仍不合格等难题,烟台片区通过选取各行业标准现场案例,制成“VR实景”,并同时设置全程语音讲解和重点标注,打造立体沉浸式的现场勘验虚拟“样板间”,申请人只需拿起手机打开链接,便可“身临其境”了解项目勘验标准和要点,对照“VR实景”如法炮制,便可顺利通过现场勘验。
“远程勘验”主要针对现场情况较为简单、法定条件和技术标准清晰的业务,借助5G+互联网技术,办事企业群众在“掌上勘验”平台,以上传图片、视频的方式可快速接受勘验人员的线上勘验。相关勘验规定、办理流程、拍摄要求等标准在平台公示,方便申请人随时随地查询及办理勘验业务,勘验人员实时在线审核、反馈,为申请主体提供合理化、个性化指导意见,实现了工作人员与勘验现场的“空间对接”、全过程影像记录、实时定位等功能,避免了群众和企业多次返工,有效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提高了勘验效率,平均勘验时间由原来的180分钟变为30分钟。
目前,已推出美容店、美发店、校外培训机构、旅馆等“VR实景”标准化案例8期,开展“远程勘验”900余次,现场勘验一次通过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
“自助办理”上机
“不打烊”服务更亲民
办身份证、办老年证、开具无房证明……这些老年人不会上网办理的业务在烟台片区也能“随时办”。
烟台片区在全省首推“老年优待证”24小时自助办理,实现了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一改往常老年人提前准备证件照片、窗口排队办证的情况,提升了老年人办事的舒适度、便利度、满意度。截至目前,已办理“老年优待证”1500余件。
以“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为原则,烟台片区还在所辖四个镇街全部配置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可提供社保、税务等50余个事项的自助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办事。与银行开展“政银合作”,先后与工商银行、农商银行、天津银行等多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十余个服务网点设置自助终端,打造了便民的15分钟服务圈。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衣玉林)11月4日,“烟台民意通”报道了福山区天府街公交站点的座椅紧邻垃圾箱的问题,引起了福山区综合执...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