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宁 今日武鸣 今日隆安 今日马山 今日上林 今日宾阳 今日横县
地方网 > 广西 > 南宁市 > 今日宾阳 > 正文

潘相在福山

来源:烟台日报 2021-02-23 23:59   https://www.yybnet.net/

□孙慧铭

清代湖广安乡人潘相,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次年四月,五十二岁的他选授山东福山县知县,直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调任曲阜县。

乾隆五十年(1785),已致仕的潘相完成了回忆录《事友录》的写作,“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其中的“卷二”,以很大篇幅记述了自己在福山几年间的施政情况,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潘相上任福山的第一件大事,并不是为福山所做,而是“赴省,承修郯城路工”,为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做准备。修路的工作完成后,方才返回福山,处理地方政事。

绘保甲图

设收养局

振兴教育文化

潘相此前曾在保定府完县见过同年李麓堂绘制的县域《村庄壕墙图》,正式上任福山后,他仿照绘制了一份《福山保甲图》,因此受到时任山东巡抚、力行保甲制的崔应阶的表扬,并记大功一次。

潘相绘制此《保甲图》着实是下了功夫。上面除了将幅员三百里福山辖内的保、社、村、甲、牌、户、丁普查清楚,“合城内关厢四保,总三十社。为村庄四百有六,为甲一百九十二,为牌一千九百二十一,为户一万八千九百九十三,为丁口十二万八千一百六十九”,还将衙署坛庙、山川险要、墩台道路一一勘察,详细标注。同时,他又组织人员绘制三十个社的社图,在上面注明某社几村庄、几甲几牌几户口等。“又绘海岛图,详载船只之数,稽查之要,避洋停泊之所,北会庙岛,南赴崆峒之水程”。

做完这些,潘相又编写“律例歌”数十条,附刊在各家各户门牌后,附刊律例歌数十条,使人人都背诵传唱,以知警惕,并常常亲自检查,分别赏罚。如此一来,使境内的民风有了很大的改善。

受境内多丘陵的地形影响,福山的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且地窄人稠,这就迫使许多人远赴口外、关东、京城等地寻求生计,而他们留在家的父母妻儿,每至岁末春初青黄不接之时,往往是饥寒难支。作为父母官的潘相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除了谨慎地劝说县里的土豪大户捐助钱米以外,还在西关的天齐庙、东乡的黄务店、西乡的岗嵛村、南乡的高疃集、北乡的诸记村设立了五处收养局,收养鳏寡贫困者,并请就近乡绅打理相关事宜。

潘相在文中记录了当时收养局的十项规定:“1.造具清册,人日给米一升,菜薪钱五文,幼口半之,五日一支;2.无家者即在局内,男女分别居住,设暖炕草铺锅灶,各开一门出入;3.严禁僧道闲杂人等往来;4.如有青年孤寡与顾念门户不肯来领者,令地保另册,半月照数一送;5.外来哀求入局者,确查可留,一体收养;6、少壮男女,地保带县问明,捐给口粮送回;7、疾者拨医调治,死者捐棺觅工,抬葬义冢;8、春融散厂之日,择其可傭者给予铁锄觅工;9、老有男女,则酌给钱文,随便营生,量与棉花纺织糊口;10.外来者,仍予以口粮,权其归里,凡收养岁不下二百数十人,造册申报。”

除了绘制保甲图加强地方管理、设立收养局解决民众生活,潘相还十分重视地方的教育和文化建设。

福山城西北原有“宾阳书院”,是在清乾隆十一年(1746)由知县李经邦创建,山东学政于敏中起名并题额。按照乾隆版《福山县志》中的记载,当时书院有内屋三进,计瓦房八间、草房二十三间,并有门前牌坊一座、魁星阁一座。

潘相上任后,四处筹集资金,聘请明师任教,遴选招收聪慧的童生入学,并常常亲自去监督学生的课业,“来学者甚众”。福山县的科举望族中,王氏家族的王钟泰、王善在、王善埙、王善垲、王奎甲、王余笭、王余庄、王余菖、王余蒨,谢氏家族的谢宜谦,萧氏家族的萧焜,鹿氏家族的鹿承基,牟氏家族的牟文烜、牟文烺等人都在书院学习过,并相继荣登科第。

当时“宾阳书院”的院长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福山城里人萧栴年。萧栴年,字雪崖,曾历官贵州仁怀同知、大定知府。潘相在他的回忆录中记录有一件事,说当时书院中的对联多模糊不可辨别,萧栴年请他重新写了三副,联语分别是:“非列圣之书不好;约六经之旨成文。”“心以宾阳殷捧日;道如测海必观澜。”“穷经阶在近思录,入德门由小学书。”又说道:“他(萧栴年)所更正甚多,且为《题书联谂学者文》一篇,吴江陆朗甫先生选入《切问斋古文抄》。”

敬重贤者

抚恤循良

命名奇泉八景

乾隆三十二年(1767)夏日,经连年少雨的福山大旱,潘相曾设坛祈雨,在福山大获丰收后,在射圃中建了三间“龙神祠”,位置在县城西北一里处的东岳庙附近。祠中除了塑有龙王和天妃像,潘相还把明崇祯年间福山知县朱国梓的神像移入,一同祭祀。

朱国梓,辽东广宁前屯卫人,字子寿,号邓林,为明末抗清主战派宿将、山海关总镇朱梅的第二子,于崇祯四年(1631)以贡生官福山知县。五年(1632)五月,正值李九成、孔有德等陷登州之际,时任福山知县的朱国梓作《告城隍固守盟文》,以坚定军心,并发动乡绅百姓,誓以保卫县城,使“乱者颇惮其威”“二月后无一骑敢东犯者,百姓安堵,皆其功力”。朱国梓去职福山后,百姓念其功德,在东城楼南为其立祠,后又重修,设像以祀,并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移像东城楼中,春秋致祭。

潘相在福山任上不但敬重前任贤者,学习借鉴他们的为政策略,对地方循良也是加以抚恤。

福山两甲庄村人孙遇,为正统元年(1436)进士,授官户部主事,后历任徽州知府、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布政使。他为官清廉,忠于职守,勤政爱民,在任三十二年,深受民众拥护。

一次潘相因事路过县西南十里处的孙遇墓园,见墓碑已断裂毁坏,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他询问其中的坟冢中哪个是孙公的,竟无人知道,不免感慨万分。又得知孙遇的后世已败落,墓田早被其一个旁支武生某人强行占据,此前乡人多有控告,却无果而终。于是潘相找到某人,问:“你的这片田地是什么时候有的?有什么证据?你是谁的后人?”某人回答:“是我的祖先置于康熙初年,没有证据。”又回答是前明孙基的后人。潘相又问:“既然购置于康熙初年,为什么明朝时就有户名?况且孙基是你的祖先吗?”某人语塞。然后潘相从孙氏的老族谱中,查出孙基是孙遇的五世孙,并无后裔,于是他对围观的众人说:“此田地,一定是孙基为祭祀留下的祭田。”对潘相有理有据的判断,众人皆服。

随后潘相又四处打听,找到了正在帮人浇地的孙遇的一位十世裔孙名守。在查看过他家珍藏的包括孙遇在内的列祖列宗的遗像,询问了孙遇墓的具体情况后,潘相便把墓田五十亩、草房五间,还有一些余地,都重新断归了孙守忠,又帮忙修饰了墓园。当时的礼部尚书是钱塘人王际华,潘相向他奏明此事后,又将孙遇入福山乡贤祠。得知孙守忠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潘相还捐了钱给他,让他把儿子送到学校学习,以重振家族的科举之路。百姓们都很感动于潘相的作为,特别是孙守忠,要为他立“禄位牌”,潘相说“这都是我的职责所在”,并极力制止为自己立功德碑一事。

福山城西有“奇泉寺”,始建于唐代,时为福山第一大寺,以其命名的“古寺奇泉”为福山八景之一。此处环境清新,景色优美,历来就是福山文人墨客流连之所,潘相在《事友录》中说:“其西郭为郭尚书宗皋三世下帷处,厥后大司徒王公骘亦尝游息其间,长夜诵声……”潘相在闲暇时也常到“奇泉寺”游览,并根据周边四时景物,命名“奇泉八景”,分别为“岩洞泉声”“小桥月色”“西堂夜诵”“东阁晨钟”“异萼清香”“深林远荫”“一夼珠果”“千丈松涛”,可惜他为这八景题写的八首绝句诗,已失传。

勤理民讼

兼署黄县

追凶智断疑案

潘相在回忆自己任职福山时说:“勤理民讼,为令牧本务。予惟以勤补拙,不用状式,不拘告期,不悬审牌;小者数日,大者不逾十日。每日闲步大堂,随到随办,或行道之顷,有诉冤者,亦停车传唤了结;或黑夜冒炎暑风雪,单骑简从,往回八九十里,不畏劳理事,事亦以简。”此言不虚。

一日,有辖区世家大族控告曲家的一个农户侵占他的土地。潘相一听,立马前往实地勘查。潘相先查看了农户的地契,确认是顺治年间的,又听农户说道:“我们已在此住了四代人,虽然与大户的田地接连,却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他的。”既然地契有详细记录,潘相当然要判一切按旧地界为准,但是大户仗着自己的势力和名望,对潘相的这一判决很愤怒。潘相毫无畏惧,并向上级申报文书说明此事,得到认可。

潘相上任福山的当年,权家村的山沟内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已经溃烂无法辨认,旁边有遗弃的草帽、烟袋和用墨汁染了的孝鞋。后通过遗物辨认,确定了死者身份。死者的叔叔说死者是六月份从京城回来的,积蓄了一点钱想回来娶媳妇。又说,某天死者和同乡赵二进城赶集,就再也没有回来。潘相听后马上传讯赵二,赵二承认两人一起进城,但进城后就各自去买粮食了。再问,赵二又含糊其辞,先后供说出多名无关人员,如此众人皆认定赵二是凶手无疑。潘相不为所动,再经反复勘验,细细梳理,最终把真凶缉拿归案。

即使在外出差,潘相也挂念着自己任职的福山。一次在莱州,夜晚有人来禀报新店发现了一具尸体。潘相连夜赶回来到案发现场。

潘相到现场查看了周边的形迹,又讯问地保,得知死者为一盗贼,最后通过尸体上的刀痕,判断出是剖鱼刀所致,并由此找到嫌疑人,但嫌疑人拒不承认杀人。潘相多方走访寻找证据,又对嫌疑人进行心理战,告知其“杀盗无大罪”之后,嫌疑人终于说出了事实真相,原来嫌疑人的家中遭遇盗贼行窃,又受其殴打,慌乱之中失手杀人,于是案情彻底告破。最后,潘相宣判此案为“拒捕格杀”案,为自卫者洗清了罪行,被百姓称赞为“真包公”。

通过在福山任上的作为,潘相能力得到了认可,乾隆三十一年(1766),上级令潘相兼署黄县知县。当时黄县有一件案子,因证据不足悬而未结,成了拖了八年的积案。潘相上任数日后,就开始着手处理此案,经“训究详复,传集人证”,最终将案件理顺清楚:案犯孟祥是一个小吏,因印票虚填作假被斥革,反倒栽赃一个已故去的同事,声称自己是冤枉的。最后,潘相以孟祥“掯骗仓谷,凭空刁诬”之罪,判他“满杖”施加教育,虚假印票当场销毁。

乾隆三十五年(1770)正月,潘相调任曲阜知县,离开福山,后又任濮州知州、昆阳知州等。他在福山期间,曾作有《福山杂吟》诗,不妨收录于此,以纪念这位福山历史上的良吏:“山川禹贡记嵎夷,刘豫更名竟不移。好古犹寻羲仲宅,多闻久废李斯碑。槎无童女求瑶草,户有耆氓织檿丝。莫以鱼盐卑相业,烝民利赖到今兹。”

新闻推荐

他们用平凡演绎伟大,他们用善举温暖城市 2020南宁十大“最美家乡人”获表彰

本报讯(记者叶祯李璋实习生潘泉佚)“今天的奖励,我更认为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同时,‘最美家乡人’的荣誉称号,属于每一位热心...

宾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宾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潘相在福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