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新片今揭
上映前突然改档、被传言遭删减、圆形画幅引争议……冯小刚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在经历了一波三折后,终于在今天正式上映——这部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电影,创造性地采用圆、方、宽银幕三种画幅结合的方式拍摄,讲述了一个无奈、无解又诙谐的黑色幽默故事。
《我不是潘金莲》今日正式上映
看点一: 黑色幽默的故事
《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为被丈夫骗离婚、并被扣上了一顶“潘金莲”的帽子,从而十多年不断上访,要求一个公平判决。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各级处理问题的方式让这件事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一大串人仰马翻。
与冯小刚以往充满京味儿幽默的喜剧电影不同,《我不是潘金莲》完全不走“耍嘴皮子”的路线,也没有夸张的表演和故事情节。无论是农妇李雪莲还是其他人物,从表现风格上来说都是非常写实的。而这些充满生活真实、堪称“神还原”的细节集合在一起,却充满了荒诞的意味。
冯小刚介绍:“这种电影不是直白的幽默,而是那种背后有道理的幽默,是行为的幽默。我过去有点担心观众是不是能理解,放映了几场后我发现中国观众的欣赏能力是万万不能被低估的,大家都很懂,现在证明这种转弯的喜剧比直接洒狗血的更带劲。”
原作者刘震云也认为:“日常生活真实的事,就是最有力量的幽默。”此外,冯小刚的老友张国立同样表示已看过很多遍《我不是潘金莲》,“这是一部有力量的喜剧”。
看点二:
圆形画幅的形式
此次在《我不是潘金莲》中采用圆形画幅形式,冯小刚曾遭到几乎所有人反对,但他还是“任性”地坚持下来,对此,冯小刚表示,“二十年来没出过格,这次想做点出格的”。据悉,影片选择了烟雨蒙蒙的古镇作为李雪莲家乡,圆形画幅的构图、灯光以及景别都颇具颠覆性,画面很有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意境。冯小刚坦言,这种灵感是来自元宋文人画作中的不少圆形画。
影片也不只有圆形画幅,冯小刚采用圆、方、宽银幕三种画幅结合的方式来拍摄。据介绍,在李雪莲家乡时,画幅都是圆的;到了北京画幅则变方;而当告状的故事告一段落,释然的李雪莲选择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后,画面恢复到了普通的宽银幕画幅。冯小刚表示,画幅的变化并非只是技术性玩票,而是将李雪莲的故事与中国传统的东方美学结合,“将人情的圆,法制的方,画幅的变化结合了剧情”。
看点三:
千姿百态的人物
作为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唯一女主角,范冰冰此次颠覆形象的出演农妇无疑是该片最大看点之一。除此之外,影片中的28个男演员配角塑造出的各类人物形象,同样也是该片的精彩之处——除了出演李雪莲前夫的李宗翰、饰演李雪莲老同学的郭涛外,大鹏、张嘉译、赵立新、张译等20多个男演员都出演了各种人物,呈现出一幅社会众生相。从影评人“应该给男演员们颁发一个集体表演奖”等各种评价中,就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群戏的精彩程度。甚至有人评价,虽然范冰冰凭借这部电影摘得了影后,但她的角色更像起到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这28个男性角色。
看点四:
冯导20年的初心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未映先热,不仅在多伦多电影节、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等海外电影节中斩获多个奖项,在试映阶段也是好评一片。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冯小刚拍过的最好的电影。
在进口大片云集的11月,这本影片无疑是华语电影的一部惊喜之作。有业内人士表示,影片让人看到了一位已经58岁的导演,仍然保持了对电影的初心和不断探索的勇气。从《甲方乙方》开创国内喜剧贺岁的先河开始,冯氏喜剧已走过了20年。冯小刚表示,自己把《我不是潘金莲》当做“处女作”在拍:“在我刚开始拍电影时,看了一堆好莱坞的B级电影,然后自己拍出来了一部C级的作品。这一直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我功成名就了,有条件了,就要把这个缺憾给补上。”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Angelababy(杨颖)嫁给黄晓明后,最被关心的就是宝宝生了没,1年多内就被传了5次有孕,工作人员代为响应,表示有好消息会公布。近日,一名怀孕的网友爆料先前到妇产科做检查时,巧遇Baby也在该家医院产检,指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