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民生服务水平,持续从优化环境卫生、提升城市形象、强化资源利用、改善市容秩序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百姓事、民生事入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颜值,为广大群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净化城市轴线
拓宽深度保洁范围
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常态化湿法保洁作业与深度联合作业相结合,切实提升辖区主次干道洁净水平。对全区主次干道采取“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立体化湿法保洁作业模式,主次干道洒水频次保持在每天2至4次,机械清扫每日2次,机械化作业结束后由保洁工人进行巡检清扫,同时每周安排吸尘车、高压水车、深度清洁车等设备对主次干道进行一次深度清洁联合作业,对所有人行道板完成一轮清刷,“阶梯式”深度联合清洁模式有效保障全区主次干道达到“六净五无一洁一见本色”标准。
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中心负责人介绍:“入冬以来,莱山区全体环卫工作人员不畏寒潮,及时清扫路面杂物及落叶,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环卫精神,每日出动环卫工人370余人,机械化清扫车辆40余台,清扫处理落叶及杂物120余吨,有效保障了城市环境卫生及市民出行。”
引领城市更新
持续升级城市品质
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积极谋划、精心打造、科学管理,切实提高试点片区绿化、亮化、美化水平,为市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对枫林路、黄海路等近10条道路和凤凰山公园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摆放“莱山”特色造型花箱1600余米,栽植乔灌木3800余株,栽植地被植物18000余平方米,凤凰山公园更换射灯线缆约400米,增设草坪灯25盏,维修破损路面110平方米,粉刷拱门8组,建设300余米“思廉路”景观;对清泉路地下通道、宏福园墙体进行美化提升,彩绘面积1500多平方米,同步设置包墙灯具300套,在枫林路设置亮化灯具170余盏,增设激光投影8套。
结合建党100周年活动,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在重点区域设置7个主题雕塑,更换主次干道沿线公益宣传画面7000平方米;修复市政道路设施约60平方米,更换破损井盖103套,维修锁边石、路沿石40余米。家住黄海城市花园小区的陈先生说:“现在小区附近的主次干道环境越来越好了,绿化美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黄海路的花箱给道路增添了层次和色彩,走在路上我们心情更好了、安全感也更足了。”
优化资源利用
全面开展垃圾分类
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高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智慧化管理,积极打造具有莱山特色的垃圾分类新模式。自主开发“垃圾分类生态大数据监控平台”,建立起垃圾分类全链条数据信息监控体系,推广厨余垃圾“小绿桶”收集模式,内置智慧芯片,基于搭载“4G+”技术的智能收运台秤,实现精准投放,已累计发放“小绿桶”2.2万个;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展大型宣导活动14次,设置分类亭侧栏、横幅等837处,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强化硬件设施配套,增设垃圾分类宣导房6处,智能垃圾箱、机械可回收箱等550余个;合理垃圾收运路线,推行“公交式”收运,“一站式”服务,配置四分类收运车58辆,按照“定时定点”的原则,实现收运作业自动化,每周收运厨余垃圾约8700公斤、可回收物约5500吨、有害垃圾10公斤的收运量。目前,建成区90个居民小区、2.3万余户已全部完成分类设施投放并启动分类收运,完成率达到100%。
同时,莱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进一步强化市容秩序管理,在区内33条主次干道设置共享单车停放点位180余处,安装停车卡位7000余个,安排专人在共享单车流动密集区域定点管理,营造良好的市容秩序,切实提高城市宜业宜居宜游水平。
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郝继发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冬辉通讯员祺琦)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阅读热情,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青少年好读书、爱读书、...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