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明星新闻 > 正文

■评论 上海书展“遭遇”郑爽

来源:西江都市报 2017-08-25 18:25   https://www.yybnet.net/

郑爽出席新书签售活动。(资料图)

8月19日,郑爽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新书签售会。然而,这场持续了几个小时的签售会因为现场人气火爆一度引起秩序紧张。书展现场不仅出现了警察进行人群疏导,甚至不少手持记者证邀请函的工作人员也被毫不留情地清出场外。更严重的是,安排在同一地点的后续签售会也不得不临时取消。此后,郑爽粉丝莫名“跨圈”怼其他参展作家的事,也被指责“有辱斯文”。此事至今风波未止,究竟是谁的错?

郑爽作为一个明星,有非常特别的一面。尽管她并没有业界所认为“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得过主流奖项,却并不影响她的粉丝对她近乎狂热的维护和追捧,也不影响她“自带流量”导致的“招黑”或“吸粉”。

这就注定当郑爽去参加上海书展时,很大可能会成为一个公共事件。找她签名的粉丝实在太多,让主办方有点措手不及。毫无疑问,她不是一个作家,她“出”的书,也很难被定义为写作。对上海书展来说,郑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闯入者”,庞大的粉丝,恐怕也不是书展方面想争取的人群,而组织方显然也没有做好应对明星到来的准备。

这种突发状况,造成三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签售会被迫取消。最典型的周国平,这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比较有人气的作家,本来是书展方面的重量级嘉宾,也因为郑爽的影响被取消了签售活动。周国平偷偷在批评郑爽的微博下面点了一个赞,引发了更多讨论。

郑爽“取代”周国平,这一幕实在意味深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已经远远大于对高雅文化的需求,至少在粉丝数量上是如此。其实不必看不惯、捶胸顿足,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社会该有的样子,喜欢娱乐、热闹而肤浅地过日子的人总是占多数,而喜欢高雅、喜欢深度阅读的精英消费群体,总是占少数。

那些持批判立场的人,认为书展方面根本不应该请郑爽,让文化的归文化,娱乐的归娱乐。但是,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书展,上海书展理应展览所有愿意展览的书籍。它不是一个文学或者文化意义上的行业展览,展出书的多样性,本来就是一个书展的应有之意。

很多人抵制郑爽,本质上是因为对书的观念太过狭隘了。中国人普遍藏书不多,但是对书倒并不缺少崇敬之情,在崇敬的同时,也把书神圣化了。对普通人而言,心目中的书都接近于“经典”。能够出书的人,要么是作家,要么是专家,出书是称得上“家”的人才能做的事情。

但是,出版业定义的书,只是一种商品,菜谱、养生以及明星传记,这些看起来没有多高品位的书籍,往往才是出版社利润的源泉。那些艰深的、知识群体喜欢的经典,印刷量往往只有几千册,而明星的传记,有时能卖到几十万册。或许只有出版社的人才清楚,收入最高的图书编辑,其实是出教材的出版社,而不是那些业内知名的编辑。

因此,郑爽来上海书展签售,本身是书展开放性的体现,也有拉动书展人气的考虑。只不过,主办方仍然是一种书业思考,压根没有想到郑爽带来的“读者”会有这么多。可以说,书展主办方有开放、包容的思维,但是却没有相应预案,在组织方面,也显得不够专业。

在一个阅读意愿不高的年代,很多机构在推广阅读的时候,都爱动员明星。每当看到有明星拿着一本书给粉丝讲话的时候,笔者在感到悲哀的同时,也有一点点的感激:他们能让更多人爱上读书,或者至少爱上书这种商品吧,谁知道呢。(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益生碱,吃出“碱性人生”

​最近,娱乐圈刮起一股“健身潮",健身女王袁珊珊大方秀出自己的马甲线,健身魔女陈意涵上传一分钟卷腹健身视频引发群众讨论。这股风潮逐渐蔓延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健身"...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评论 上海书展“遭遇”郑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