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
简迷离
大洋
25岁的美国姑娘唐伯虎最近这段时间遇上些“烦恼”:自一个多月前主持人撒贝宁与外籍女友李白领证结婚以来,她微博上经常会被网友们的祝福消息刷屏。“你都关注我微博了,也看到我的名字了,为什么还觉得我跟她是同一个人?”提起这次“被脸盲”的乌龙事件,唐伯虎哭笑不得。
不过,唐伯虎和李白确实是有共同点:除了都是外国人,除了都借用了中国古人的名字,她们还都参加过央视的《星光大道》,都有音乐人的身份。撒贝宁宣布婚讯之后,很多人立刻挖出了李白曾任“五洲唱响”乐团成员的背景——更多像她一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外籍音乐人也逐渐开始被关注起来。
这些驻京外籍歌手,有的是职业音乐人,有的是身兼数职的业余歌手,他们来到北京或追梦,或淘金,感受了中国音乐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自己人生的起伏。
唱英文歌红不了 唱中文歌又“必须要比中国歌手唱得更好”
原名Annie的唐伯虎有着一副典型美国年轻女孩的模样:身材高瘦、脸庞小巧、五官深邃——跟她被中国观众所熟识的艺名反差很大。
“为什么不叫‘秋香\’呢?”记者问。“对!我之前也问过公司同样的问题!”在北京生活了15年的唐伯虎用流利又带点京腔的中文回答说,这是她18岁签约第一家演艺公司的时候团队帮忙起的名字。“我看过周星驰那部电影,对这个角色印象不是很好,但后来自己查了一些这个人的资料,发现是个很有个性、有才华的‘才子\’,而且,我的性格也比较男孩子气。”
取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名字是很多外国艺人来到中国发展的第一步,然而,现在的唐伯虎应该明白,除了“名字好记”这并不能对她的事业有太大帮助。
2013年,与经纪公司解约的唐伯虎只身一人参加了央视《星光大道》,获得了周冠军、月冠军以及最终年度第四名的成绩。
10岁时随父母工作来到北京,虽然自认为是个地道的北京妞儿,唐伯虎还是会对自己的外籍身份感到痛苦纠结。“所谓的‘外籍身份\’早就不吃香了,想要在中国音乐圈立足,必须得唱中文歌,还必须要比中国歌手唱得好,所以我们要付出多少努力,可想而知。”出道七年之久的唐伯虎至今没有正式发行过唱片,参加完《星光大道》到现在,她大部分的工作是去央视或地方台的综艺节目唱唱参赛时候的歌,表演一些带有中国戏曲元素的作品,偶尔可以在一些与文化交流有关的“商演”上唱一下自己的原创作品。
“大家觉得我们吃香,因为有张外国人的脸就可以上很多节目,去很多地方表演,这是事实,”唐伯虎说道,“但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明星,让大家喜欢上你自己的音乐,是件很难的事情。”
·简迷离:曾经最接近主流的小众音乐人
来自法国的加百利是中法音乐组合简迷离的吉他手,十几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当时正在法国留学的主唱苏娜,组成乐队并与当地一家音乐厂牌签约,后来因为合约问题一起来到北京发展。回国之后,加百利和女友苏娜寄给各大唱片公司的小样立刻得到了积极的回复,很快,他们就成功签约了当时在华语乐坛很有分量的竹书文化,成为陈琳、杨坤的师弟师妹。2005年年底,他们发行了第一张专辑《私人生活》。
加百利接受采访时说道,在录制第一张唱片时,制作人也想用“中西合璧”的方式包装他们,比如加入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加百利拒绝了,在他看来,跨界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老外唱京剧,文化就能被传播”。当时,简迷离坚持了自己的音乐风格,并将音乐、文学和视觉进行拼接,他们的每首歌都烙印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俘获不少文艺青年粉丝,也收到众多电视节目、音乐节等演出邀请。
但很快,由于合约原因,简迷离在首张专辑短暂火热之后迅速消失,隐退三四年之久。2011年底他们推出翻唱专辑《末日恋曲》,在加百利的坚持下,他们用颠覆的形式改编了像《甜蜜蜜》和《那些花儿》等经典,再加上女主唱在唱腔上的突然变化,引起了一些争议,随后简迷离继续陷入低潮,甚至离开中国进行休息调整。
怀抱“音乐梦想”的他们也还在尝试
在中国闯荡的这些年,加百利等职业音乐人亲身感受到了音乐行业的萎靡不振,虽然可能受到过一些挫折,或者离自己当初的“音乐梦想”依然有些遥远,但他们还在不懈地进行着努力和尝试。
·上选秀节目重拾存在感
眼看“唱片已死”,演出市场逐渐加温,而想要获得更多商演机会,参加选秀节目,增加曝光量和知名度成了所有歌手“曲线救国”的方法,也包括这些外籍音乐人。除了《星光大道》、《中国红歌会》这类外国人经常出现的电视节目,他们越来越多选择登上音乐选秀节目试图寻找新的机会,虽然有的可能造成了反效果。
简迷离在2011年翻唱专辑引起争议再次隐退之前,曾在2012年参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然而当他们唱完那首改编版的《龙卷风》时,四位导师竟无一人转身,身为导师兼同门师兄的杨坤甚至建议他们分开发展。那次失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直到2015年,他们再次出现在第二季《中国好歌曲》,以一曲电子摇滚风格的《怪兽不跳舞》成功加入周华健队,这个经历波折的组合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节目后,简迷离发行了新专辑《迷图》,并进行了出道十年来第一次live house巡演。
谈到因为自己的“不妥协”遇到的这些坎坷,加百利认为这是很多音乐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跟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也分不开。如今,除了唱歌,加百利还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帮其他歌手做音乐制作,以及影像资料,用这些收入补贴音乐生涯。
生活不富裕但也不寒酸,他们有很多赚钱门路
虽然并不能挤入主流的娱乐圈,但这群外籍音乐人的生活过得也算不错。按大洋的话说,在北京生活“很简单”:“不用交税,不用养车,也不用特别担心钱,因为除了房子北京什么都比洛杉矶便宜。”
十年前,30岁的大洋身上带着几百美金从美国来到北京,在此之前,他在洛杉矶从事土木工程方面的工作,“挣得不多又极其无聊”。首先,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很喜欢的中文名字:大洋,不仅有“洋人”的意思,作为民国时期货币的别称,还意味着“钱”。
·教英语、跑龙套、当歌手什么都做
刚来北京的时候,大洋常常收到英文老师的工作邀请,但演艺方面的工作更让他感兴趣,因为“简单,轻松,来钱快”。对于此前从未有任何演艺圈经验的他来说,成为一名歌手完全出于偶然。在2008年参加《星光大道》时,大洋甚至连一首中文歌都不会唱,只得在台上跳一段自创的拳击舞。
来北京的一个半月后,大洋就靠朋友获得了第一份“演艺”工作,在奥林匹克展上身着英国警察的全套配备,扮演一名伦敦警官。
后来,大洋的演艺事业越来越顺利,他开始进剧组当群众演员,有时候甚至一句台词也不用说,每天就能获得八百到一千的片酬。身为外籍人士,大洋做群演的“身价”比中国人要高20多倍。
大洋告诉记者,他的收入从来北京第四年开始便有了质的飞跃:年收入可以达到18万左右。“那时候钱开始来得又快又轻松,比如在北京车展当车模,四天能挣一万块;去剧组客串一个月,就能挣四万块。”
总结陈词
外国面孔想在今天本土文化越来越强势的中国娱乐圈形成气候,目前看起来是越来越难的,特别是在整个音乐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外籍音乐人想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更是不可能。但是,对这批在京城扎根的外国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更已经是他们离不开的归属:在这里,他们的中国梦有的已经实现,有的还在继续追逐中。
(腾讯)
新闻推荐
随着春晚的逐步临近,一向高手如云的央视《我要上春晚》迎来了年终总决选的录制,首日录制惊喜颇多,姚贝娜、阿吉太组合、王铮亮、赵国祝四组选手现场获得了“2014年春节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