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因斯坦冲着镜头突然吐出舌头,当毕加索用八根面包冒充自己的双手,当奥巴马在美国奥林匹克青年体育活动上挥舞起《星球大战》中的光剑……这一刻,一定是深藏在他们内心的那个孩童在悄悄探出了头脑!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六一”节又到了,不管当初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去买一根童年时渴望的那种雪糕吧!
严肃掩盖不住的童心
约翰·康诺利在《失物之书》中说: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而每个小孩心里,都有个未来成人在静静等候。
身为一个哲学宗师、国家元首、艺术大师,或高冷的明星女神,是不是应该不苟言笑、神秘莫测、永远庄严肃穆?
并不是!在某个突然的时刻,或者在不面对公众的时候,他们也会纵容一下自己内心住着的那个孩子。
大家都知道最有名的“天籁”之一——歌手王菲,一向走的是高冷范儿,整场演唱会可以只说“谢谢”二字,但在微博上也是极尽搞怪卖萌之能事。多年前她组织了一个“六年一班”的小团体,包括那英、刘嘉玲、郑钧等一众明星,经常穿着海魂衫、戴着红领巾组织聚会。大概女神自己也觉得自己太闹腾,都检讨说:“就这样吧,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我贫,这以后都不好意思天籁了。”
1951年3月14日,爱因斯坦72岁生日,一位国际合众社的记者举着相机请他笑一笑,不知道这位科学巨匠当时怎么想的,突然就冲着镜头吐了舌头。据说当时他很累,拒绝记者拍照未果后,大概满心无奈地这么一吐。这张照片现在成了老爷子最有名的照片之一,被无数网友转载。据说他老人家事后看到照片,自己也“灰常”满意,还印了好多张送人。
爱因斯坦还有不少萌萌哒照片,比如穿着女式凉鞋“妖娆”地坐在海边礁石上;再比如已经满头炸毛白发的他像个少年一样开心骑着单车——骑单车这张被很多“熊孩子后辈”玩坏了,P上核弹爆炸现场的背景,还配有“不关我事”、“赶快溜走”的内心戏。
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一代宗师”毕加索,其世俗生活充满争议。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个不近人情、花心冷酷的丈夫与父亲,但在某个时刻也会真情流露,向外界展现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着的那个天真搞怪孩童。
法国摄影大师杜瓦诺有一幅著名作品——《毕加索与面包》。有一天,杜瓦诺去毕加索府上拜访。时值早餐时间,面包师端上两个条面包,每个面包又分成4条小面包。毕加索将两个面包放在胸前的桌上,分列于盘子两侧,就像他长了一双只有四根手指的巨手。为何把面包当作手?有些人将其理解为毕加索的抽象派创作,这里一定又寓于什么哲理!但杜瓦诺解释,这不是什么精心策划的抽象作品,就是因为好玩。
这幅照片影响甚广,模仿其拍摄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国内某杂志上也曾刊登一张模仿照片,盘子旁边放的是两个烤熟的猪蹄。
自拍狂人毕加索格外喜欢在镜头前各种“凹造型”,头上顶只鸟、耳边戴朵大红花、鼻子下沾上达利的标志性小胡子、戴着印第安羽毛帽子……都是这位艺术大师钟爱的造型。毕大爷似乎还对自己的身材很自信,非常喜欢大面积秀肌肉(姑且算肌肉吧),可谓是“老小孩”的大师版。
天上的神明与星辰 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我们说一个人幼稚,往往会批评其“就像个小孩”!其实,像一个孩子,是很多艺术大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仍然说毕加索先生,他一生的创作几乎涉及历史上所有的艺术门类,晚年最钟情的却是儿童艺术。他说:“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一样画画。”他的名言是:“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喜欢儿童风格的绘画大师有很多。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画家亨利·卢梭,就是一位追求童真童趣绘画的代表人物。他性格天真质朴,“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玩具箱子里面理解宇宙”。俄国的康定斯基、瑞士的保罗·克利、西班牙的胡安·米罗等等,都是用童心绘制生活的著名艺术家。
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上,一向并没有多少思想激荡的时刻。明朝晚期是不多的各种思想对立交锋的年代。这时候有一位思想家叫李贽,其最有名的观点之一就是“童心说”。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大白话就是:所谓童心,是杜绝虚伪、纯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人格。
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要使文学存真去假,必须要保持“童心”。
将“童心”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标准,或许有所偏颇,却是中外很多艺术大师的共同选择。丰子恺曾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
大人还能过儿童节吗?
“六一”将至,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不少成年人讨论“还可不可以过儿童节”的问题。知乎网上还有“如何看待很多成年人喊着过‘六一\’儿童节?”“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成年人还喜欢装嫩要过儿童节?”的话题。还有网友请教“有没有大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那些成年人嚷嚷着要过儿童节的现象?”
言外之意,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还谈什么“儿童节”,不感到奇怪吗?
一位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回复,小编表示不能更同意:
“小时候‘六一\’的每次联欢会,对我来说都是煎熬。
听领导作冗长的讲话,看小学生无聊的表演,头顶着火辣的太阳,这无聊的事要持续到将近12点。
而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吃一支雪糕,因为天气真是热得要命。
后来长大了,终于自由了。身边的人都不过‘六一\’了。
直到有一天,偶然经过一所小学。一群刚刚开完联欢会的小孩子从学校涌出来,有一个小孩儿嚷嚷:热死啦!总算结束啦!去不去吃雪糕啦?
我心里突然有一个孩童的声音:去呀!去吃雪糕啦!
从那以后,每年‘六一\’我都会问自己:去不去吃雪糕啦?!然后心里那个声音会说:去呀!吃雪糕啦!
我想要的很简单,仅仅是在热天吃一支雪糕。
我终于过了自己想要的‘六一\’。”
是的,我们不必强调“六一”节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也不必刻意计较成年人再关注这个日子是不是在“装嫩”。只是在这样一个属于孩子的节日中,悄悄回忆一下遥远的童年,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渴望的白衬衣和蓝裙子得到了吗?现在的你是童年时设想的样子吗?不管怎样,保护好内心深处那个一直没有被现实打(过的孩童吧,你们每年都可以一起过一次节日!
新闻推荐
杨幂在娱乐圈内有着非同凡响的人气,同时更有着“带货女王”、“收视女王”的称号,拿下过无数热门代言,逐渐成为品牌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