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语音乐 今日欧美音乐 今日乐评 演唱会
地方网 > 娱乐 > 今日音乐 > 今日华语音乐 > 正文

那些年,刻在录音机上的青春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6-06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文/本报记者李善鸿

图/本报资料

上世纪80年代初,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在娱乐资源贫乏的那个年代,录音机成为奢侈品,有的人即使掏光积蓄也要买上一台。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躁动、颤栗的年份。霹雳舞与摇滚乐就成了那个年代青年的时尚,现在已然成了他们那代人最美好的青春记忆。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机开始普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VCD、DVD也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在细碎的流年里低眉凝眸,书写着明媚而刻骨的欢乐和忧伤,看时光仓促的流转在生命的长河里,这时,那些关于我们60、70、80、90一代的青春记忆似是被身体里某个开关突然开启,温柔而酸涩的气息缱绻而来。

相信在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里,总有一些陪伴你走过青葱岁月的事情。好比如追星,年少时的我们省吃俭用的把零花钱用在了明星贴画上,那时的抄写本记录的不仅仅是课堂笔记,还有那密密麻麻的歌词;又或者是照相,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修图软件的日子里,站在小帐篷似的隔间里,摆出造型,按下按钮,自己便出现在花花绿绿的相框中,那时和同学相约拍大头贴,是新潮而有仪式感的活动。还有编手绳、打沙包、同学录……这些美好的记忆,都被我们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今天,我们《有种时光叫青春》系列报道将慢慢撩拨开记忆的心弦,共同来回味我们青春时期的点点滴滴。

录音机曾是奢侈品掏光积蓄也要买上一台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内刚有录音机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录音机怎么用。当时有人从国外带回来录音机和录音带,大多数人还都不知道录音带是干什么的。

后来几年,录音机开始在我国兴起后,马路上常见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拎着录音机的“新青年”,他们是当时的时尚先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今后最早的“追星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录音机成为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

1984年,西昌市民蔡女士和她爱人刚参加工作,喜欢唱歌的蔡女士托人在广电部门花680多元卖了一台双卡录音机,“那可是我们两人所有的积蓄。”

说到录音机,蔡女士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她告诉记者,80年代流行的录音机品牌有夏普、三洋、松下、康艺、神笛、上海、春雷、红灯、漓江等。到了90年代广告最多的是燕舞牌收录机。说着说着,蔡女士笑着学当时那个广告的语音语速温柔地说:燕舞,一片歌来一片情。

“我们习惯了叫录音机,其实,准确地说在那个时候应该是叫做收录机。因为可以放磁带听音乐,也可以收听中央人们广播电台的节目。”蔡女士微笑着说,那个时候哪家家里有这样一台收录机真的算是小康之家,每天放放磁带、听听歌曲,搜搜广播,那个时候,中央人们广播电台节目开始前都要播放《歌唱祖国》这首歌,到现在,我也还记忆犹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生活也越过越好,像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DVD等这些物件已逐步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继而成为了历史,却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人永远的记忆。

霹雳舞“影响”着那个年代的年轻人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躁动、颤栗的年份。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中国流行音乐圈刮起了令人注目的“西北风”,大街小巷广为传唱的是“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代表歌曲有《黄土高坡》和《信天游》等。另外,第一代摇滚音乐人开始积攒力量纷纷推出专辑。此外,最让年轻人如醉如痴、魂不守舍的当属霹雳舞了。这种带有个性叛逆的舞蹈形式,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

1978年出生的李梦,他就是被霹雳舞深深影响着的那代青年。李梦告诉记者,那时流行的扮相是额头上绑一块红巾,身穿蝙蝠衫与宽松裤,脚蹬红黑双色高帮胶鞋。在客厅里跳,也在卧室里跳,常常为了一个好玩的动作,我们对着大衣柜的镜子反复练习,录音机伴奏用的音乐是在市面上非常畅销的盒带,如《野狼迪士高》《荷东舞曲》等,最有感觉的当然还要属《霹雳舞》电影原声带,一听那音乐就浑身来劲。

“毫不夸张地说,霹雳舞就是那种能给人带来新鲜力量和视觉冲击的反传统舞蹈。”李梦说,我记得第一次约同学去看电影《霹雳舞》,就被镜头里黑人兄弟那些奇妙而怪诞的动作深深吸引。用当时流行的时髦语来讲——彻底被“震”了!以前从没见过,震晕了。看电影时,觉得自己两只眼睛不够使,回家后彻夜难眠,内心渐渐荡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

李梦一边比划着霹雳舞里的动作一边说,电影看了一遍觉得不过瘾,后来忍不住去看第二遍、第三遍,再后来影院不放了,就在大大小小的街头录像厅看,只要是和霹雳舞有关的录像片都不放过。又从新华书店买来各种图文并茂的霹雳舞书籍,一边看一边仔细揣摩。霹雳舞的肢体语言不苛求固定的章法,但是对每个动作要求却很精致,要从身体细小的关节与肌肉着眼,想跳出随心所欲的感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上初一的时候,到了五四青年节那天,我们在舞台上着实表现了一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李梦说,大家的反响很好,掌声雷动,用今天的话形容就是,哥儿几个当时“酷毙”了。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们班的女孩在现场发出狂喜而尖叫的声音,所以从那天后,同学们都称我和同伴“霹雳舞王子”。

VCD时代值得被怀念的纯真岁月

不管怀古成了多么让人厌烦的一种情结,每每回忆起九十年代的文化开篇却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录像厅人满为患,租赁VCD的弄潮儿们成为了文化消费中最生猛的主力军,而一台影碟机在那个年代也可以入选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五大件”。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算法的制定和公布,形成了一个数据压缩技术向各产业的新产品迅速转化的起点,从而引发了一场影视技术的革命,把现代家用电器带入了一个数码科技的新天地。世界第一台VCD视盘机是合肥美菱万燕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于1993年率先推出的。

VCD,即VideoCompactDisc的缩写,视频压缩盘片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今年36岁的杨钟对那个VCD时代有着满满的幸福回忆。杨钟回忆道,小时候的一天,我爸爸很开心的买了一套VCD系统,包括VCD播放机,还有两个大音箱,当时好像叫家庭影院,然后又去买了一些VCD的电影还有歌曲之类的。

“我最早了解到的娱乐圈就是从那些VCD开始,当时知道了邓丽君,李玟,张惠妹等明星,还有很多早期的香港电影,以及一些春节晚会录影带之类的。”杨钟说,在学校里也算是走在流行的前沿,经常和班上要好的同学相约一起去VCD光碟店里去购买光碟,为了省钱,互相之间也不买相同的VCD,而是互相交换着播放。

“还记得小时候,那时还是VCD的天下,谁家的碟子多,谁家就是小伙伴们的聚集地,一张张圆形的碟片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在那个时候,一张碟子可以说就是一个经典。”杨钟说,当年的VCD机有新科、万利达、先科、现代、长虹、王牌等等品牌,那时和同学们会谈论一些当时流行的电影、录像,也算是一件很时髦的事。

新闻推荐

赢得近年迪士尼真人改编动画电影难得的高口碑 《阿拉丁》票房连日登顶

本报综合消息上周五,《阿拉丁》《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云端之上》等多部影片在内地上映。其中,《阿拉丁》连续登顶日票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年,刻在录音机上的青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