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德保新闻 > 正文

德保花篮南宁“绽放”□本报记者 褚良春 通讯员 黄东臻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3-07-30 01:16   https://www.yybnet.net/

黄翠格在制作麦秆花篮  

近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的广西喜迎全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上,由德保县文体局推荐的非遗产品德保壮族麦秆花篮参加了“巧手慧心”民族民间手工艺展示主题活动。在参展现场,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古朴典雅、玲珑新颖,富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德保壮族麦秆花篮,吸引了到场的领导、专家、众多媒体记者和游客们驻足观看。

有着数百年历史文化的德保花篮因造型美观、工艺精巧而美誉四方,如今受多方因素影响,花篮编织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民族工艺亟待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近日,走进德保县民间手工艺人黄翠格的工作室,小小的工作间里摆放着制作花篮所需的各式材料,麦秆制成的花篮小巧玲珑,令人赞叹工艺精巧的同时也爱不释手。黄阿姨介绍说,麦秆是制作德保花篮的主要原料,竹片作为支架,彩色纸片、绸布、五彩丝线的点缀更让德保花篮锦上添花。

黄翠格是德保县为数不多的制作花篮的民间艺人之一,她从1990年起就因为个人爱好开始制作花篮,如今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技艺娴熟的她在传统工艺上进行了创新改良,让德保花篮更具民族风情和文化魅力。由于轻巧美观、独具特色,德保花篮长期以来都是亲友间馈赠的佳品,许多客人纷纷前来订制,使黄阿姨制作的花篮供不应求。

黄阿姨介绍称,制作花篮需要经过裁剪、编织、刺绣、蒸熏等多道工序,工艺繁琐且略显枯燥,讲究的工艺需要手艺人耐心细致才能完成,许多人往往半途而废,导致传承人十分缺乏,这样的现状令黄阿姨十分担忧。她希望政府能关心民族工艺,把民族工艺传承保留下去。

在德保县史志办,对德保历史文化有着三十多年研究经验的韦学虎老师告诉记者,“德保花篮”是该县特有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在古代是专供达官显贵使用的装饰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征。1972年,“德保花篮”进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会,周恩来总理特地将德保花篮作为国礼赠送给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元首。

据悉,近年来德保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对壮族麦秆花篮制作技艺加以传承保护,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举办民间壮族麦秆花篮制作技艺培训班等多项活动,传承发扬民族工艺。目前,德保县已把麦秆花篮制作工艺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申报市级非遗名录。

目前,传承人的缺乏、原材料和资金的短缺,以及有限的市场运作方式,造成了德保花篮的传承和发展举步维艰。我们呼吁各方应行动起来,传承和保护“非遗”资源,抢救民族工艺,把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德保:志愿者宣传消防知识

11月9日,德保县消防大队、团县委联合组织30余名红枫消防志愿服务队队员,走上街头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将消防安全知识、自救常识等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

德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德保花篮南宁“绽放”□本报记者 褚良春 通讯员 黄东臻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