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艺新闻 港台综艺新闻 欧美综艺新闻
地方网 > 娱乐 > 综艺新闻 > 国内综艺新闻 > 正文

孩子恋物家长不必过分关注

来源:铜都晨刊 2019-03-20 10:03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在某综艺节目中,游泳冠军傅园慧身上一直挂着根红绳子。据了解,傅园慧小时候就一直喜欢摸一块儿小毛巾,长大后就改成一根绳子,如果不摸,手就会无所适从。身边有这种行为的孩子也不少,心理专家称这种行为为恋物行为,这种行为需要干预吗?

孩子为何会有恋物行为?

恋物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灵长类动物尤为突出。当孩子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因不可抗力而不得不分离时,常常出现极度焦虑反应,这就是分离性焦虑。当孩子意识到这种分离不可避免时,往往会在潜意识里寻找一个替代性的“父母”,又叫过渡性客体,对其产生依恋,以满足心理需求上的缺憾,获得安全感。

三种因素容易让孩子产生恋物行为:

●缺爱。一些贪图享乐型的年轻父母,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带,但爷爷奶奶不能替代亲生父母之爱。此外,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容易出现恋物行为。

●缺乏安全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可能会通过对心爱之物的爱抚和交流,寻求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安全感。

●后天模仿。如果孩子的朋友有这种行为,孩子通过模仿也会产生恋物行为。

恋物行为一般在七八岁消失

恋物行为一般在一岁左右开始出现,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交往对象以及兴趣的不断增多,恋物行为会发生改变,父母既不要惊讶,也不需过分关注,这种忽略反而有助于孩子恋物行为的减少和消失,到七八岁会逐渐消失。

假如孩子过于依恋某样物品,比如小玩具一刻也不能离开自己,否则就发脾气甚至哭闹,或者这种依恋行为阻碍孩子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这种情况需引起家长的重视。

怎样减少孩子的恋物行为

1.多陪伴孩子。特别是多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和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等。

2.多爱抚孩子。如亲亲孩子、抱抱孩子,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3.引导孩子与同龄小朋友玩耍。孩子与小朋友的交流越多,心理需求越能得到释放和满足。

4.适当多准备一些玩具,特别是仿真玩具,让孩子不过度依恋某一个玩具。

5.对孩子付诸积极改变的努力,及时给予赞扬和奖励,以固化这种行为。

6.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比如减少夫妻之间的争吵,及时化解家庭矛盾。

7.求助专业心理机构。如果孩子恋物行为严重,如远离人群,回避交往,影响身心发展时,可求助心理医生。(据《大河健康报》)

新闻推荐

《我和我的经纪人》展现娱圈真实职场 张雨绮生活观获好评

张雨绮与经纪人筱雅。中国首档聚焦经纪公司的职场真人秀《我和我的经纪人》17日惊喜首播,朱亚文、张雨绮、白宇、春夏、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恋物家长不必过分关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