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通讯员 李大鹏 郝晓丹 赵科源 摄影报道
“没想到七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会在今天被搬上舞台。”11月26日晚,音乐剧《审判日》在烟台大剧院首演,这是以发生在烟台的中国涉外刑事第一案“杨禄奎事件”为原型,精心创排的首部原创音乐剧,杨禄奎长孙杨淑惠作为特别观演嘉宾受邀来到现场。
座无虚席,大幕拉开。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舞台上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海面,瞬间让观众穿越到1947年的老烟台,如织的人群、叫卖的商贩、奔跑的报童,舞台上演绎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剧烈的撞击声,惨剧瞬间发生,杨禄奎身亡,杨家顿时陷入悲痛之中,轰隆隆的雷声和密集的雨点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金钟奖得主于海洋饰演的时任烟台市市长姚仲明和烟台市歌舞剧院演员李京才饰演的“联总”驻烟代表李普尔先后在市政府会议室举行三次谈判,激烈而艰难……
现场观众沉浸在《审判日》紧凑的故事结构中,每每换场,观众席就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要知道,这出剧主创由国家级、省级创作团队联手组建,烟台市歌舞剧院独立演出。
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书记、副主任黑强表示,烟台的剧目创排坚持走“专家指导地方、地方演绎作品”的院团发展新路子,以期达到“一个院团创排一部重点剧目,一个剧目成就一批名角儿”的工作目标。“我们希望这部剧目能够带动青年演员的成长”。
这是近年来,烟台市文旅局坚持实施“名家传、名团帮、名剧带”的创作演出机制的缩影。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是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推陈出新,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市文旅局副局长李玲说。
创造性转化,要以戏带人、以戏练人、以名师育人。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京剧名家王蓉蓉来烟收徒传艺,聘请陈霖苍、姜朝皋、朱绍玉等国内名家担任艺术顾问,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近年来创排了京剧《戚继光》《烟台解放》、吕剧《社区书记》、舞剧《地雷战》、音乐剧《审判日》、话剧《胶东红孩子》、蓝关戏《四知太守》等20部优秀剧目,其中,京剧《烟台解放》入选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京剧《戚继光》入选第九届京剧艺术节线上展演参演剧目,并荣获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十佳优秀剧目”奖、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戏剧类一等奖。电影《党员登记表》获省“文艺精品工程”奖。培育打造“写生烟台”品牌,近百件美术作品在省级以上各类美展中入选和获奖。
创新性发展,需要在请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为进一步提升烟台“京剧码头”影响力,去年12月,原创京剧《烟台解放》进入保利院线开启在全国6省10城市的巡演。
每到一站,都掌声雷动,即便散场,观众也久久不愿离开。“巡演拉开烟台艺术创作进入全国演艺市场大循环的新篇章。”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柳继东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有感而发,“那次巡演,实现了烟台京剧的历史性突破,既走出专业院团良性发展新路径,更是专业艺术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市文旅局还将在提升艺术“高”度,延伸演展“广”度,耕植文旅融合“深”度上下功夫,全力投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普及以及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
新闻推荐
12月2日,智慧中医健康状态评估车开进福山区富丽新城开展健康公益活动,为居民免费“义诊”。YMG全媒体记者申吉忠通讯员赵林...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