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揭海报制作“潜规则”:先要高冷,再接地气
在中国做电影是非常可怜的。因为摸不准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所以电影人很容易患上“票房忧虑症”。得了这个病的一大症状就是折腾海报,比如最近国庆档几部大片的海报就把很多人雷到了。
其实还真不能怪中国电影人“土”。事实上,雷人的通常都是电影的终极版海报,在那之前,什么先导版、概念版、国际版大多挺高大上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非要逼观众看“土”海报呢?
1 就怕你不懂,来,
喊出来!
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在国庆期间上映,引发了不少话题。之前,影片推出了一组“态度”海报,一句话总结片中主要角色。一辈子跟N个男人有桃色绯闻的萧红小姐说:“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亲爱的鲁迅先生更直接:“想怎么骂,就怎么骂!”还有那位“想结婚,就结婚”的先生就是《黄金时代》中著名的“接盘侠”端木蕻良了——在萧红肚子里还怀着另一个男人萧军的孩子时,此君勇敢地冲破时代局限和男人本能娶了她……
不过民国大字报式的呐喊是怎么回事!不少文艺青年表示这组海报严重“玷污”了电影的文艺感。因为回顾《黄金时代》的几款国际版海报:美国“笔锋”版,“马克·吐温传”的高端既视感;日本“水墨”版,一点都不担心太安静观众不买票;韩国“文艺”版,有时候人物状态只用一个眼神反而表达得更好……所以说到底,还是信不过中国观众的欣赏水平,片方就怕咱们只知道张爱玲不知道萧红。
2 就怕你吝啬,来,
上人头!
再说说国庆档唯一的喜剧片《心花路放》,从火爆的票房看,这类型根本不用太犯愁。但是,预告版海报和终极版海报还是天差地别——预告版简洁又够贱,喜剧片的性质其实已经点得很明显;正式版却一定要把演员都点出来,有徐峥,有黄渤,还是宁浩执导的哦,每个人都龇牙咧嘴仿佛在告诉你:不好笑不要钱啦!
真不是一家两家这么想,几乎所有片方都觉得:中国观众一看脸,二看场面。所以大把大片海报都不惜自毁形象走“三俗”路线……《白发魔女传:明月天国》直接让晓明和范爷滚床单;《归来》的韩国版海报“回家”主题表现到位,到内地版就赤裸裸地卖陈道明和巩俐的大脸;《白日焰火》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海报既文艺又创意,回老家还是只能卖人头……这方面,郭敬明的《小时代》可谓是“人头战术”的顶级范本,什么审美,什么构图,什么风格,在人头面前统统都给我滚一边去!
3 就怕你心塞,来,
整靓点!
同样是国庆档的《亲爱的》。因为是“打拐”题材,片方非常担心观众觉得心塞。于是,一组到处悬挂的人物海报也是设计得相当有心机。
面部磨光的黄渤人物海报,英俊又高大上,但实际上他在电影中就跟“帅”字搭不到边。女白领状态的赵薇人物海报,但她在电影中却是满口方言满脸雀斑的农民……其实说穿了,制片方还是怕观众嫌电影看上去太现实太不文艺了,不肯掏腰包买票。要知道在中国电影圈,文艺片这三个字基本就意味着不商业,代表着不卖座……反正就是觉得观众只爱“爆米花”。
(据金羊网)
新闻推荐
今年8月在美国弗格森枪杀18岁非洲裔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11月29日晚宣布辞职。当地媒体人士分析说,威尔逊的辞职能否让弗格森局势趋于平静,还有待观察。当事人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