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百色
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百色市许多乡村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有一个离县城数十公里的偏远山村,早在8年前就已经行动了。8年来,该村屯所有巷道、排水沟都搞好硬化,每天保持房前屋后清洁;就连放牛的人,也总是拿着铁锹扫把跟在牛屁股后面,一旦牛将粪便留下,便立刻清理干净。
偏僻村屯干净整洁
记者近日走进了这个村屯——德保县燕峒乡下钦村下钦屯,该屯离德保县城40公里左右,毗邻靖西县。下钦屯刚好在两山之间,村民的房子沿着狭长的山谷依势而建,从进屯到出屯,距离也不过500米左右,这个屯的120余户村民都集中在里面。
从进屯开始,记者就看见一条宽5米左右的水泥路,路两边相对而建的居民楼,虽不完全整齐,但井然有序;两边的楼房后面有两排楼房。楼房与楼房之间的地面基本都搞了硬化;屯里还有两个篮球场、一个文娱舞台。据介绍,该屯所有村民都已起了楼房。
无论是楼房间的小路、主通道,还是球场,记者发现地面上都是异常的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一个垃圾桶。屯里还有两三个小商店,一样是出奇地整洁。
每栋房子旁边都有排水沟,排水沟也搞了硬化,污水都通过排水沟排出去了;偶尔有的房子旁边堆放柴火、砖块的,也都摆放整齐。
“村子里每处都非常干净整洁,是不是最近才搞的?”记者问。
“不是的。我们早在2005年就开始保持这样的干净整洁了。”该屯的老屯长黄克志说。
泥泞村道吓退演员
为什么下钦屯会早在8年前就开始保持清洁乡村至今呢?这得从一场文艺演出说起。
下钦屯素来都有唱山歌、演壮剧的习惯,屯里还有一个文艺队。2004年,村支书与屯里骨干发动群众捐款,共募集得几万元,建起了新的戏台。那年春节,屯里邀请县城业余文艺队到屯里演出。当晚演出结束,屯里已经给演员们准备好夜宵,但下雨路滑,加上屯里都是泥泞的巷道,演员都不愿去吃宵夜,空着肚子返回县城。
“这件事让我们感觉很对不起演员们,也觉得很丢脸,我们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黄克志说,2005年、2006年期间,部分村骨干动员村民捐款,共筹集近30万元,群众积极参加劳动建设,先后建设标准篮球场两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村龙门两个,两个垃圾池,巷道全部硬化。不仅如此,家家户户的排水沟也都全部硬化,不管下多大的雨,也不会出现泥泞难走的情况了。同时,硬化后的道路打扫起来也容易多了。
垃圾入筐家禽圈养
硬件跟上了,但是如果村民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讲究卫生、随意丢垃圾,仍是不能保持清洁卫生。村干及村民经多次讨论,制定了大家都需遵守的村规民约,初稿共有十几条,经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了八条。村规民约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如“各家门前实行‘三包\’,门口要摆放一个垃圾筐,垃圾要丢入垃圾筐”、“各家垃圾由户主负责运到村头村尾垃圾池,做到垃圾不过夜、对屯里的公共场所,各家各户要出一人参加集体活动、“大人要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垃圾要丢到垃圾筐,不要随意乱丢垃圾”。
当日,有德保县相关团体到该屯开展活动,买了一些饮料、小食品给屯里的孩子们。孩子们开心地接过食品后立即吃起来。但是让所有在场人啧啧称赞的是,每一个孩子在喝完饮料、吃了食物后,都自觉地将塑料瓶、食品包装袋扔到垃圾桶去。“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不能乱扔垃圾,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黄克志说,教育小孩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很重要。
在下钦屯,记者进去转了一圈,竟没发现一只狗一只鸡一头牛。后来才了解到,家禽基本上都是圈养的。屯里有9头牛,平时放养出来时,放养的人就会拿着铁锹扫把跟在牛屁股后面,及时将牛粪清理干净。黄克志说,保持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只是为了大家都舒服一些。到现在,该屯村规民约不用贴在墙壁上,它们已经深深扎根在村民心中,形成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良好的习惯。
新闻推荐
时下,德保县曼贝侬小西湖景区千亩油葵进入了花期,形成了壮丽的葵海景观。在蓝天白云下,金黄艳丽的葵花与碧波荡漾的小西湖相映成辉,朵朵金灿灿的花朵迎风摇曳,犹似一幅充满诗情...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