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宜宾县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县新闻 > 正文

黄庭坚:能不忆川南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7-11-10 06:51   https://www.yybnet.net/

伍松乔

写在前面

11月4日,著名文化学者、作家、资深媒体人伍松乔与世长辞,享年69岁。

伍老师生前系四川日报高级编辑,曾担任副刊部负责人。有散文随笔集《姓甚名谁》《记者行吟》《媒体上的文化庄稼》《没有眼睛的府南河》《十字岭,识字岭》、长篇非虚构作品《中国书生宋育仁》《成都》《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天下古成都》等十余部专著出版。个人获全国报纸副刊突出贡献者称号,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副刊类)、冰心散文奖(第三、五届)、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本文原载《四川文学》2017年11月号,系伍松乔老师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全文长达1.9万字。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后,我们节选其中部分刊发,以表达我们的哀痛和敬重。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杜甫入川236年之后,51岁的黄庭坚也来了。

与杜甫的自由身不一样,黄庭坚是被贬谪而来的。

绍圣元年(1094年),黄庭坚在家乡为母亲守孝期满。七月初,与以“讥刺先朝”罪名被再贬英州 (今广东省英德市)的恩师苏轼相遇于彭蠡湖(今江西省鄱阳湖),相会3日,洒泪作别,竟成永诀。十二月,被诬以“修先帝《实录》,类多附会奸言,诋斥熙宁以来政事”的罪名,贬谪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

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黄庭坚的表兄张向提拔为夔州路转运判官,黄庭坚再“移戎州(今宜宾)安置”,被弄到当时视为更 “远恶”的地方。此次贬迁,是其表兄上奏 “避亲嫌”所致,此举正好为对黄怀有敌意的新党权贵提供了一个再度惩罚的借口。

初到戎州以给青年讲学为乐

元符元年 (1098年),黄庭坚从长江“溯流在道三月”,“六月至戎州”,这一年他54岁。

离船上岸,眼前这地处云、贵、川交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的川南一隅,或许让他联想到地处赣、鄂、湘三省交界的故乡修水,但更多的该是不安。

川南南缘,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衔接的边地,长期生活着中原所谓“西南夷”的一部分,先后被称之为僚、土僚、葛僚、戎僚、都掌蛮、九丝蛮等,也被笼统称为“群僚”,包括土著“僰族”。

戎州此地,秦设僰道县,治所僰道城。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僚后设戎州。宋干德三年(965年)仍设戎州、僰道县,直到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黄庭坚离开13年之后,戎州改称叙州,僰道县改称宜宾县。

初来乍到,加上气候不适,黄庭坚的身体每况愈下。

刚到戎州时,黄庭坚寓居南寺,因为居处太过简陋狭小,于是在舍后另建居所,起名为“槁木寮”“死灰庵”,表达了他最初的心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庭坚渐渐习惯了戎州的生活,还发现了川南众多好处,诸如“山花野草,微风动摇”“衣食所资,随缘厚薄,更不劳治也”“此方米面既胜黔中,饱饭摩腹”“一裘一葛,疏饭易足”“士大夫亦有可与游者”等等。就连他那城南僦居之所,也自有其长:“虽小屋而完洁,舍后亦有三二亩闲地,种菜植果,亦有饭后逍遥之地。所谓‘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者也。”

戎州人从官员到士人到普通百姓,毫无避忌,与黄庭坚自由交往,气氛融洽。蜀地源远流长的崇文传统,川南待人处事的仁义之道、忠厚之情,与黄庭坚一拍即合。

黄庭坚为他的戎州新居所取名 “任运堂”,还写了《任运堂铭》:“余曰:腾腾和尚歌云:‘今日任运腾腾,明日腾腾任运。\’”堂名的变化,反映了为之焕然的平和心态。

岂止平和,更在忙碌中快活或者说是在快活中忙碌着。“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几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宋史·黄庭坚传》)。”

黄庭坚对于求学者,“凡儒衣冠,怀刺袖文,济济而及吾门者,无不接(《答王周彦书》)。”当发现可造之材,则“然动其心”,给他们指点、教授,很在状态。

在向黄庭坚求教的人群中,有拜他为师的门生弟子终日相从左右。

在《与王观复书三首》的书信里,他曾经特地说到其中赵緽、蔡相、张溥、廖铎4位,甚感欣慰。身边的学生,还有来自成都的马文叔、眉州的石长卿,阆中的鲜澄、何静翁等。

黄庭坚以给青年讲学为乐。

他在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中写道:“为君试讲古学,此事可牌天公。君看花梢朝露,何如松上霜风。”

诗风转变创作走向返朴归真

翻检黄庭坚作品编年,可以明显看到贬谪期间其诗作数量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词作却陡然多起来。

黄庭坚词现存180多首,大致可以确定创作时间的编年词约120首,而作于贬谪时期(1095-1105年)的有80余首,其中被贬巴蜀6年所作词达60余首,占到编年词的一半、总数的三分之一,可见这是黄庭坚一生词作的高峰时期。

文体选择的这种“厚此薄彼”并非偶然。

纵观北宋党争中的文字祸案,皆由诗、文引起,而写词致祸的案例却几乎没有。这使得贬谪文人在避谤与写作之间,寻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灰色空间。

黄庭坚的词作集中在青少年和晚年,前期多写艳情,入蜀之后则多为谪居生活体验与生命感受,抒写情感经历、议论现实人生、描绘自然风光、记录风土人情、称颂边事武功等,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朝着苏轼“以诗为词”的革新道路前进,这无疑是他文学创作上的一个大收获。

黄庭坚非常注重作品意与辞统一,即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这一创作思想始于绍圣年间,完成于戎州时期。

黄庭坚传世诗歌现存约1900首,戎州三年写诗多少其说不一,多数研究者认为是60首左右。

黄庭坚早期诗歌颇多避熟求生、廉悍奇峭之作。他的川南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创作走向有很大转变,返朴归真的新风格凸显。这些作品切入生活、语言平淡、意象朴实,说理表识、感情真挚,达到了诗人自己称许的“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赠杨明叔》)”的自然境界,这是诗人晚年诗风变化的转折阶段。

君子之交热闹的黄氏“朋友圈”

黄庭坚对戎州诗人的影响显而易见。进入南宋,宜宾的诗作逐渐增多,诗集也有问世,自南宋程公许兄弟印行《尘缶集》至清代止,当地至少已有25部诗集。

清代《四库全书》总纂纪昀等研究黄庭坚作品后以为:《山谷刀笔二十卷》在戎州为七卷,这里主要说的是他在戎州的书信与文论、札记等,它们远远超过了诗歌的数量。

一批所谓“蜀江西君子”群体悄然而起。北宋后期四川曾涌现大量作家,再掀文学高潮,这与黄庭坚的贡献密不可分。

以往冷落的戎州文艺圈,以黄庭坚为中心热闹起来。川南曾经稀薄的文化空气,因为黄庭坚浓烈起来。

地方官吏是黄庭坚来往的另一类人,有的是应酬,但也不乏志趣相投因而定交者。

这些人里,见诸记载的有泸州安抚使王献可、戎州吏廖琮、戎州吏黄斌老、阆州节度推官王蕃、戎州守彭道微、戎州通判戴景宪、戎州吏李珍、戎州太守刘广之、戎州推官文少激、僰道尉汲南玉以及张道源、石信道、成履中、文少延、史庆崇、杨中玉、张晦叔等。他们中的杨皓、任渊、祖元禅师、王庠、家安国、徐确等,被黄庭坚视为忘年交,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些亲密型知交之外,还有戎州及其附近的黄彝、石谅、李任道、李祥、石长卿、石七三、王公权、扬履中,四川各地的石恪、杨君全、刘瑜、于说等。

其中的方外之人,有祖元大师、觉范、慈元等;隐逸之士,有王朴、李仔、史应之等;居士有刘静翁、吴元祥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眉州丹棱县的杨素。

黄庭坚从黔州到达戎州的消息,不胫而走。杨素从丹棱出发,水陆兼程赶到戎州。两人一见如故,沟通无障碍,交谈愉快而且达成誓约——由黄庭坚 “尽书杜子美两川夔峡诸诗(注:即巴蜀诗)”,杨素刻诗碑,在丹棱“作高屋广楹庥此石”。

由唐至宋,由中国中原河南、中部江西到西部巴蜀,杜甫、黄庭坚、杨素穿越时空的三人行,交叉孕育出千古一梦:中国丹棱大雅堂。

斯人已去留下一个浓墨重彩的大观园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病故,年方18岁的徽宗即位,由向太后听政。向太后倾向旧党,以章惇、蔡卞为首的新党成员先后被罢职或贬官,而旧党旧臣则被陆续起用或内徙,文彦博、司马光等已故大臣33人也被追复官职。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黄庭坚竟“蒙恩三命”,重新起用。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黄庭坚从戎州沿江而下,经泸、渝、涪、忠、万、夔州出峡。这一年,他57岁,4年后在广西宜州去世。

弹指一挥间,入蜀6年,川南3载。

黄庭坚在川南,笔下的诗词、书法、书信,身后的行踪、遗址、景观,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大观园,熠熠生辉,千古流芳。

斯人已去,斯人长在。千古遗存,来者可追。

新闻推荐

“四点钟课堂”破“空城”难题

本报讯(袁燕张登雄)“快四点钟了,准备上课了,带上笔记本,做好笔记,等会儿书记又要抽问了……”近日,宜宾县蕨溪镇干部彭伟一边下楼准备上课,一边提醒隔壁办公室的同事。据了解,每周五下午多数办公室无人上...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黄庭坚:能不忆川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