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天恒和他的电动车行
8月8日,德保县巴头乡巴头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原来是返乡青年言天恒经营的一家电动车销售店举行开张仪式。“这是巴头乡第一家电动车销售店,我要把这里开成全乡最大最全的电动车行。”言天恒边忙着招呼顾客,边向笔者道出了自己更大更远的创业路。
出生于德保县巴头乡多作村的言天恒今年30岁,个头虽不高,脸上却时常挂着笑容,朴实、憨厚、忠诚、善良是这个年轻小伙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今,年纪轻轻的他除了新开张的一家电动车销售店外,还拥有5亩田七种植基地,一家五金建材店,年收入达到10万多元。
2004年,因高考落榜,言天恒外出务工,他进过厂、搬过砖头、扛过水泥、跑过建材生意,虽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汗水,但挣钱不多,而且长期漂泊不定,居无定所,一种回乡创业的想法便油然而生。
2011年,言天恒得知返乡农民工创业可以享受贷款贴息、创业培训等各项政府优惠政策,他便自费到云南、四川等地考察,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在2012年,言天恒筹资5万元,跟自己的胞弟建起了5亩标准化的田七种植基地,开始了他返乡创业路上的第一步。
“突然转行种植田七,我心里还是没多大的把握,最主要是技术问题。”刚开始,言天恒也犹豫过、困惑过,但县政府部门、农业部门在建设规划、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他很多指导和支持,使他的创业之心更加坚定了。而今,走进言天恒的田七种植基地,钢丝网搭建的棚架,绿油油的田七长势喜人。“这田七已是移栽后的第三年,明年就可以有收成,我们还将继续往坡上扩建,打算再种上5~8亩。”言天恒说。
2013年,刚刚打理好田七种植基地的初期工作,言天恒就把田七种植基地日常管护工作交给了弟弟,而善于观察、头脑聪慧的他又发现新的商机——农民在建材方面需求量很大。当年1月份,巴头乡第一家五金建材店开张了。言天恒人缘好,服务周到,白天妻子看店,他忙着进货送货,那些不具备交通工具的顾客,不管多远的路途,他都愿意送货上门。如他所愿,当地及周边群众建房需要的建材都找他,他的五金建材生意蒸蒸日上。
“在我们乡下,离县城较远,群众还是比较愿意来这里买,常常供不应求,在这做建材生意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既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又有收入。”言天恒高兴地说。
如今,田七种植、五金建材、电动车行,言天恒手下有着10多个员工,这年轻的小伙子在当地成了小有名气的老板,而这么多业务,他是如何经营得如此有声有色的呢?言天恒说:“除了勤奋,能吃苦,还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也许这就是言天恒创业成功的秘诀。
新闻推荐
四明山红叶。 网友 “一揿成影” 摄德保的红枫湖。网友 “一米。” 摄出场嘉宾:旅游达人:“上善若水”旅游...
德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