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试着管理这么多人
今年年初的《我是歌手》让邓紫棋迅速成为内地乐坛红人,在北京读大学的广东小伙儿王铠丰则表示,早在邓紫棋在内地蹿红之前,她就已经在粤语圈相当有人气,与其他在北京的粉丝相比,王铠丰可算是粉丝中的老资历了,他也因此被公司指定为邓紫棋北京粉丝会的负责人,粉丝会的成员,大多是与王铠丰年龄相仿的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娱乐市场成熟度的提升,粉丝组织也相应地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几乎每一个成名娱乐偶像都拥有自己的粉丝团体,大的粉丝团体甚至还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办有分会相互驰援。明星所在的经纪公司也更为看重粉丝团巨大的力量,众多由民间自行结社的粉丝组织开始向“官方”靠拢,拥有“官方”背景无疑能给粉丝们争取更多福利,而有些“官方”也开始直接建立和管理粉丝组织。
王铠丰介绍,邓紫棋粉丝会就是由其公司蜂鸟音乐直接管理,目前全国有超过1600人的注册会员,在北京 、广东 、浙江 、湖南等多个省市都有分会,设“会长”。会员每年要交纳150元的会费,费用也是直接打给公司,公司表示会捐给香港海洋协会作为公益基金。随着邓紫棋在内地演艺事业的逐渐展开,她在各地的通告演出活动也多了起来,每到一地,当地粉丝会就会组织歌迷接机 、参与活动,邓紫棋每到一处都不乏粉丝的“包围”。
王铠丰对邓紫棋的印象是:“她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对我们很亲和。与她接触能给我许多正能量,让我们觉得为了粉丝会付出一些也是心甘情愿的。”在王铠丰成为北京粉丝会负责人之前,他没有太多的社会工作经验。我还没有试过管理这么多人,现在每到她的签售会这类的活动,我要提前准备好流程 、物资,维持秩序,调动气氛,和公司协调,觉得自己一下学到了很多。”在学校中,王铠丰也参加了粤语社和在学生会中担任部长。
他对记者表示,父母也不反对他当粉丝,因为学校的生活太封闭,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展视野,结交更多的朋友。
尽管外界多有对邓紫棋粉丝疯狂的评价,但王铠丰认为,粉丝会里大多数歌迷都是理性的,他还向记者介绍了粉丝会QQ群里制定的规章制度,其中最主要的几条包括:不能干扰艺人私生活,严禁透露艺人酒店 、航班等个人隐私,不做过激的行为,不能做黄牛倒票,在活动现场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等。如果违反,则会受到禁止参与下次活动的处罚。
你10年不发歌我依然陶醉着
上周三,朴树为韩寒电影《后会无期》所作的主题曲《平凡之路》上线首发,这是朴树沉寂十年来首次发新歌,瞬间引发歌迷追捧,这首歌仅用7小时播放量就超过百万次,一时间微信朋友圈内遭遇刷屏。在这场热潮中,朴树的粉丝陈芳反而表现得比较冷静。在她看来,真正喜欢朴树的都是十分理智的歌迷,他们就跟朴树本人的性格一样,不狂热也不张扬,喜欢安静地听他安静的歌。性格和处世为人上的相近让陈芳及众多朴树歌迷,即便在朴树十年不发新歌的情况下,依然陶醉在他的音乐世界里。
陈芳在2000年初次听到朴树的歌曲,当时仅仅是有一个大致的印象。2003年朴树发行新专辑《生如夏花》,陈芳正上初三,她形容当时的状态比较压抑,而朴树的歌曲给她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寄托。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多数流行歌曲表达的都是那种‘我爱你你不爱我 ’之类的怨念,几乎是各种情歌,但是朴树的歌不一样,他是通过歌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世界对话。”陈芳说。
朴树与许多歌手迥然有别,陈芳形容他“不太会说话,比较犯轴,有时还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她记得有一次朴树参加颁奖典礼,上台说话,之后就忘了把奖杯拿下来。他就说不要了。朴树的种种性情与当时处在叛逆期的陈芳十分相似。“我不太喜欢那种特别大众的明星,反而是这样有点标新立异的感觉更吸引我,觉得他跟别人不一样。”很快陈芳就在学校中找到了知音,高中开学自我介绍时,她说我喜欢朴树,老师高兴地说道:“我也是。”当时还是全民听卡带的时代,老师将朴树的一盘专辑卡带中的卡片送给了陈芳。老师的一句话让她印象很深:“希望到80岁的时候还能听到他的歌。”尽管朴树只出过两张专辑,他的歌总共就那么几首,陈芳还是反复来听,百听不厌。
“他的第一张专辑,就是表现愤怒的年轻人感慨这个世界太糟糕了,我该怎么办?很迷茫,但是不妥协。第二张则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充满遗憾,但我要努力发现它的美好。”陈芳从音乐中发现了朴树的独特之处,感到他是用生命体验在创作思考,而且他的表达是很炽热的 、毫无保留的。
陈芳没有加入有组织的粉丝团,是标准意义上的“散粉”,她认为自己的性格“不善于结识陌生人”,但朋友中如果有同样喜欢朴树的,会让他们有更多共同语言。工作之后,她用自己攒的钱买票去看了朴树的演唱会。“喜欢一个偶像的方式有很多种,我是属于比较理智的,这也许和偶像本身也有关系吧。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的某些性情有些像他。”陈芳说。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