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咸阳 今日兴平 今日三原 今日泾阳 今日武功 今日乾县 今日礼泉 今日永寿 今日彬县 今日长武 今日旬邑 今日淳化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今日彬县 > 正文

揭秘耀州窑倒装壶发现始末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0-03-31 02:22   https://www.yybnet.net/

高立勋先生(中)一行与耀州窑博物馆馆长张建超(右六)等在耀州窑博物馆合影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耀州窑青釉倒装壶原件1982年,陕西省博物馆为倒装壶捐献者高立勋颁发的奖状高立勋先生为耀州窑博物馆题词“禚老师,30多年了,咱们又见面了,真是不容易啊!”

“高先生,您为耀州窑干了一件大事,一件流芳千古的大好事!”

2020年1月10日上午,雪后初晴,三九天的冷风透着冰凉。但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一场跨越37年的相见,却使耀州窑博物馆充满了暖流——两位耄耋老人握手相拥,揭开了一个有关耀州窑青釉倒装壶发现和捐献始末的故事,谱写了又一段耀州窑传奇佳话。

两位老人,一位是85岁的西北大学教授、研究员,耀州窑倒装壶的捐献者高立勋先生,一位是83岁的中国著名古陶瓷专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先生,当日相聚耀州窑博物馆共话耀瓷情怀。

这天,耀州窑博物馆馆长张建超带领全体工作人员为高立勋先生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为老先生献上鲜花,赠送倒装壶复制品,交流座谈……

发现者

“这就是个泥壶壶也不会值啥钱”

为何耀州窑博物馆会如此隆重地接待一位85岁的老人呢?说起渊源,还要从耀州窑的一件标志性代表作——青釉倒装壶说起。

青釉倒装壶,也称倒流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彬州市),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耀州窑五代至宋代时期的青瓷代表作之一。

关于这件青釉倒装壶的来历,其面世后就流传出多个不同版本,为其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许多陶瓷爱好者以及一些在博物馆见过倒装壶真容的游客都想弄清楚它的发现过程,但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这一次,耀州窑博物馆通过陕西省青少年活动交流与服务中心主任刘邵安、长安古乐学会会长张昭等人牵线搭桥,终于请来了倒装壶的捐献者高立勋先生,来耀州窑博物馆说古论今,细解倒装壶的发现与捐献始末,为耀州窑文物正本清源,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1年秋,当时在西北大学工作的高立勋回彬县老家,在城关公社东关大队姐姐家的桌子上,看到一件造型十分奇特的青色壶状瓷器。这件瓷器被姐姐擦得锃光瓦亮,学考古出身的他当时就眼前一亮,拿在手上仔细查看,发现这是一件制作工艺精美的青瓷,器型却从来没有见过。

经过询问,姐夫晁日兆告诉他,这是1968年夏季的一天,他在县城残存的东城墙上取土时挖出来的,看着像个茶壶一样,他也没在意就随手拿回了家。起初让孩子们拿着玩,后来就清洗干净放在桌子上当了摆设。有一次他女儿听说县城有人收古董,就拿着这个青瓷壶让古董贩子看,人家看后说就是一般的瓷器,只愿出价二三十元收购。女儿感觉这么低的价钱卖了不值,就又将青瓷壶拿回了家。

高立勋听后对姐姐和姐夫说,这个物件应该很珍贵,不能就这样放在柜子上,万一被谁不小心弄坏了咋办?随后,他说要把它拿到西安让文物专家鉴定一下,看到底是个什么物件。姐夫说,我看这就是个泥壶壶,也不会值啥钱,要是真能卖点钱,就给家里老人买点好吃的就行了。

高立勋

经陕西北京上海众多专家鉴定为失传的青瓷宝贝

高立勋将“泥壶壶”拿回西安以后,经过反复观察、比较,初步判断这件器物应是宋代耀州窑出产的青瓷壶;然后,他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等相关陶瓷图录,均未发现与这件瓷壶一样造型和结构的器物。

为了证实自己的看法,高立勋与当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等古陶瓷鉴定专家联系,一同考证,经过多方探究,均认为该器物应该是耀州窑宋代时期出产的青瓷,器型绝无仅有,是耀州窑一个失传了的宝贝。

后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陶瓷专家也对这件青瓷进行了鉴定,说法与陕西专家基本一致。因该制式青瓷他们也从未见过,就动员高立勋,希望他能把这件瓷器捐献给故宫,高立勋没有答应。

接着,他又通过熟人联系到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专家,听了对倒装壶的描述,对方希望高立勋能够去上海一趟,他们给报销来回交通费,坐火车和飞机都行,并承诺奖金翻番,条件是把这件瓷器留给他们,高立勋仍然没有答应。他认为这是陕西生产、陕西出土的宝贝,不能留到外地,应该让它留在故乡。

经过多次鉴定后,该器物最终被认定为耀州窑五代至宋代时期生产的青釉瓷器,是一件珍品,填补了耀州窑瓷器的一个空白,对研究耀州窑制瓷历史有着重大的意义,初步定名为“倒灌瓷壶”。有专家表示,耀州窑也曾出土过几件五代和金代的这种瓷器残件,但均没有高先生这件完整和具有代表性,它可以说是同类瓷器中的绝品、孤品。

搞清楚该器物的“身份”后,高立勋向姐姐、姐夫说了这是一件宝物,还是交给国家最安全。姐姐、姐夫听后,同意了他的意见。这之后,高立勋就代表姐姐一家将这件青瓷壶捐献给了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现陕西历史博物馆)。最初博物馆说给几百元钱作为奖励,但他考虑到姐姐一家都是农民,生活不宽裕,就动员博物馆给了1000元的奖金。当时的博物馆负责人说,1000元奖金,是他们博物馆给文物捐献者奖励最多的一次。

1982年10月,在西北大学召开了一个文物捐献发布会,给捐献者发放了奖状和奖金,当时省内外多家报纸、电台都以“陕西发现宋代倒灌瓷壶”为题进行了报道,一时成为陕西陶瓷界的盛事。至此,这件由彬县农民从城墙里挖出的耀瓷瑰宝——“倒灌瓷壶”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为悠久、璀璨的耀州窑古陶瓷历史增添了一段动人佳话。

禚振西

倒装壶反映出耀州窑高超的制瓷技艺

据中国著名的古陶瓷专家禚振西老师介绍,倒装壶的名称,也是经历了多种叫法,开始叫它倒灌瓷壶,后来也有叫它倒注壶的,最普遍的一种叫法是倒流壶,而目前陶瓷学术界认可的叫法为倒装壶。严格来说,倒装壶是一件酒器,不是有些人认为的茶壶或调料壶。

为此,有必要将倒装壶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倒装壶通高19厘米,腹径14.3厘米,底径7.5厘米,腹深12厘米。与常见的瓷壶不同,其壶身为一整体,壶盖和壶口连在一起,灌酒时可将壶倒置,将酒由壶底中间的梅花口注入,容量约800克,然后将壶放正,注入的酒不会从壶底的梅花口流出,故名倒装壸。倒酒时,可提壶把倾斜,酒即可由狮子口壶咀流出。

倒装壶整体构思奇巧,布局严谨合理,壶腹圆鼓,设双层柿蒂,寓意“事事如意”;以飞凤为梁,凤首高昂,凤冠飘逸,曲立壶顶正中,象征持有者事业兴旺腾飞。壶咀为子母狮,母狮凶猛威武,幼狮憨态可掬,壶腹剔刻缠枝牡丹,象征富贵吉祥,绵绵无尽;下腹饰仰莲纹,喻稳坐高台。因装饰有狮(兽中之王)、凤(鸟中之王)、牡丹(花中之王),故民间称之为“三王壶”。

倒装壶为青色釉瓷,造型、结构极为独特美观,反映出耀州窑古代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和智慧,是我国古代陶瓷的瑰宝和耀眼明珠。

张建超

让耀州窑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在参观了耀州窑博物馆馆藏珍品后,高立勋先生欣然为博物馆题词:“让倒装壶活起来”。他说,文物是承载古今的使者,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物的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智慧和灿烂文明展示给公众。

耀州窑博物馆馆长张建超对高老的勉励表示感谢。他说,高老的讲述,使大家真正了解了倒装壶的发现、鉴定和捐献始末,揭开了倒装壶不为人知的秘密,还原了历史真相。

张建超介绍,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以及耀州窑博物馆坚持以发掘耀州窑传统工艺和发扬光大耀州窑产业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耀瓷传承精髓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与国内外陶瓷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馆藏文物交流展览,以及耀州窑文化传承宣传活动,努力使馆藏文物“活起来”。同时,不仅让馆藏文物“活起来”,而且要让耀州窑产品“火起来”,挖掘开发出多种独具耀州窑特色的产品推向市场,提升耀州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倒装壶作为耀州窑的标志性代表作之一,因其独一无二的造型、奇巧神妙的构思、精美细致的纹饰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其复制品被人们大量购买,用于馈赠亲朋和收藏。同时,倒装壶的复制品也作为国礼赠送给多个国家的领导和外宾,成为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光大耀州窑文化的使者。黄宪明

新闻推荐

咸阳供电公司 为银西高铁陕西段配套工程保驾护航

本报讯(任洺言)银西高铁陕西段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目前已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截至11月5日,已完成铁塔基础浇制40基,各项环节正...

彬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彬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揭秘耀州窑倒装壶发现始末)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