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充 今日南部 今日营山 今日蓬安 今日仪陇 今日西充 今日阆中
地方网 > 四川 > 南充市 > 今日南部 > 正文

“农民诗人”曹福章:泥土里走来,将生活写成诗

来源:南充日报 2019-04-17 04:37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档案

曹福章,男,1969年生,农民,自由撰稿人,已在《星星诗刊》《中国青年》《诗潮》等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诗、散文、评论、小说等。系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征文大赛并获奖。 曾获国际微诗大赛北冰洋赛季优胜奖等。

●本报记者 罗虹

在南部县升钟湖畔,有这样一位“农民诗人”,他将生活写成优美动听的诗句,他叫曹福章。正如他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必须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他离不开泥土的芳香,也离不开烟火的味道。”曹福章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眼前的世界,他身上有着光一样的本质,折射出世间的绚丽色彩。

1 痴迷诗歌 作品见诸百余种刊物

说起对诗歌的热爱,曹福章算得上是初心不改。今年50岁的曹福章出生在南部县双峰乡曹家窝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中有8个兄弟姐妹。从小学到初中,曹福章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写的作文还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

回忆第一次写诗歌的经历,曹福章仍然历历在目。“初中时,我在《读与写》杂志上偶然看到了一首关于农民播种希望、喜获丰收的现代诗,字里行间透着优美的意境,我从未想到,文字有这样大的魅力。”曹福章说,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收集各类诗词,看到喜欢的诗句就摘抄下来,篇幅大的就从报纸、杂志上剪下来贴在本子上。

看的多了学的多了,曹福章忍不住小试牛刀。他将那些完整的、零碎的诗句用铅笔头写在家里的柜子上,觉得写好了,完整了,可以投稿了,他才找个干净的方格纸,小心翼翼地誊写在上面,叠折装进信封,贴上邮票,投寄到报刊杂志。没想到很快就有了回音,原来,他创作的组诗《水韵》发表了。随后,他的诗歌又登上了湖北、福建、安徽等省的诗刊,一时间,他在学校名声大噪。

但是,由于家境贫困,兄弟姐妹众多,初中一读完,曹福章就不得不回家种地。繁忙的农活没有磨灭曹福章的写作热情,反而让他对农村、农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花儿里的童年依次醒来/跳出锅碗瓢盆/跳出母亲喂养的炊烟/炊烟跑上房檐屋顶, 袅袅/针与线在岁月里/进进出出, 缠缠绕绕/灯下, 是母亲慈祥的面容……”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着农村的诗情画意,创作完成的诗歌,他就照样誊写投稿。如今,曹福章已在《星星诗刊》《中国微型诗》《中国青年》等百余种刊物上发表过诗歌。

2 故乡滋养 写出生活写出共鸣

上世纪90年代,曹福章第一次离开家乡,和乡友到北京一工地搬钢筋。每天繁忙的体力劳动之后,曹福章最喜欢的就是下班后,独自一人待在工地的宿舍写诗。一天放假,他和工友们逛完柳荫公园,曹福章灵感迸发,写下了一首《钓春》,入选《国际华文作家诗人传略》。

当时,曹福章家庭贫困,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他去中药厂打过工,去南部县升钟湖养过鱼。打工时,他十个手指头砸出过血,养鱼时,他还差点淹死。不过,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倒他,他用挣来的钱供女儿读书和自己买书。

如今,曹福章白天在南部县工业园务工,晚间看书写作。在诗海中遨游,曹福章结交了许多朋友。2017年,曹福章成为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一员。无论是出去培训,还是参加活动,曹福章都当作一次良好的学习机会,虚心请教,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文学天地。

“摘下几粒花椒/压制牙根/麻醉神经麻醉久远的岁月/糊七七八八个泥团/坐田中央作肥堆/把几块地的小麦玉米红薯/挪列到一块/开现场会做报告……”曹福章说,《故乡病句》是他最喜欢的作品,正是在故乡的滋养之下,他才能写出与读者能够产生共鸣的诗句。

一位作家曾这样评价过曹福章的诗歌:“好的诗歌还应是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与传诵的。一首好的诗歌基于大众化的层面,才有可能走得更长远!而在读曹福章的诗歌时,我欣喜地看到了我所推崇的大众化的一面———字里行间的简单与朴素,加上其书写的多是来自我们所生活的村庄或现实生活,读来很容易就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今,曹福章不仅仅局限于写诗歌,他还开始写小说、评论、散文。今年,他已经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2篇文章,一篇是散文《川东北的年味》,一篇是读《寻光而去》后有感而发的评论《光的形而上》。“我的梦想就是能有一天不再为生活奔波,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曹福章说。

文学是孤独的。对曹福章来说,亦是如此。夜深人静时,他捧一本书一人度过。清晨时分,万物尚未醒来,他已经拿起笔开始创作。日复一日,简单而规律,在文学的世界里,他过得快活自在。

■读书心得

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

记者:现在,不少人想写作但经验较少,你能分享一些经验吗?

曹福章:《瓦下听风》这本书对我的激励很大,书中所写的事与物都在农村,是我最熟悉的,读起倍感亲切,很有意义和生命力。记得作家刘绍棠说过:“关注底层生活,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文集里的文字与生活场景震撼了我,所以我试着写评论,也试着去学习写散文。我写的《麦》与《瓦下听风》里的《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诗歌、评论与散文,有共性,都是来源于生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现在很多人都尝试写诗歌,我认为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一首好诗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诗的语言要流畅,通俗易懂,而不是一些陌生的晦涩的辞藻堆砌而成。

记者:你怎么看“农民诗人”这一称呼,如何写出贴近生活的作品?

曹福章:大家都叫我“农民诗人”,是对我的一种鞭策与鼓励,毕竟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写诗、读书、写文章,也只是一种爱好。以前白天忙生产、农活,在深夜里看书,用信封、铅笔写,再誊写在方格纸上,叠折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寄给报刊杂志社。现在时代进步了,可以用手机、电脑写作,我也已经习惯深夜读书,早晨写作,白天在车间干活。虽然已经写了几十年了,但是我认为还没有把农村、农民写透,因此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把农民、农村的故事写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新鲜的、真实的故事。要想写出贴近生活的文章,就要深入生活,细心观察、体验、感受,真情实感地用文字再现。

记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常看什么书,有什么读书建议?

曹福章:我正在读一本《寻光而去》,小学生看了不觉得深,大学生看了不觉得浅,有光的折射美。作者用长寿花写出了90岁老教师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还有风的无私奉献,雨的无私奉献等。此外,我喜欢阅读一些历史和励志书籍,来净化心灵。

读书,有人称之为第二生活,足见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认为读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来读,这样才开卷有益。有了一本好书,如何从中获益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是没有多大益处。每读完一本书,还可以写评论文章或者读书随笔,可以评价作者、分析作品,也可以引发联想、提出观点。这样持之以恒地读下去,终将成为智者。

■相关新闻

数字阅读在e时代续写“开卷有益”

2018年全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达4.3亿人,人均数字阅读量已达12.4本,人均单次的阅读时长达到71.3分钟。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传来信息: 我国数字阅读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古往今来,人类信奉“开卷有益”。在“e时代”,数字阅读能否延续人类对阅读的神圣感?

数字科技:提供更多阅读可能

戴上增强现实眼镜,翻阅手中的画册,原本的平面图像立即化为立体模型。使用虚拟现实设备,观众立即回到历史真实现场。一套集阅读、释义、评测、互动于一体的“3D电子课本”令孩子们爱不释手。一家听书企业生产的孙悟空卡通玩具,居然还能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本次大会设置了媒体融合、5G让生活更美好、聆听经典等13个主题展区,集中展示了我国数字阅读的新产品、新服务,让人感到,数字阅读壮大了读者队伍,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从2016年到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年度同比增幅分别为12.3%、13.4%和14.4%。

从时间段上看,与2017年相比,数字阅读的“早读”读者快速增长,在7-9点的“早高峰”时段进行数字阅读的读者占总数的比例从10%左右跃升到了近43%。午间阅读的读者也翻了一番还多。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认为,随着5G技术落地、虚拟技术提升和人工智能发展,数字阅读行业将更好地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产业、公益:数字阅读前景看好

《2018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同时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到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整体市场稳步增长。而愿意付费阅读的读者其占比也从2016年的60.3%增加到66.4%。其中有68.7%的付费用户的愿意付费区间在20元以上。

这意味着数字阅读产业的前景继续看好。专家预测,面向未来,国家政策仍将继续引导数字阅读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数字阅读产业发展重点将放在全民阅读、新兴出版、媒体融合等方面。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产业将得到持续发展。技术升级赋能深度数字化将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公益方面,数字阅读产业正在助力文化扶贫和教育资源均衡。

守正创新:做好引领行稳致远

从纸质到数字、从读书到读屏,阅读的方式不断翻新,但“开卷有益”的宗旨始终如一。此次大会传递出的一条重要信息就是:数字阅读产业守正创新方能行稳致远。

从2015年到2018年,我国数字阅读作品中,网络原创作品占比从69%上升到79.8%,增加了10个百分点,创作者从480万上升到862万。知名网络作家管平潮认为,好的网络文学要体现正能量,好的网络作家要有情怀。

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可以相辅相成。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蒋蕾举例说,读者在阅读《人类简史》时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就能观看导读课程,也可在网络社区与他人交流,从而加深阅读体会。

“现在的阅读已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更要提供能够引领读者情感梦想的阅读产品。”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说。(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来自温州、成都的3名医疗技术骨干对口支援南部县中医医院 带着真情来 爱洒南部城

●李果高林阳在南部县中医医院,来自温州的医生马为众和来自成都的医生王强、黄家俊,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南部县中医...

南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农民诗人”曹福章:泥土里走来,将生活写成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