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英凡
没看过TVB两年前出品的高分剧集《使徒行者》,但最近热映的同名电影版还是相当走心的,足见原剧集收视冠军名不虚传。电影版 《使徒行者》围绕着“谁是第六个卧底”而展开的一系列追问,这应该是剧集版情节的延续,算是一个大大的终极“彩蛋”吧。
电影玩的还是老掉牙的卧底题材,但与之前《无间道》的“忠奸卧底”、《变节》的“双面卧底”、《扫毒》的“兄弟卧底”不同,它也讲忠奸,也涉及真假多面,而且兄弟情也相当浓烈,但其特别之处,一是谜,二是义,三是烈。
谜即为玄。使徒与行者,都是神秘之士,他们接受差遣,也掌握权柄,揣着只有自己明白的“心”,在善恶正邪的钢丝绳上,寻找支撑点,心一歪、脚一滑,可能就会坠入灵魂的万丈深渊。 “少爷”古天乐与“阿蓝”张家辉有过命的交情,他们是贩毒集团的武将和谋士,都心藏不可告人的秘密,却又在黑色交易中肝胆相照,都像卧底又都有魔性,但其实,聪明的观众应该很快能分辨出谁真谁假,因为编剧欲盖弥彰的套路,司空见惯了。而影片中真正的“谜”不是古张,而是许绍雄扮演的“欢喜哥”,他半路杀出,“枪决”被绑的女卧底阿钉,笑容里写满了各种“谜”,是匪还是警连他自己都开始模糊了,过往的记忆只有搂着惨死在他怀里的妻子悲痛欲绝的场景,他把所有的仇恨都埋进似笑非笑深沟浅坎的皱纹里。忘记自己是谁,他才能集中精力不露声色地执行使命,欢喜哥就是自主的“使徒”,逍遥、神秘而又缜密、决绝。
义即为舍。少爷救过阿蓝两次,但阿蓝最后用生命在无间的隧道中为情义也为正义,做了一回独饮苦酒的行者,他说“做兄弟在心中”,就是在寻找支撑点,有些事无法明说,只能用担当而无畏的行动,去揭开“什么叫做兄弟”的谜底。少爷跪在与匪徒同归于尽的阿蓝面前,泣不成声,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切,却注定将独自面对接下来未知的险途,夜才刚刚拉下大幕,此时华晨宇演唱的片尾曲《HereWe Are》缓缓响起,迷散幽婉得能拧出泪水的缠绵曲风,仿佛把忘记起身离座的我们,带入到阿蓝生前营造的曲折灵魂世界,看时空怎么交错。命运始终在那儿,没有失魂落魄,而是彼此相视一笑,初心会在梦里重现。
烈即是趣。阿钉与上司Q Sir一直打情骂俏,直到最后阴阳相隔;欢喜哥满脸的“欢喜”与“风趣”,看似坦然却深藏与宿命较劲的烈性;少爷力争上位耍小聪明,自带“童趣”,却引爆同袍猜疑、拔枪对峙的激烈场面;阿蓝衣冠楚楚与警与匪的睿智周旋,眼神充满感知一切因果成败的壮烈。张家辉的演技炉火纯青,那笑容迟疑的一瞬间,似有周润发和李修贤混合身影的附体。
《使徒行者》有着浓缩的诗意与深邃的情怀,每一个人物都是自我的使徒行者,都有自己行进的方向和方法,由于信念、使命的不同,人性如薄云般变幻莫测起来。影片最值得玩味的不是猜谁是卧底,而是看底牌翻开后,行进的方向会发生怎样的突变。所以,这部我认为是“新写实主义”的剧情片,把写实交给了镜头,把写意交给了演员,把写心交给了观众,而影片中大量的关系链被空白化处理,除了略写与虚写,还是想显现更多的“写实”态度,这是纯港片节奏凌厉的艺术态度,也是老港片风骨犹存的硬朗态度,更是新港片不破不立的传承态度。
影片的英文名为“LineWalker”,常被人翻译成“卧底”,而我更愿意直译成“线行者”,或走钢丝绳,或走线型的孤独路,纵然灵魂随时会跌落,但心却是向往光明与永恒的,包括相信正义、相信公理、相信自已。走钢丝的人,会聆听心的旨意,他是自由的,即使孤单也有影子相伴,那就是爱,就是一段小心珍藏的不了情缘。
新闻推荐
各卫视不约而同打出“男神牌”跨年晚会要拼“男神”转眼间2014即将过去,各大卫视的“新年大餐”逐渐浮出水面。日前,江苏卫视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2015年1月1日为观众献上新年演唱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