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孙冠群
●在门诊保障方面,提高了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水平,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高血压患者年最高报销400元,糖尿病患者年最高报销600元,同时患有“两病”者年最高报销800元。
●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83%、88%提高到90%,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
●烟台市优化提升门诊慢病经办服务,70种门诊慢病可以在烟台市183家定点医院直接办结、“零跑腿”、“一次办好”;在毓璜顶医院等46家医保定点医院窗口实现门诊慢病费用“一单制”“一窗口”“一站式”结算,患者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秋介绍,医保局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所需所盼不懈努力,采取多种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保服务便捷度,近期,市医保局调整出台6项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
医疗负担减轻
“两病”门诊用药报销提至60%
近年来,一系列惠民政策有效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王永秋介绍,在门诊保障方面,烟台市提高了居民医保“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水平,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高血压患者年最高报销400元,糖尿病患者年最高报销600元,同时患有“两病”的患者年最高报销800元;提高居民医保普通门诊年最高报销限额,一档缴费的参保居民最高报销限额由100元提高到200元,二档缴费的参保居民年最高报销限额由200元提高到350元;扩大门诊慢病保障范围,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6种疾病纳入门诊慢病保障,职工和居民医保门诊慢病病种数量分别达到77种、66种,位居全省前列。
住院保障方面,降低了多次住院患者住院起付线,第二次住院起付线减半、第三次开始起付线每次仅为100元;建立职工大病保险按额度保障机制,起付线标准为1.6万元,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1.6万元以上(含1.6万元),5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70%的补偿;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部分给予80%的补偿。一个医疗年度内,年最高支付限额60万元。
用药保障方面,建立了国家谈判药品门诊保障机制,将33种国家谈判药品纳入门诊报销;落地实施五批次218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幅均超过50%,相关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降低。
待遇再提升
基本医疗险住院报销比例提升
为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提升医保服务便捷度,近期,市医保局调整出台6项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
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病起付线政策。参保居民同时患甲、乙类门诊慢病的,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每人只支付一个起付线标准300元,也就是说原来由2个起付线改为只有一个起付线,减轻了慢性病患者负担。
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83%、88%提高到90%,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一级医院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70%。二档缴费的参保居民在二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2%。
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二、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政策调整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政策为:在职职工在一个医疗年度内,因病每次住院的医疗费用(不含不予从统筹基金中支付的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根据医院级别实行分段累进制报销: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二级医院,起付标准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三级医院,起付标准至5000元(含)的部分按80%报销、5000元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退休人员在上述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5%。
政策调整后的住院报销比例为:在职职工一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二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三级医院,起付标准以上至1万元(含)的部分按85%报销、1万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按90%报销。退休人员在上述支付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5%。
降低123类药品的患者首先自付比例。职工医保首先自付比例降低5%,居民医保首先自付比例降低10%,涵盖了治疗糖尿病、乙肝、白血病等疾病的几千种常用药品及特殊疗效药品。
患者少跑腿
70种门诊慢病实现直接办结
在调整出台的6项政策中,围绕居民就医报销进行了服务提升。王永秋介绍,烟台市优化提升门诊慢病经办服务,70种门诊慢病可以在烟台市183家定点医院直接办结、“零跑腿”、“一次办好”;在毓璜顶医院等46家医保定点医院窗口实现门诊慢病费用“一单制”“一窗口”“一站式”结算,患者只需缴纳个人自付部分,进一步提升门诊慢病结算便捷度,让数据多跑路、参保患者少跑腿,减轻患者垫资压力。
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全流程应用,12月底前,60%的烟台市二级以上定点医院实现基于医保电子凭证的线上建档、线下自助机挂号、签到就诊、医保结算、检查取药、报告查询等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服务。
为了“让患者少跑腿”,今年医保部门对门诊慢病服务做了很多优化升级。 市医保局副局长高腾波介绍,以往,烟台市参保人员办理门诊慢病需要出院后携带住院病历等材料,前往参保地医保部门申办门诊慢病,再返回其居住地签约医院就医购药,整个过程耗时长、群众跑腿多。市医保局深化流程再造,建立了门诊慢病申报、确认、备案、反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实现了门诊慢病确认备案业务“烟台市通办”“一次办好”,参保人员可在烟台市183家具备申报审核条件的医院直接办结70种门诊慢病,经医院医保办审核,符合条件的在就诊医院当场登记、备案,领取病历手册,无需再到医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直接办理门诊慢性病6万余人,占申办总人数的80%以上,轻了群众办事负担。
随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异地就医保障备受老百姓关注。高腾波介绍,目前省内“一卡通行”方面,烟台市有4836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了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刷卡,实现定点医药机构“一卡通行”全覆盖;省内门诊慢病异地联网结算医疗机构总数达到228家,开通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极大提升了省内医保异地结算服务体验;跨省“一卡通行”方面,烟台市已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参保职工可在全国已开通跨省联网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刷卡结算。为打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购药结算障碍,烟台市在省内实现一卡通行的基础上,按照省医保局部署,通过对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外省的参保人员凡是原参保地支持跨省医保卡结算的,都可以在烟台市252家定点医院和631家定点零售药店使用医保卡个人账户结算,开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极大提高了外来人员就医便捷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李淼通讯员于佳玉)近日,前进路社区开展“群众满意度走访”活动,全面了解群众所想所需,以求实、务实的行动...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