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张曼玉等港台的艺人做封面
巩俐泳装照封面2011年初,从《大众电影》退休多年的老社长崔博泉决定离开北京,到上海去安
度晚年。临走前,看着自己奋斗了33年、如今门庭冷落的杂志社,这位80多岁的老人万分不舍,放声大哭。旁边的老同事看不下去,纷纷劝慰他不要难过。但崔博泉无法释
怀。他亲身经历了30年间《大众电影》从辉煌到衰弱的全过程,但面对如今的尴尬境
遇,他又感到无计可施。
近日,大众电影》摄影师周雁鸣发布微博称:现在的《大众电影》发行量少得可
怜。杂志社没有社长(外部人兼任),没有主编,没有发行部(只有一个临时工),没有广告部(大众电影》的广告都是免费刊登)。”这一爆料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这本杂志未来命运以及辉煌过去的关注。
【1979·复刊】接吻照引大讨论1962年 ,就职于《上海电影》杂志、三十出头的崔博泉接到一个任务 ,把《大众电影》从北京搬到上海来 ,与《上海电影》
合并。这本杂志1950年创刊时就是在上
海 ,后来去北京与《新电影》合并 ,转了一圈又回到上海了。崔博泉参考《良友画报》
等一批上海滩老牌画报的思路 ,决定好好干一番。然而四年后 ,文化大革命”开始 ,
《大众电影》宣告停刊。
1978年崔博泉才重新接到赴北京为
《大众电影》复刊的调令 ,年近五十的他告
别家人只身来到北京。编辑部的几位领导在新影厂借了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 ,四五个人挤在一起住 ,身为副主编的崔博泉则在办公室里打起了地铺 ,一住就是七年。
最初二十多人的采编队伍中 ,既有北大、人大、中央美院等名校毕业生 ,也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编辑杨国还为了来
《大众电影》,婉拒了当时北京广播学院(中
国传媒大学)的教职 ,而编辑邹建文与文学界、电影界都很熟 ,能直接向陈荒煤、王蒙、艾青、刘心武、阎纲这样的知名作家约稿。一大帮踌躇满志的年轻人 ,成天扎在办公室讨论选题 ,非常热闹 ,这令崔博泉
信心百倍 ,要为《大众电影》迎接“第二
春”。1979年1月20日 ,复刊后的第一期
《大众电影》出炉 ,封面是影片《大河奔流》
的剧照 ,当时与刘晓庆齐名的演员张金玲成为第一任“封面女郎”。
1979年第5期杂志刊登了英国电影
《水晶鞋与玫瑰花》的一张接吻剧照 ,不料
引来新疆读者问英杰的愤怒抗议:社会主义中国 ,当前最重要的是拥抱和接吻
吗?”这封信后来被全文发表在《大众电
影》上 ,并引发全国性的讨论。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 ,编辑部每天收到几麻袋读者来信 ,拥护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 ,崔博泉干脆在杂志上开辟专栏“由一封读者来信展
开的讨论”,令《大众电影》的知名度空前
提高。
【1980-1989·巅峰】“八卦”读者点名提问明星
进入上世纪80年代 ,大众电影》的办刊思路更加活跃了。除了明星专访、幕后故事、影人轶事之外 ,还有电影名称的填字游戏。最有趣的是“读者点登演员信箱”栏目 ,即由读者来信点名让某个演员回答问题 ,当时就有读者十分犀利地向演员方舒提问 ,让她谈对明星制和演员走穴的看法 ,甚至询问她的处世哲学和私下爱好。
1980年开始恢复的电影百花奖评选 ,是《大众电
影》与读者沟通的最重要方式。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百
花奖发放选票的时候 ,编辑部在每本《大众电影》里
夹一张选票 ,购买杂志的读者填写后寄回报社 ,统计出来的票数决定了当年百花奖的归属。每到这个时候 ,编辑部都能收到一麻袋一麻袋的选票。
960万册!抢购骚乱频发
1982年前后 ,第五代导演开始爆发 ,中国电影迎来了“黄金时代”,大众电影》也迎来了发行量的井喷 ,一度创下单期960万册的纪录 ,此后几年间 ,也维持在五六百万册。 那年 ,崔博泉接到过两个著名的电话。一个来自黑龙江的一个不知名地区 ,对方开口就要订70万份杂志 ,令崔博泉乱了阵脚 ,后来在全国调用了13家印刷厂来赶工。另一个电话则是派出所通知崔博泉去处理“抢购骚乱”。当天 ,1000多人一大早就在北京
六铺炕邮局门口排队买《大众电影》 ,有人捣乱喊了
一句“卖完了”,便引起了队伍骚乱。有人翻过邮局的铁栅栏去抢购 ,将工作人员的手表都踩烂了 ,当时西单的警察都跑过去维持秩序。崔博泉还记得 ,那一期的封面人物是斯琴高娃。
《大众电影》封面女郎也是促销的一大利器。
1988年第一期封面刊登了女星张晓敏露脐照 ,在读者群中引起了轰动。刘晓庆、巩俐、潘虹、龚雪、陈冲、斯琴高娃都是当时的热门封面女郎。拍照的服装都是编辑部从电影厂的服装间借来的 ,有一回刘晓庆拍照时赶上下雨 ,衣服上纸糊的金边都掉下来了。
1986年 ,大众电影》成立了杂志社 ,崔博泉出任
第一届社长 ,杂志社旗下还拥有《电影画刊》和《中国电影报》 ,采编人员增加到三四十人 ,那是《大众电
影》最辉煌的年代。
【1989-1999·下滑】重了专业少了趣味
电影环境发生变化的1989年 ,大众电影》售价涨到每本一块五。从1989年开始 ,一方面电视剧市场迅速膨胀、大量分流观众 ,大众电影》甚至需要时不时刊载电视、音乐的内容 ,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换主编风格大变
而正是那一年 ,年事渐高的崔博泉逐渐淡出
《大众电影》的采编管理 ,由蔡师勇担任主编。蔡师勇当年在《大众电影》以文笔出众而闻名 ,尤其擅
长写电影评论 ,但他生性内向 ,不喜欢交际 ,是典
型的学者做派。自从蔡师勇掌管《大众电影》之后 ,他就不主张编辑记者和演员走得太近 ,《大众电
影》500期纪念的时候 ,编辑部提议搞一次庆祝仪式 ,遭到蔡师勇坚决反对。从那时起 ,大众电影》的编辑方针就完全改变 ,记者编辑外出采访、下剧组的机会大大减少 ,杂志整体以组稿、约稿为主。
那段时期 ,大众电影》出现了很多相对严肃的理论研究式选题,对于大众而言 ,未免缺乏娱乐性和趣味性。
巩俐泳装照大受欢迎
不过 ,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比崔博泉时代开放得多 ,读者的审美观、媒体的关注角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巩俐在戛纳大胆拍了一张红
色泳衣的照片 ,登上了1989年10月份的《大众电
影》封面且大受欢迎。同时期 ,杂志中也开始出现钟楚红、苏菲·玛索等女星的妩媚照片。1993年 ,周雁鸣给女演员马羚拍了一张造型性感的封面 ,当时周雁鸣动用朋友关系从皮尔·卡丹借来一套露出胸口、大腿的礼服 ,这期杂志一出街 ,一天之内立刻被抢光 ,销量接近两百万册。
虽然《大众电影》也在适时地做一些变化 ,不
过 ,上世纪90年代以后 ,新兴的报纸、杂志越来越
多 ,对《大众电影》造成正面冲击 ,但蔡师勇仍然保
持学者的办刊风格 ,杂志上的趣味信息却越来越少 ,大众电影》的销量已经跌破了一百万册。
【2006-2011·低谷】销量急转直下,生存艰难
前不久 ,摄影师周雁鸣在微博中爆料 ,称现在
的《大众电影》发行量少得可怜。目前杂志社没有
社长 ,没有主编 ,没有发行部和广告部 ,这个消息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周雁鸣现在仍是《大众电影》在职的资深摄影
师 ,不过 ,他如今和一批老同事已经失去了实质上
的工作职务。周雁鸣记得 ,2005年之前的《大众电
影》还经营得不错 ,发行量在40万册左右。但2005
年杂志社的整体生态急转直下 ,因为当时《大众电影》发表了名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
采访 ,讨论了董存瑞的真实性 ,引起了社会舆论的
强烈不满。从而大大削减了《大众电影》的订阅量。
目前 ,大众电影》仍维持事业单位体制 ,虽然实质上没有到“破产”的地步 ,但杂志社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现在这本售价6.元的杂志 ,只有寥寥几个栏目 ,杂志社自主采访的内容也很少 ,封面基本都采用电影海报和剧照 ,很多都已无时效。当
年《大众电影》万人空巷抢购的盛况 ,一去不复返。
现任社长胡子光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 ,杂志面临着市场化的调整 ,他们在努力去找到适应它生存的角度。但“该杂志社是一个独立的事业单位 ,确实受体制影响。在未来转体改制 ,出版业、报刊业大改革的背景下 ,这些问题将得到相对根本的解决。” (新艺)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