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成
1958年,抗美援朝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回国了,他们肩负着祖国的重任、人民的希望,打败了美帝野心狼,解除了帝国主义的威胁,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来到了渤海之滨,美丽的港城烟台。
我们的家乡是烟台郊区的小村庄,全村不到三百户。1958年,我们村迎来了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驻烟台某部汽车连。在那个年代,能见到汽车,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且是浩浩荡荡的十几辆,清一色的苏式重型大长车,真是威武豪迈,雄壮有力,让山沟里的农民大开眼界。在农村几十辆小车拉的货物装不满一辆大长车,人力车、马车上不去的山坡,这些长车在满载货物的情况下,都能轻松爬上山顶,农民们佩服极了,人民为有这样一支机械化军队而感到自豪。
建国之初,我们国家还很贫穷落后,没有那么多营房供部队使用,这支抗美援朝的汽车连,就在我们村的百姓家住下了。当年我们村的百姓都把最好的房子让给部队住,因为这支部队很守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了百姓的工具,用完以后都是及时归还,从不损害百姓的利益。
在农业生产中,不慎受伤的事,是经常发生的,那个年代缺医少药,大多数人只能默默忍受,好了的算是幸运,坏了的居多,很多人因为外伤没有及时消毒、消炎而感染、化脓。自从部队在我们村住下以后,我们村的老百姓不管是生病还是受伤,只要找到连队里的卫生员,他都会热情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尤其是外伤患者,在卫生员的治疗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这支部队在战场上是英雄,回国以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也个个是英雄好汉。每年的“三夏”和“三秋”,连队都是全连出动,连长、指导员带头,帮助生产队收麦子、种玉米、种大豆。每次在田间地头休息时,生产队长会派我们这些小孩子送些苹果给子弟兵们吃,可是他们从来不吃,他们只喝炊事班送来的开水。中午收工时,战士们会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回食堂吃饭。午饭以后,战士们也不休息,马上列队,唱着嘹亮的军歌,参加下午的劳动。
战士们白天劳动,晚上还要站岗。整齐排列的大长车,都穿着车衣,战士们每天24小时守护着这些车辆。晚上,在进村的必经之路上,还有一位持枪的战士站岗,我们村的村民战士们都认识,所以回来晚点也没有关系。自他们来了以后,我们村庄的治安情况很好,从未发生刑事案件和偷盗事件。
在那个年代,我们村还有一个特殊待遇,就是每个月都能看上一两次电影,而且都是刚面世的战斗故事片,如《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等,还有很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片。我们小男孩非常喜欢看这一类的故事片,第二天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在学校模仿电影里反面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当时的电影是农村最好的文化生活,这也是我们童年时代的最大乐趣。
现在的解放军继承“老八路”的光荣传统,听党的话,跟党走,能打仗,战无不胜,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解放军的身影。前段时间河南郑州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战争年代,解放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和平年代,他们抢险救灾,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闻推荐
YMG全媒体记者刘晋摄影报道烟台,向祖国报告——奥运会、全运会烟台健儿祝捷会昨天在东山宾馆举行。孙一文、刘诗颖、魏宁...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