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偶像范丞丞创造101□本报记者 江丹
近日,“范丞丞微博一张付费照片卖出480万”的新闻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尽管事后已经澄清这并非事实真相,但青年偶像的号召力和粉丝经济的贡献力依然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近些年来,新晋偶像一茬又一茬,粉丝经济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把偶像当做宠爱的宝贝
范丞丞在微博上晒出两张自拍照,其中一张需要付费60元才能观看。结果共有8万人支付,“范丞丞微博一张付费照片卖出480万”的新闻迅速在社交网络刷屏。之后,相关公司和微博发表联合声明,称这并非艺人的单方面意愿和行为,而是微博与公司的合作,其中用户支付的60元也并非只对单次图片付费,而是会享受半年的微博V+明星会员专属服务。
对很多读者来说,范丞丞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当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范丞丞”时,找不到这位明星的音乐或者影视方面的代表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范丞丞没有人气,相反,人气远超众多出道已久的歌手和演员。在今天,偶像打开的方式早已与往昔不同,没有流传甚广的歌曲,没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没有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也能“一炮而红”。范丞丞以练习生的身份参加“中国首档偶像男团竞演养成类真人秀”《偶像练习生》,最终以第三名的成绩,与另外8位年轻人一起以团队组合的方式出道。
从参加节目到最后出道,不过一年时间,但通过这次付费照片事件,范丞丞的偶像号召力可见一斑,其配合微博和公司活动的这次照片发布,评论数量近20万条,转发更是逾百万。一般来说,当范丞丞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自拍照片时,评论和转发数量都能达到几万甚至十几万。范丞丞为付费照片配文“让你们破费了”,并加了两个捂脸的微表情,粉丝则留言表示:“宝贝宝贝,不破费,我们爱你”,“他真的太好了!!只有他惦记着我们!怕我们花钱!!呜呜呜哪里来的那么好的人”。
对粉丝来说,既然热爱偶像,那么仅仅评论、转发偶像的自拍照,或者付费支持偶像参与的活动,是根本不够的。与范丞丞属于同一组合的蔡徐坤,因为合约问题被传背负3亿债务,一些粉丝便表示要给他们的这位偶像宝宝还债。另外,还有粉丝得知蔡徐坤没有卸妆水,得与其他人共用一瓶。看不得偶像受苦,粉丝要给他们的偶像寄卸妆水。
越来越多的偶像借力资本,通过一轮轮造星运动被推到台前,他们凭借年轻俊美的外表,打动人心的人设故事,唱歌跳舞或者表演的技能,收获一批各个年龄段的粉丝,其中以女性粉丝居多。在这些粉丝眼中,相较于学习的榜样,这些偶像更像是需要宠爱的宝贝。
热爱偶像就要为偶像花钱
近些年来,偶像和粉丝日渐被绑到娱乐工业的同一产业链上,粉丝经济更是被频频提及。为范丞丞引来风波的微博V+明星会员专属服务活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挑选核心粉丝,运营粉丝经济。这跟其他的明星粉丝会员俱乐部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将一定数额的收费作为入会门槛,名义则是会相较于其他普通粉丝在与明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有优先权。对今天的粉丝而言,他们追星的方式除了正常欣赏偶像作品,还要为更多的事项付费。
有一段时间,粉丝电影尤其流行。其中的不少作品,无论是剧情还是制作都乏善可陈,但这些电影一开始锁定的观众群体就是粉丝,包括导演的粉丝、演员的粉丝,甚至剧本原著的粉丝。比如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小时代》系列,其中第一部初上映时便在网络上引发阵营对立的观影争论,一些资深影评人认为情节幼稚,而且有拜金倾向,但郭敬明的年轻粉丝则认为这部影片拍得华丽热闹,就是他们在阅读原著时想象的样子。除了郭敬明的粉丝,电影主创杨幂和柯震东的粉丝也贡献了相当数量的票房。《小时代》系列拍了4部,收割4轮票房。
大鹏导演的电影《煎饼侠》创造票房奇迹也是由于粉丝经济的作用。电影上映之前,大鹏就靠网络喜剧收获了一批拥趸,不少人以言论和行动表示要还大鹏一张电影票。粉丝的“还票情结”还出现在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上映时,不少粉丝表示当年看了很多周星驰电影的盗版DVD,也没有在《大话西游》上映时发现它的好,影响了周星驰的经济收入和社会认可度,所以,时隔多年周星驰再携电影归来时,已经具有经济能力的粉丝积极主动地贡献票房,算是对周星驰的一种经济补偿。
对于那些刚刚走下生产线的新晋偶像,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拍摄影视剧,他们的音乐作品也还没有流传开来,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或者其他的见面会一类的活动提高曝光度和知名度,夯实粉丝基础。对他们来说,粉丝的数量和支付能力意味着他们今后能拿到何种级别的代言,拍摄何种制作规模的电影,如果没有粉丝支持,他们立刻就会被抛弃、被淘汰,这就是娱乐工业的残酷现实。粉丝宠爱他们的偶像,除了感情支持,还要经济支持。
养成偶像,也养成粉丝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偶像,也有各自的追星方式。不少70后60后或者其他年纪更大的人,看到他们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的所谓偶像出现在微博热搜的时候,看到粉丝为他们的偶像做出种种惊人之举的时候,比如付费成为明星会员和观看范丞丞的自拍照片,往往惊诧于今天造星运动和粉丝追星的疯狂,尤其是粉丝对偶像的经济应援。这已经不是他们偷偷听邓丽君歌曲的年代了,也不是把王菲的海报贴在床头的年代了,虽然那是他们习惯的方式——一种有距离的欣赏。因为他们本就是在欣赏偶像作品的过程中喜欢偶像的,而非像今天的很多粉丝是在观看偶像养成类综艺的时候认领他们要宠爱的宝贝的,这种综艺节目,养成偶像,也养成粉丝。
粉丝与偶像之间撤掉距离并非今天才有,早在2005年的选秀综艺《超级女声》中,李宇春、周笔畅和张靓颖3个女孩的成名离不开与粉丝的亲密互动。她们靠着粉丝的票数一步步站到总决赛的最后,登上梦想的舞台。粉丝对这种与偶像关系的转变应该相当满意,因为他们也参与了造星的过程,偶像成功的勋章里有他们的一半,是他们合力将这些原本跟自己一样平凡的女孩变成耀眼的明星。
《超级女声》之后,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无一不意识到粉丝养成的问题。从选手一开始参加节目,便开始培养粉丝基础,以观众投票决定他们命运的名义。娱乐工业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造星运动正如火如荼,一茬又一茬偶像横空出世。偶像继续疯狂,粉丝仍需努力。
新闻推荐
创造101:预测女团最终成员,yamy无悬念,C位会是她吗?
《创造101》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三期,各位小伙伴有没有被小姐姐们撩到呢?虽然目前只播出3期,但某些选手的实力太强,很多网友已经忍不住开始预测女团的最终成员,今天小表妹就客观的来分析分析哪些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