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不是说,当你跨出第一步的时候,其他都不是问题了,只要你想出去,其他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问题。”面对关于勇气的提问,蜗牛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解释。她希望更多跟她一样的“穷游儿们”不要被钱束缚了脚步,去到自己心里的香巴拉。
摆摊旅行的第一站是去上海,当时她想到那里看五月天的演唱会。
她的勇气破壁是在第一次上海摆摊开的第一单生意上,“第一次出门身上只有1000多块的现金和1000多块的货,根本没有信心能完成这场实验,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东西。当第一位女生买了我的明信片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这个实验可以做。”摆摊除了能赚钱,还能给她带来一个城市第一手的市井人情。
蜗牛坚信,地摊是城市里最市井的一景,那里汇集了这个城市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身上的故事,摆摊是最快的阅人阅市的途径。
蜗牛在上海停留一部多月,租房子花掉700多元,还买了一部手机,除去成本有1000多元的结余。
在上海摆摊时,她身上只有夏天的衣服,为了旅行能轻装上阵,也为了节省一笔服装开支,她决定从上海出发一路往南去三亚,因为当时三亚是冬天,刚好有很多游客,生意顺利的话正好可以赚取出国路费,那里也靠近她计划想去的东南亚。
当时她在三亚待了三个月,除去成本差不多有10000多元的结余,给了妹妹一学期的学费,带了3000多元出国。
摆摊就不可避免会遇到城管。
那些见过蜗牛收摊摆摊的驴友,说她的收摊速度可以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她开玩笑地说那都是在鼓浪屿摆摊练出来的,鼓浪屿的城管太勤快啦,每10分钟会开车出来4次,一秒钟之内收不了摊你就只能和你的货说拜拜了。
就算练就了如此收摊神功,在与城管打游击时蜗牛也免不了常常失手。有一次在南京摆摊的时候,她曾被六个城管围住,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秒”之内摊子就不翼而飞了。后来“实战”中她也反复琢磨摸索经验,比如把摊子摆在各种摊位的中间,为自己赢取撤离的时间;多和当地人交流,在三亚,这一招很管用,她去海鲜市场摆摊的时候,老板会帮她看城管,也会跟她说,如果城管来了就报他们的名字。
后来她甚至胆子大到直接去跟城管混熟,一见面就各种套磁聊天。
三亚摆摊的时候,还有一件趣事,摊子左边是一个假和尚,右边一个假道士,他们俩各算各的命,而且每次算出来结果都不一样,俩人还经常抢生意。没生意的时候大家在一起逗闷子,经常让他们算算城管什么时候会来。
上海、杭州、鼓浪屿、义乌、广州到三亚的一路上,为了省钱她搭过车也做过沙发客,到了三亚之后她租下一间小小的房子,一边自己住一边接待沙发客,前后接待了将近两百多人,还专门在网上开了一个叫“三亚沙发客之家”的微博。
新闻推荐
房地产 各种现金优惠、话费红包、物业服务费……优惠多多,惊喜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