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热点 娱乐八卦 明星新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音乐
地方网 > 娱乐 > 娱乐热点 > 正文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暗示:斯诺登或与中国“合作”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6-16 03:15   https://www.yybnet.net/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棱镜”等秘密情报监视项目,将美国政府的争议做法置于风口浪尖。面对国内外越来越大质疑声,美国政府以及部分政界人士四面出击,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消除“棱镜”争议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一招论“危害”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13日出席国会听证会,解释斯诺登曝光监视项目给美国带来的危害。

“棱镜”等监视项目经媒体披露后,斯诺登本月9日公开承认自己是秘密情报监视项目幕后消息源。美国国内出现部分要求以“叛国罪”起诉斯诺登的声音。

米勒说,秘密监控项目在搜集反恐情报、阻止恐怖袭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项目曝光后,当局不得不调整应对恐怖威胁的策略。

“我们会……失去获取他们(犯罪分子)通讯信息的能力,我们会变得异常脆弱……这危害着国家安全,”米勒说,“那个已经承认曝光这些项目的人,是正在展开的刑事调查的主要对象……我们会采取一切手段将这名泄密者绳之以法。”

第二招辩“实效”

监视项目曝光,不仅引来法律制裁泄密者的呼声,而且招致美国国内就监视项目是否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争论。对于这一点,美国政府似有意回避,只是接连几天强调监视项目的“实际效果”。

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基思·亚历山大12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监视项目已协助防范或挫败数十起恐怖事件,不久将公布更多细节,证明这些项目在反恐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戴安娜·范斯坦13日证实,国家安全局定于17日正式公布当局通过这些监视项目成功挫败的恐怖袭击阴谋具体数字。

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13日提前披露一起因监视项目而成功挫败的袭击案例。卡尼说,得益于监视项目,当局截获有用情报,2009年10月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逮捕恐怖嫌疑人戴维·黑德利。黑德利承认策划对丹麦《日德兰邮报》发动炸弹袭击,缘由是这家报纸先前刊载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激怒伊斯兰世界。

卡尼还证实一些美国官员和国会议员的说法,确认监视项目帮助挫败2009年针对纽约地铁系统的恐怖袭击阴谋。

“当局正着手解密这些案例,”卡尼说,“展示给美国公民,这些是监视项目带来的实在成果。”

第三招泼脏水

斯诺登13日在香港《南华早报》英文版刊登的专访中披露了美国政府更多监视细节。斯诺登说,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从事针对中国个人和机构的网络攻击,而美国国安局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超过6.1万项。

一些政治分析师认为,美国一直就网络攻击问题攻击中国等国,如今却因监视项目曝光而尴尬不已,再难以像先前那样“理直气壮”施压他国。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美国国会部分议员13日抛出毫无根据的阴谋论。

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和委员会资深成员、民主党籍众议员达奇·鲁珀斯伯格13日与国家安全局局长亚历山大举行3小时闭门会谈。罗杰斯会后暗示,斯诺登可能与中国政府“合作”。

“显然,我们必须确保彻底洗清他(斯诺登)与中国的联系,”罗杰斯说,“我们需要提出更多问题,包括他的动机,他的联系,他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在那里时的日常情况。”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罗杰斯提出这种质疑时没有向外界给出任何证据。

(据新华社)

连日来,29岁的美国青年爱德华·斯诺登因揭开“棱镜”计划的秘密,引发全球关注。斯诺登不仅掀起情报界的漩涡,同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在戒备森严的美国情报机构,他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如何公之于众?谁又是“棱镜”计划的帮凶?

获得情报

斯诺登如何获得美国机密情报?

美国官员称,斯诺登使用拇指存储器拷贝了机密数据

美国官员披露,爱德华·斯诺登使用拇指存储器(一种体积小、传输速度快的闪存盘)拷贝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机密数据,并将其公之于众。

由于2008年一次电脑中毒事件,类似拇指存储器等各种移动存储设备都在美国网络情报机构内被严令禁止,包括五角大楼和美国国家安全局。

一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官员表示,“当然事情总有例外,对于拇指存储器也是这样,有一些人必须使用移动设备,他们就会得到特许”。

正在调查斯诺登案件的一名美国官员表示,“调查者清楚知道斯诺登下载了多少文件,也知道通过哪个服务器进行下载”。不过,目前调查人员仍然不清楚,斯诺登如何获得类似奥巴马的指令等“顶级机密”,这些情报通常不会对低级工作人员公开。

媒体披露

斯诺登如何联系记者披露信息?

斯诺登主动联系英《卫报》,并在香港一酒店接受采访

时至今日,斯诺登一直保持着神秘感,大部分关于他的信息是通过英国《卫报》的专访公之于众。按照美国人的习惯,通常爆出这种大新闻的媒体应是《纽约时报》,这次为何是《卫报》?

斯诺登说,2004年美国大选时,《纽约时报》的表现令他很失望。当时该报掌握小布什在“9·11”之后允许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调查美国公民的独家消息,但是却压了一年才发表。

斯诺登说,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开始接触反传统的博客、社交网站记者,觉得《卫报》专栏作家格林·沃尔德较可靠。

今年2月,斯诺登主动联系格林·沃尔德。沃尔德和斯诺登建立了安全的通讯系统——第一批文件传过来了,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

意识到事态的重要性后,沃尔德飞赴纽约。转天,他和波特拉丝飞往香港。《卫报》记者麦卡斯基尔在纽约办事处见过两人并陪伴到港,准备采访斯诺登。

此时,《卫报》报道小组的3个人中,没人见过斯诺登。“他安排的会面相当精巧。”斯诺登让报道小组来到指定酒店的3楼,然后大声询问餐厅在哪里。沃尔德猜想,这个时候斯诺登应该在附近偷听。

采访在斯诺登的旅馆房间内进行。他在这里呆了两个星期,很少出门。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仅有一些衣服、一本书、4台电脑、一个魔方。他甚至担心,自己的信用卡被封,因为他的信用卡是实名的。

FBI正式对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

调查显示只有25%的美国民众认为应起诉斯诺登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罗伯特·米勒6月13日表示,FBI已经开始对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棱镜”计划的斯诺登展开刑事调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12日的一项民意调查则显示,仅25%的美国民众认为应该起诉斯诺登。

联邦调查局局长米勒13日说,当局将不遗余力地着手调查斯诺登,并将追究其大量泄漏国家最高安全机密、妨害国家安全的法律责任。

米勒指出,斯诺登向媒体曝光“棱镜”这项事关国家安全的秘密计划,完全触犯了美国法律,严重危害到国家安全,他们已经展开对斯诺登的刑事审查。这是美国官方首次证实已对斯诺登采取行动。

同一天,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负责人范斯坦表示,国会将考虑通过立法来限制政府项目承包商了解政府机密信息。

尽管美国官方一再强调“棱镜”计划的必要性,并对斯诺登的叛国行为予以强烈谴责,但是许多美国民众却并不完全赞同政府的立场。

12日发布的路透社/益普索民意调查显示,31%的美国民众认为斯诺登是一名爱国者,而认为他是叛国者的仅有23%,其余46%受访者表示无法判断。对于是否应该起诉斯诺登,35%受访者认为不应该,25%认为应该,另外40%表示不知道。

而对于是否能够接受监视项目,45%受访者表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接受,37%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可以接受。

新华快评

“棱镜”风波波及整个国际社会

连续几日,斯诺登一人已将美国政府的争议做法置于风口浪尖,面对国内外越来越大的质疑声,美国政府以及部分政界人士四面出击,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消除“棱镜”争议带来的消极影响。

媒体总结,美国同时使用几种招数出击,第一招:论“危害”,第二招:辩“实效”,第三招:泼脏水。

连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国家情报总监等高官纷纷出面为此事 “灭火”。他们提出的三大辩解理由是:第一,“棱镜”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第二,该项目已得到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机构的授权及监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棱镜”对反恐有功。

网络时代,“棱镜门”一石激起千层浪,告密者主动站到台前更添戏剧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事实无法回避:“棱镜”风波已波及包括美国欧洲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

新闻推荐

何洁九月与赫子铭完婚

5日晚9时,歌手何洁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与男友赫子铭相拥一起共举结婚证的照片,并深情用文字表白“我愿加入你的剧本彼此更丰盛包容可能分享人生爱到更完整做更好的我们谢谢你”。今年3月,有网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暗示:斯诺登或与中国“合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