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 高洁 通讯员 孙旭 毛润恺)为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自2017年国家部署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以来,区农业农村局发挥好节水工作牵头作用,在全区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转变,从过度开发水资源向主动节约保护水资源转变。
区农业农村局制定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把节水型社会建设摆在与全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来抓,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共安排,常抓不懈。共创建34家节水型公共机构、10家节水型企业、31个节水型社区(小区);加快城镇供水管网修复,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3.27%。农业空间加大灌区建设和农业节水投入,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8。大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
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向省水利厅递交《烟台市芝罘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申报材料》。11月初,省水利厅委托省水科院专家组对我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开展技术评估。专家组实地考察烟台发电厂、鲁东大学、区检察院等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居住小区,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验收组对我区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评估专家组采取现场检查、资料审查、召开技术评估会议等方式,初步判定我区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
11月26日,省水利厅召开节水型社会验收视频会议,对前期通过省级技术评估的27个申报县(市、区)进行验收。会上,验收领导小组听取评估专家组关于节水型社会评估工作的汇报。经过验收领导小组一致同意,我区最终顺利通过节水型社会省级验收。
今后,区农业农村局将继续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切实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践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把节约用水作为解决全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贯穿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宋晓娜通讯员宋昕摄影报道)“楼顶的这些树枝终于修剪好了,如果再下雨家里也不会漏雨了。”昨日,家住芝...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