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艺选秀节目里,专业的“导师”来得太多,“非专业”的反而成为另类、奇葩以及人们关注的对象。4月初第一期《中国最强音》在深圳开录时,记者就发现在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和郑钧中,没有“音乐专业”背景的章子怡最受关注。当记者来到《美国偶像》中国版——《中国梦之声》录制舞台,发现拄着拐杖的黄晓明,再次成为众人焦点。
“咦,他不是演戏的吗?”“这是歌坛选秀,他会唱歌吗?”……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质疑,黄晓明当天的回应似有不悦:“总是说质疑,质疑!我受到的质疑还少吗?”对于一同“背黑锅”的章子怡,黄晓明也自觉站队“非专业阵营”力挺她:“至少我们不装傻!”
综艺火爆引发导师“抢购潮”
广西卫视一位制片人告诉记者,从前邀请明星加盟一档节目,只要定好人选,和明星沟通档期即可;现在则大为不同。譬如他们计划在5月启动的一档选秀节目,数月之前就开始几次“北上抢导师”,与其他卫视的栏目暗中比拼较劲。
甚至有评论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一个“无导师不‘声音\’”的时代。在一档节目的立意之初,导师的人选就是节目组考虑的重中之重,接档《我是歌手》的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当初在公布“陈奕迅、章子怡、罗大佑、郑钧”4位导师之际,“豪华阵容”曾引起过轰动和哗然。
但4月19日第一期《中国最强音》播出后,“大牌效应”似乎并不明显,恶评如潮。这也让人产生质疑:“大牌就一定会有好收视?”东方卫视一位业内人士甚至说:“这几位评委的阵容,初看个个是一副猛药,但几副猛药混在一起,就有可能是一副毒药。”该业内人士表示,现在一些综艺节目“逆袭”邀请“非专业”导师,无非是想制造话题,但真正的效果并不好。
有曝料称: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就曾锁定过陈家瑛旗下两大艺人王菲和陈奕迅,在谈王菲未果的情况下,开出天价,硬生生地将已有饮料代言在身的陈奕迅拉过来做导师。一位业内人士曾私下透露,看到《中国最强音》的明星阵容后,《中国好声音》立刻砸下同等价钱,邀请台湾天后张惠妹加盟。而《中国好声音》与那英有合作,便希望通过那英这层关系拉到王菲。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一位取代刘欢的“新导师”,身份仍是一个谜。
“非专业人士”被骂最多
《中国最强音》真正开播之前,讨论度最高的导师莫过于章子怡,她以“心灵导师”的身份加入到比赛中,一开始就被质疑演员出身的她专业不对口。
媒体在采访中,曾故意就此话题问过“导师大姐大那英”,那英表示不看好章子怡能带出冠军选手。而就在第一期《中国最强音》播出前,章子怡回应说:“我理解那英的说法,冠军不可能是任何一个人带出来的,冠军本来就在天赋加上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能成为冠军。我能做的是,甚至我和其他三位导师共同能做的是,帮助选手寻找到本该属于他们的舞台。”章子怡表示,如果只是针对专业性的话,湖南卫视应该去找全国各个音乐学院的院长、教授、高级职称的教师,“我就是代表北京大妞来的”。
除了“不专业”的章子怡,专业导师“不专业”的状态也成为网友们吐槽的目标。好比陈奕迅,被指“只会调侃选手,好几次给出‘No’的评价时,都未能在音乐方面说清原因”,而郑钧赛前标榜专业性,却自认“对弹吉他的女生没有抵抗力”;话最少的罗大佑,有选手在演唱完英文歌之后,罗大佑直接以“不喜欢西洋乐”为由,给出“No”的评价,因此“也显得很不专业”。
网上的“毒舌”评论还有很多,最狠的一条是——导师要对观众负责任,再要对选手负责任,更重要的是为音乐的发展负责任。如果单说这只是娱乐玩玩,那选手无非就是游戏的棋子,那完全可以请凤姐来,相信会更热闹更刺激! (一 乐)
新闻推荐
在2014年上半年中,已上映的多部国产电影,均以黑马之式影响着整个电影市场,《同桌的你》、《分手大师》等国产影片,一经上映就引来一阵阵观影狂潮,从而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